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压综合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34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风水压综合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整机由主机体、试验水槽、防护栏杆、支撑地脚、升降系统、试验系统组成,主机体是不锈钢焊接而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试验水槽有两个,位于主机体上方,左右各一个,防护栏杆有两根,分别焊接于试验水槽两侧,防止试验过程中试验工件内部充压后弹起,支撑地脚焊接于主机体底部,升降系统有两套,位于主机体中部上方,左右各一套,试验系统位于主机体内部,作业时升降系统负责将试验工件升起或降落,试验系统负责对试验工件加风压或水压,整个试验动作均由计算机控制,所有的试验数据均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铁路车辆制动软管及金属编织软管风水压试验的理想设备。属编织软管风水压试验的理想设备。属编织软管风水压试验的理想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水压综合试验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水压综合试验台,属于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用于铁路车辆制动软管风压、水压试验的高效率铁路专用智能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制动软管是铁路车辆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制动软管的质量会直接影响车辆刹车性能,关系到车辆的安全运行;根据铁路总公司及国家标准要求,制动软管在组装前必须进行风压、水压试验,目前制动软管的试验多采用人工手动试验,少量采用设备试验,但因设计不合理,工艺不完善,试验效率较低,很难满足生产需求;我们研制的风水压综合试验台,采用两侧对称背靠背结构,能够同时试验12根制动软管,同时兼容金属编织软管、总风管的风水压试验,极大提高了试验效率,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由计算机控制,操作程序简单,试验效率高,兼容各种型号的制动软管、金属编织软管及总风管风水压试验的风水压综合试验台。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风水压综合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整机包括主机体(1)、试验水槽(2)、防护栏杆(3)、支撑地脚(4)、升降系统(5)、试验系统(6);主机体(1)是不锈钢焊接而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试验水槽(2)有两个,位于主机体(1) 上方,左右各一个;防护栏杆(3)有两根,分别焊接于试验水槽(2)两侧,防止试验过程中试验工件(7)内部充压后弹起;支撑地脚(4)焊接于主机体 (1)底部;升降系统(5)有两套,位于主机体(1)中部上方,左右各一套;试验系统(6)有一套,位于主机体(1)内部。
[0006]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5)有两套,呈两侧对称背靠背结构,每套包括软管提升支架(5.1)一个、升降控制阀(5.2)一个、旋转支撑轴承(5.3) 两个、升降气缸(5.4)一个、旋转接头(5.5)一个、旋转装置(5.6)一根、气缸支撑座(5.7)一个、软管连接器(5.8)六个;所述升降控制阀(5.2)共有两个,上下结构安装在主机体(1)中间偏左侧,分别控制两套升降系统(5),气缸支撑座(5.7)位于主机体(1)侧方中间,升降气缸(5.4)安装在气缸支撑座(5.7)上,升降气缸(5.4)上方连接旋转接头(5.5)和旋转支撑轴承(5.3),旋转支撑轴承(5.3)连接旋转装置(5.6)的两端,软管提升支架(5.1)和软管连接器(5.8)固定连接在旋转装置(5.6)上。
[0007]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系统(6)包括压力表(6.1)两个、软管密封堵(6.2)十二个、高压水泵(6.3)一个、过滤器(6.4)一个、风源接口一套;所述压力表(6.1)有两个,位于主机体(1)上方中间,分别显示试验时软管内压力和入水压力;所述软管密封堵(6.2)用于密封试验工件(7)的一端,试验工件(7)的另一端连接在软管连接器(5.8)上,软管密封堵(6.2)和软管连接器(5.8)兼容各种型号的制动软管及金属编织软管;高压水泵(6.3)位于主机体(1)的侧方,过滤器(6.4)位于高压水泵(6.3)的下方;风源接口位于试验水槽(2)
下方。
