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三维五轴激光切割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023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三维五轴激光切割头结构,包括可变准直系统、光路系统、随动系统、防碰撞系统、B轴主体、双曲线齿轮减速机构、切割头主体、上盖和前盖,所述可变准直系统由准直电机、旋转轴、导轨、可变准直座、准直镜组座和准直模块组成;所述光路系统由一号轴、第一折返镜、二号轴、第二折返镜、切割头主体、聚焦模块、和切割嘴组成,所述随动系统由随动电机、斜齿轮直角传动机构、传动丝杠、第二导轨和升降连接件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可变准直系统,具备可调节功能:现有的带准直功能的激光切割头维护或更换步骤非常繁琐,工作量高,调整周期长,本系统设计了调节装置,可直接调整准直镜组轴向位置,大幅减少拆装时间。大幅减少拆装时间。大幅减少拆装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三维五轴激光切割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切割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三维五轴激光切割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三维五轴激光切割系统,广泛应用于三维金属钣金件、金属管类件的激光切割,是汽车行业高强钢、热成型钢、低碳钢、镀锌板材、铝、不锈钢等材料零部件的高效率、高智能的加工装备。当前,我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对能够实现复杂曲面三维零件或异型管件的高速高精三维激光切割设备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对三维五轴激光切割系统的开发研究意义重大。
[0003]在激光切割中,原始激光束穿过光路后经由喷嘴照射到加工物体表面。现有三维激光切割结构存在光路结构复杂,调试难度大,维护成本高,光路不稳定的问题,且随动系统普遍精度较低、响应速度慢,防碰撞系统无法及时反馈碰撞信息等,影响切割质量,提高切割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三维激光切割结构存在光路结构复杂,调试难度大,维护成本高,光路不稳定的问题,且随动系统普遍精度较低、响应速度慢,防碰撞系统无法及时反馈碰撞信息等,影响切割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三维五轴激光切割头结构,包括可变准直系统(1)、光路系统(2)、随动系统(3)、防碰撞系统(4)、B轴主体(5)、双曲线齿轮减速机构(6)、切割头主体(7)、上盖(8)和前盖(9),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准直系统(1)由准直电机(101)、旋转轴(102)、导轨(103)、可变准直座(104)、准直镜组座(105)和准直模块(106)组成;所述光路系统(2)由一号轴(201)、第一折返镜(202)、二号轴(203)、第二折返镜(204)、切割头主体(205)、聚焦模块(206)、和切割嘴(207)组成,所述随动系统(3)由随动电机(301)、斜齿轮直角传动机构(302)、传动丝杠(303)、第二导轨(304)和升降连接件(305)组成,所述防碰撞系统(4)由上部连接件(401)、电磁铁(402)、耐热钕磁铁(403)、上电路板(404)、下电路板(405)、上紧箍(406)、波纹防护罩(407)和下紧箍(408)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五轴激光切割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准直座(104)与准直模块(106)相连接,准直电机(101)带动旋转轴(102)使准直镜组座(105)沿导轨(103)上下移动,实现准直镜组的轴向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五轴激光切割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光纤出来的激光束经过所述可变准直系统(1)后变为理想的平行光束,平行光束在光路系统(2)中经过一号轴(201)、第一折返镜(202)、二号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钢范卫国周文浩金辉许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