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缓冲和润滑功能的动车轮对用圆柱滚子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00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具有缓冲和润滑功能的动车轮对用圆柱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滚子、保持架和耐磨层,耐磨层包括与滑槽形状匹配的刚性体、弹性层以及多个弹性气囊,弹性层位于刚性体与滑槽之间,弹性气囊位于刚性体远离弹性层的一面上,且与滚子滚动接触,刚性体内设有储装润滑油的空腔,弹性气囊与空腔连通,刚性体上还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多个渗油孔,且弹性气囊与渗油孔两者相互交错分布,渗油孔内安装有瓣膜,瓣膜的开启方向为由空腔至滚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刚性体、弹性层、弹性气囊以及渗油孔内瓣膜的设置,能够实现轴承的缓冲与润滑功能,提高圆柱滚子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控制润滑过程,减少润滑油的浪费。减少润滑油的浪费。减少润滑油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缓冲和润滑功能的动车轮对用圆柱滚子轴承


[0001]本技术涉及动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具有缓冲和润滑功能的动车轮对用圆柱滚子轴承。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部件,圆柱滚子轴承在机械设备中应用广泛。欲使轴承运行可靠,就必须施以足够的润滑,以防止滚动体,滚道以及保持架之间有直接的金属接触,造成磨损及轴承表面腐蚀,因此在各种轴承应用中,选择恰当的润滑剂和润滑方式极为重要。
[0003]授权公告号CN20469232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潜伏式固体润滑圆柱滚子轴承,具体是通过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滚道表面均设置有纳米化层,在轴承内圈的纳米化层上均布有潜伏坑,潜伏坑内填充有复合固体润滑剂,这种固体润滑的潜伏式润滑方法为在恶劣工况下工作的轴承提供了有效的润滑,从而大大的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固体润滑剂是外露的,所以容易挥发流失。
[0004]授权公告号CN212672224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可长期自行补油润滑的长圆柱滚子轴承,具体是通过所述的轴承外圈为中空结构体,轴承外圈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注油孔并带有配套密封塞,轴承外圈的滚道面上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渗油孔,轴承外圈的内腔储装有润滑油。该可长期自行补油润滑的长圆柱滚子轴承在运行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长期自行保持高效的润滑性能,运转性能及效率得以充分发挥,大大降低轴承加油维护的频率,有助于省工省时,提高生产作业效率,虽然润滑油位于中空结构内,但由于轴承外圈是刚性结构,润滑油是通过渗油孔进行润滑,所以在润滑油存在时润滑过程是持续不间断,这样导致无法对润滑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容易造成润滑油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具有缓冲和润滑功能的动车轮对用圆柱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滚子和保持架,所述轴承外圈套设在轴承内圈外,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相对面上设有与滚子匹配的滑槽,所述保持架安装于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多个所述滚子均匀的安装于保持架内,且与滑槽滚动接触,还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包括与滑槽形状匹配的刚性体、弹性层以及位于刚性体中间的多个弹性气囊,所述弹性层位于刚性体与滑槽之间,所述弹性气囊位于刚性体远离弹性层的一面上,且与滚子滚动接触,所述刚性体内设有储装润滑油的空腔,所述弹性气囊与空腔连通,所述刚性体设有弹性气囊的一面上还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多个渗油孔,且弹性气囊与渗油孔两者相互交错分布,所述渗油孔内安装有瓣膜,所述瓣膜的开启方向为由空腔至滚子。
[0006]进一步的,所述刚性体侧面还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内安装有配套的密封塞。
[0007]进一步的,所述注油孔为台阶孔,安装时,所述密封塞的上表面不凸出刚性体侧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包括一个,一个耐磨层安装于轴承外圈的滑槽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包括两个,两个耐磨层分别安装于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滑槽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0011]有益效果:
