一种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32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包括内侧的软套和外侧的皮套;手套本体上开设有L型缺口;皮套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紧固带,紧固带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皮套上,紧固带的另一端跨过L型缺口后与皮套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利用L型缺口和紧固带可大幅度调节手套本体的张紧度,适应不同手型的患者,通过内侧软套和外侧皮套保证了穿戴的安全舒适性和线驱控制的有效性。控制的有效性。控制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

技术介绍

[0002]图1为现有技术的线索控制类手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软体机器人的线索控制类手套,为了保证有效的线驱控制,通常采用传统的伸入式整体型手套,直接将包含牵引线索在内的线控驱动系统500通过安装块或者穿绳结构安装在手套本体100的内侧或者外部。例如以下专利技术文件:一种手部康复训练手套,申请号为CN201910947118.8。
[0003]上述现有的线索控制类手套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整体式手套大小不可调节,难以满足不同手型的患者使用;其次,为了满足穿戴的舒适性,手套本体100应使用柔软的布料材质制作,而柔软的布料手套又难以满足有效的线驱控制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有助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其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包括内侧的软套和外侧的皮套;所述手套本体上开设有L型缺口;所述皮套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紧固带,所述紧固带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皮套上,所述紧固带的另一端跨过所述L型缺口后与所述皮套可拆卸连接。
[0007]上述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在使用时,由于手套本体上开设有L型缺口,患者的手掌很容易放入手套中,而由于紧固带两端分别与皮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以,当紧固带或者皮套外侧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灵活可控,比如可拆卸连接结构为魔术贴式,其母扣或者子扣设置得较长;比如可拆卸连接结构为按扣时,其母扣或者子扣的数量设置得较多且沿直线排布,那么,紧固带的作用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改变,进而改变手套本体包裹患者手掌的张紧度,使同一个手套本体适合手型不同的患者,保证了手套的使用有效性和穿戴的安全舒适型。
[0008]进一步地,所述L型缺口包括相互连通的横向缺口和纵向缺口,所述横向缺口位于所述手套本体的掌心的一侧,所述横向缺口从所述手套本体的食指根部向小指根部延伸,所述纵向缺口从所述横向缺口延伸至所述手套本体的腕部的端面。其技术效果在于:纵向缺口可以设置在拇指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小指的一侧,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其中,纵向缺口设置在靠近小指的一侧,方便了手掌从小指一侧伸入手套中,且利于一次性就将大拇指戴入手套。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皮套在所述手套本体的掌心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切口,所述第
一切口对应手指的关节。其技术效果在于:手套用于手掌和手指的康复训练,该康复训练过程中,手指需要进行一定频率的弯曲和伸展,当手套本体对应于手指关节的位置设置切口时,能够有效降低手套对手指的束缚,有利于手指的康复训练活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口的相对应的两侧边沿均为凹陷的弧形,使所述第一切口的宽度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其技术效果在于:第一切口的两侧边沿呈凹陷的弧形,在手指弯曲时,两侧边沿不容易挤压折叠,不受其结构本身的影响。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皮套在所述手套本体的手背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切口,所述第二切口从所述手套本体的食指根部向小指根部延伸。其技术效果在于:手背一侧在多个手指同时弯曲即手掌紧握时,除拇指外的其他四个手指同时弯曲,则该四个手指根部出现整体的向后侧隆起,该第二切口能够为手掌紧握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切口的一侧边沿为凸起的弧形,所述第二切口的另一侧边沿平直,所述第二切口呈鳞片式叠合状。其技术效果在于:第二切口与第一切口不同,第一切口为敞开式结构,对应于全部手指的单个关节,而第二切口同时对应四个手指的根部,且手掌紧握时,手指根部向手背一侧隆起,为了保护手掌,第二切口呈叠合状,即使在手掌紧握时仍对手指根部起到包裹保护作用。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皮套在所述手套本体的手背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三切口,所述第三切口对应手指的关节。其技术效果在于:同样地,第三切口与第二切口一样,用于为手指关节弯曲时手背一侧的隆起提供活动空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带通过魔术贴或者子母扣与所述皮套可拆卸连接。其技术效果在于:手套本体放入手掌的次数较多,频率较高,所以该可拆卸连接结构应简单易于操作,且不容易出现故障,故优选采用魔术贴或者子母扣。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软套和所述皮套之间还设置有柔性支撑垫;所述柔性支撑垫位于所述手套本体的掌心一侧和/或所述手套本体的手背一侧。其技术效果在于:柔性支撑垫一方面有助于布置线索,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手套本体的结构稳定性。
[0016]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支撑垫上设置有多个导向通孔,所述导向通孔沿垂直于所述柔性支撑垫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导向通孔用于导引线索。其技术效果在于:导向通孔将线索整理在柔性支撑垫上,防止线索与软套或皮套直接摩擦。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皮套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绑腹带;所述绑腹带绕设在所述手套本体的腕部,所述绑腹带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纵向缺口的一侧,所述绑腹带的另一端跨过所述纵向缺口后与所述皮套可拆卸粘接。其技术效果在于:与紧固带用于配合手型大小的目的不同,绑腹带设置在手套本体的腕部,一方面能够防止手掌在手套中滑移,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本康复训练手套用于手部训练,在手腕处一般设置线索的汇聚或者套管紧固机构,所以,绑腹带还能够用于固定上述机构。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皮套的外表面还设置有限位套环;所述绑腹带贯穿所述限位套环。其技术效果在于:由于绑腹带长度不短,且绕在手腕处不适宜捆绑太紧,为避免绑腹带滑落,应在其外围设置限位套环,根据需要可在手腕的外围设置多个限位套环。
[0019]进一步地,在所述软套和所述皮套之间还设置有线控驱动系统,所述线控驱动系统用于控制手指进行康复训练。其技术效果在于:线控驱动系统位于软套和皮套之间,一方面软套能够防止线索在活动中伤及手掌的皮肤,另一方面皮套能够对线索提供隔离和保
护。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技术的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利用L型缺口和紧固带可大幅度调节手套本体的张紧度,适应不同手型的患者,通过内侧软套和外侧皮套保证了穿戴的安全舒适性和线驱控制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图1为现有技术的线索控制类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的掌心一侧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中软套和皮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的手背一侧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100);所述手套本体(100)包括内侧的软套(110)和外侧的皮套(111);所述手套本体(100)上开设有L型缺口(120);所述皮套(111)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紧固带(200),所述紧固带(200)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皮套(111)上,所述紧固带(200)的另一端跨过所述L型缺口(120)后与所述皮套(111)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缺口(120)包括相互连通的横向缺口(121)和纵向缺口(122),所述横向缺口(121)位于所述手套本体(100)的掌心的一侧,所述横向缺口(121)从所述手套本体(100)的食指根部向小指根部延伸,所述纵向缺口(122)从所述横向缺口(121)延伸至所述手套本体(100)的腕部的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套(111)在所述手套本体(100)的掌心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切口(130),所述第一切口(130)对应手指的关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口(130)的相对应的两侧边沿均为凹陷的弧形,使所述第一切口(130)的宽度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套(111)在所述手套本体(100)的手背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切口(140),所述第二切口(140)从所述手套本体(100)的食指根部向小指根部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舒适型康复训练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口(140)的一侧边沿为凸起的弧形,所述第二切口(140)的另一侧边沿平直,所述第二切口(140)呈鳞片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星星王灿雷李菁刘永波伍森
申请(专利权)人:法罗适上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