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系统及其废气再循环管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137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系统及其废气再循环管路,该废气再循环管路的特点在于,EGR阀座(3)、连接管(4)和混合器(7)在各自的外壁上设置有夹套,夹套具有供加热介质流过的入口和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气再循环管路能够避免废气中的水汽出现冷凝结冰现象,从而有效提高发动机系统的可靠性。效提高发动机系统的可靠性。效提高发动机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系统及其废气再循环管路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系统及其废气再循环管路。

技术介绍

[0002]EGR(废气再循环)管路内部的气体相对压力通常在100~250KPa范围内,在此压力环境中,水汽的饱和蒸汽压力对应的湿球温度比标准大气压环境下的湿球温度更高,所以在流经EGR管路时,废气中的水汽很容易冷凝。当车辆处在0℃以下的环境中时,EGR冷却器之后的金属壁面温度都是环境温度,低于水的凝固点,经常导致冷凝水结冰,影响发动机系统的安全。因此,如何改进EGR管路以防止废气中的水汽冷凝结冰,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系统及其废气再循环管路,该废气再循环管路能够避免废气中的水汽出现冷凝结冰现象,从而有效提高发动机系统的可靠性。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废气再循环管路,包括EGR阀座、连接管和混合器,所述EGR阀座、所述连接管和所述混合器在各自的外壁上设置有夹套,所述夹套具有供加热介质流过的入口和出口。
[0006]可选地,在上述废气再循环管路中,所述EGR阀座、所述连接管和所述混合器三者的所述夹套连通为一体。
[0007]可选地,在上述废气再循环管路中,所述夹套为水套或油套。
[0008]可选地,在上述废气再循环管路中,所述EGR阀座、所述连接管和所述混合器的供废气流过的通道在内表面设置有环氧树脂漆构成的光滑层。r/>[0009]可选地,在上述废气再循环管路中,所述光滑层由电泳工艺制成。
[0010]可选地,在上述废气再循环管路中,所述夹套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
[0011]可选地,在上述废气再循环管路中,所述EGR阀座、所述连接管和所述混合器三者与各自的所述夹套为一体式结构。
[0012]可选地,在上述废气再循环管路中,还包括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夹套。
[0013]一种发动机系统,包括废气再循环管路,所述废气再循环管路为如上述任意一项所公开的废气再循环管路。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废气再循环管路中,EGR阀座、连接管和混合器在各自的外壁上设置有夹套,夹套内可以通入加热介质(例如防冻剂或机油),加热介质的热量通过管体传递给管路内的废气,使废气中的水汽温降减小,避免出现冷凝结冰现象,从而可以提高发动机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气再循环管路的拆解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再循环管路的剖视图;
[0018]图3是图1中文丘里管6的剖视图;
[0019]图4是图1中混合器7的剖视图。
[0020]图中标记为:
[0021]1、进气法兰;2、密封圈;3、EGR阀座;4、连接管;5、密封圈;6、文丘里管;61、废气通道;62、夹套;7、混合器;71、废气通道;72、夹套;A、夹套入口;B、夹套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3]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气再循环管路的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再循环管路的剖视图。
[00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再循环管路包括EGR阀座3、连接管4、文丘里管6和混合器7,进气法兰1与EGR阀座3的连接处以及EGR阀座3与连接管4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2,连接管4与文丘里管6的连接处以及文丘里管6与混合器7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5。EGR阀座3、连接管4、文丘里管6和混合器7在各自的外壁上设置有夹套,夹套具有供加热介质流过的入口和出口。
[0025]本实施例中,EGR阀座3、连接管4、文丘里管6和混合器7四者的夹套连通为一体,如图1所示,加热介质从夹套入口A流入,从夹套出口B流出。当然,上述四个部件的夹套也可以相互独立,即四个夹套之间不相通。具体实际应用中,夹套可以为水套或者油套,例如夹套可以设计为水套与汽车的防冻剂系统连通,也可以设计为油套与汽车的机油系统连通。
[0026]工作时,向夹套内通入加热介质(例如防冻剂或机油),加热介质的热量通过管体传递给管路内的废气,使废气中的水汽温降减小,避免出现冷凝结冰现象,从而可以提高发动机系统的可靠性。
[0027]废气在管路中的流速提高后,有助于减少与金属壁面之间的换热时间从而降低换热量,这样废气中水汽的温降减小,更不容易形成冷凝水。为此,本实施例中,EGR阀座3、连接管4、文丘里管6和混合器7的供废气流过的通道在内表面设置有环氧树脂漆构成的光滑层,该光滑层可以由电泳工艺制成。光滑层可以有效减小废气流经管路的压阻,确保废气流速下降量少。
[0028]本实施例中,EGR阀座3、连接管4、文丘里管6和混合器7四者与各自的夹套为一体式结构。以文丘里管6和混合器7为例,如图3和图4所示,文丘里管6上既有废气通道61也有夹套62,混合器7既有废气通道71也有夹套72。上述各部件多为铸造件,夹套与其设计为一体式结构便可在铸造时一并铸出,当然,也可以设计为分体式结构,制作好夹套后再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到对应的部件上。
[0029]为了提高加热效果,可以在夹套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由整车蓄电池或发电机给加热电阻丝通电,提升夹套内加热介质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废气再循环管路中,可以省去文丘里管6,将混合器7直接与连接管4连接。
[003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系统,该发动机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废气再循环管路。由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废气再循环管路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废气再循环管路的发动机系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003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再循环管路,包括EGR阀座(3)、连接管(4)和混合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EGR阀座(3)、所述连接管(4)和所述混合器(7)在各自的外壁上设置有夹套,所述夹套具有供加热介质流过的入口和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再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GR阀座(3)、所述连接管(4)和所述混合器(7)三者的所述夹套连通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再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为水套或油套。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废气再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GR阀座(3)、所述连接管(4)和所述混合器(7)的供废气流过的通道在内表面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培吉赵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