[0008]优选地,其特征在于:开始试验时,将升降控制阀(5.2)拨动到上升档位,升降气缸(5.4)开始上升,通过旋转支撑轴承(5.3)带动旋转装置(5.6)旋转,使软管提升支架(5.1)和软管连接器(5.8)从试验水槽(2)内升起,将试验工件(7)的一端连接到软管连接器(5.8)上,另一端用软管密封堵(6.2)加以密封,将升降控制阀(5.2)拨动到下降档位,上述动作反向运行,将连试验工件(7)降落到试验水槽(2)内,此时高压水泵(6.3)将高压水通过过滤器 (6.4)、旋转接头(5.5)和软管连接器(5.8)将高压水打入试验工件(7)内,在此过程中,过滤器(6.4)将高压水中的杂质过滤掉,水压试验完成后,高压水泵(6.3)将试验工件(7)内的水抽出,此时风源接口通过旋转接头(5.5) 和软管连接器(5.8)为试验工件(7)充气,试验完成后将升降控制阀(5.2) 拨动到上升档位,升降系统(5)将试验工件(7)升起,取下试验工件(7),试验完成。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艺先进、操作简便、运行稳定、试验效率较高、兼容性广泛,是针对铁路车辆制动软管风压、水压试验的理想设备。其主要特点如下:
[0010]1.试验过程全自动完成,无需人为干预,实现连续批量、高效生产。
[0011]2.设备运行平稳,具有防护装置,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整机三维图
[0014]图2:整机主视图
[0015]图3:整机俯视图
[0016]图4:整机侧视图
[0017]图中:设备包含主机体(1)、试验水槽(2)、防护栏杆(3)、支撑地脚(4)、升降系统(5)、软管提升支架(5.1)、升降控制阀(5.2)、旋转支撑轴承(5.3)、升降气缸(5.4)、旋转接头(5.5)、旋转装置(5.6)、气缸支撑座(5.7)、软管连接器(5.8)、试验系统(6)、压力表(6.1)、软管密封堵(6.2)、高压水泵(6.3)、过滤器(6.4)、试验工件(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1.请参阅附图1:整机包括主机体(1)、试验水槽(2)、防护栏杆(3)、支撑地脚(4)、升降系统(5)、试验系统(6);主机体(1)是不锈钢焊接而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试验水槽(2)有两个,位于主机体(1)上方,左右各一个;防护栏杆(3)有两根,分别焊接于试验水槽(2)两侧,防止试验过程中试验工件(7)内部充压后弹起;支撑地脚(4)焊接于主机体(1)底部;升降系统(5)有两套,位于主机体(1)中部上方,左右各一套;试验系统(6)有一套,位于主机体(1)内部。
[0019]2.请参阅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述升降系统(5)有两套,呈两侧对称背靠背结构,每套包括软管提升支架(5.1)一个、升降控制阀(5.2)一个、旋转支撑轴承(5.3)两个、升降气缸(5.4)一个、旋转接头(5.5)一个、旋转装置(5.6)一根、气缸支撑座(5.7)一个、软管连接器(5.8)六个;所述升降控制阀(5.2)共有两个,上下结构安装在主机体(1)中间偏左
侧,分别控制两套升降系统(5),气缸支撑座(5.7)位于主机体(1)侧方中间,升降气缸(5.4) 安装在气缸支撑座(5.7)上,升降气缸(5.4)上方连接旋转接头(5.5)和旋转支撑轴承(5.3),旋转支撑轴承(5.3)连接旋转装置(5.6)的两端,软管提升支架(5.1)和软管连接器(5.8)固定连接在旋转装置(5.6)上;所述试验系统 (6)包括压力表(6.1)两个、软管密封堵(6.2)十二个、高压水泵(6.3)一个、过滤器(6.4)一个、风源接口一套;所述压力表(6.1)有两个,位于主机体(1)上方中间,分别显示试验时软管内压力和入水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水压综合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整机包括主机体(1)、试验水槽(2)、防护栏杆(3)、支撑地脚(4)、升降系统(5)、试验系统(6);主机体(1)是不锈钢焊接而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试验水槽(2)有两个,位于主机体(1)上方,左右各一个;防护栏杆(3)有两根,分别焊接于试验水槽(2)两侧,防止试验过程中试验工件(7)内部充压后弹起;支撑地脚(4)焊接于主机体(1)底部;升降系统(5)有两套,位于主机体(1)中部上方,左右各一套;试验系统(6)有一套,位于主机体(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水压综合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5)有两套,呈两侧对称背靠背结构,每套包括软管提升支架(5.1)一个、升降控制阀(5.2)一个、旋转支撑轴承(5.3)两个、升降气缸(5.4)一个、旋转接头(5.5)一个、旋转装置(5.6)一根、气缸支撑座(5.7)一个、软管连接器(5.8)六个;所述升降控制阀(5.2)共有两个,上下安装在主机体(1)中间偏左侧,分别控制两套升降系统(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玉胜魏其琼谭兆海刘晓霞刘桢榕宋明朱山孙德旭于强强王双胜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四达铁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