[0012]1、在本技术中,通过弹性层的设置,可以避免滚子与轴承外圈或轴承内外圈之间直接刚性接触,减少接触应力,提高圆柱滚子轴承的抗疲劳破坏的能力;通过刚性体、弹性气囊以及渗油孔的配合设置,能够在不影响滚子滚动的前提下,通过滚子对弹性气囊的挤压运动,实现润滑油的排出,从而对轴承进行有效润滑,通过瓣膜的设置,能够防止润滑油在不受挤压时自动排出,具体为在圆柱滚子轴承不运转时,弹性气囊不受突变的力作用,弹性气囊体积保持不变,瓣膜处于关闭状态,刚性体内的润滑油不排出,在圆柱滚子轴承运转时,弹性气囊受滚子挤压发生形变,瓣膜在气压作用下被开启,刚性体内的润滑油从渗油孔排出,实现对圆柱滚子轴承的润滑,从而可以实现圆柱滚子轴承的自润滑,提高圆柱滚子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实现润滑油的合理使用,提高利用率。
[0013]2、在本技术中,通过注油孔的设置,能够方便对刚性体内润滑油的加注,提高圆柱滚子轴承的使用寿命,通过密封塞的设置,可以实现对注油孔的有效密封,防止润滑油流出;通过台阶孔的注油孔的设置,可以收容密封塞,避免密封塞凸出刚性体表面,从而影响圆柱滚子轴承的安装使用。
[0014]3、在本技术中,通过一个耐磨层的设置,能够在保证润滑和缓冲效果的前提下确保圆柱滚子轴承的稳定性;通过两个耐磨层的设置,能够提高圆柱滚子轴承的润滑和缓冲效果。
[0015]4、在本技术中,通过聚四氟乙烯的弹性层的设置,可以有效吸收振动能量,进一步改善圆柱滚子轴承的动态性能,提高圆柱滚子轴承的综合品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耐磨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耐磨层和滚子安装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滑槽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瓣膜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1中A处详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轴承外圈;11、滑槽;2、轴承内圈;3、滚子;4、保持架;5、耐磨层;51、刚性体;52、弹性层;53、弹性气囊;54、渗油孔;55、瓣膜;6、注油孔;7、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本技术提供具有缓冲和润滑功能的动车轮对用圆柱滚子轴承,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滚子3和保持架4,所述轴承外圈1套设在轴承内圈2外,所述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相对面上设有与滚子3匹配的滑槽11,所述保持架4安装于轴承内圈 2和轴承外圈1之间,多个所述滚子3均匀的安装于保持架4内,且与滑槽11滚动接触,还包括耐磨层5,所述耐磨层5包括与滑槽11形状匹配的刚性体51、弹性层52以及位于刚性体51中间的多个弹性气囊53,所述弹性层52位于刚性体51与滑槽11之间,所述弹性气囊53位于刚性体 51远离弹性层52的一面上,且与滚子3滚动接触,组装时,滚子3的一个弧形端面的大部分会与刚性体51抵接,而弧形端面的尖端部位会与弹性气囊53接触,所述刚性体51内设有储装润滑油的空腔,所述弹性气囊53与空腔连通,所述刚性体51设有弹性气囊53的一面上还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多个渗油孔54,且弹性气囊53与渗油孔54两者相互交错分布,所述渗油孔54内安装有瓣膜55,所述瓣膜55的开启方向为由空腔至滚子3。
[0025]在本技术中,通过弹性层52的设置,可以避免滚子3与轴承外圈1或轴承内外圈之间直接刚性接触,减少接触应力,改善圆柱滚子轴承的动态性能,提高圆柱滚子轴承的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缓冲和润滑功能的动车轮对用圆柱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滚子(3)和保持架(4),所述轴承外圈(1)套设在轴承内圈(2)外,所述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相对面上设有与滚子(3)匹配的滑槽(11),所述保持架(4)安装于轴承内圈(2)和轴承外圈(1)之间,多个所述滚子(3)均匀的安装于保持架(4)内,且与滑槽(11)滚动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层(5),所述耐磨层(5)包括与滑槽(11)形状匹配的刚性体(51)、弹性层(52)以及位于刚性体(51)中间的多个弹性气囊(53),所述弹性层(52)位于刚性体(51)与滑槽(11)之间,所述弹性气囊(53)位于刚性体(51)远离弹性层(52)的一面上,且与滚子(3)滚动接触,所述刚性体(51)内设有储装润滑油的空腔,所述弹性气囊(53)与空腔连通,所述刚性体(51)设有弹性气囊(53)的一面上还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多个渗油孔(54),且弹性气囊(53)与渗油孔(54)两者相互交错分布,所述渗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邝允新童忠文段继承石金艳满国惟胡胜雨龙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