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吊耳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79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轴吊耳疲劳性能测试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检测吊耳疲劳性能的测试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位于底座上设有的滑动装置、与滑动装置连接的推动装置、远离推动装置一侧设有的固定工装、位于固定工装上设有的第一吊钩、位于推动装置上设有的第二吊钩、位于第一吊钩与第二吊钩之间的吊耳及与推动装置电连接的数据分析器。吊耳及与推动装置电连接的数据分析器。吊耳及与推动装置电连接的数据分析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轴吊耳疲劳性能测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零部件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轴吊耳疲劳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吊耳作为整套排气系统冷端与车身连接的关键零部件,在汽车复杂的使用工况下,如何保证其疲劳耐久性能,是业界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各大吊耳制造生产企业,多数仅关注吊耳的Z向疲劳性能,在疲劳试验时,仅考虑到吊耳在竖直方向所受到的疲劳载荷,根据整车路谱采集数据来看,吊耳在整车前后、左右方向依然会受到不可忽略的载荷,如何同时对吊耳进行多方向的疲劳试验加载,是业界疲劳测试的一项难题。
[0003]目前,公开号为CN201610034937.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吊耳或吊装管的安全性能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将加载装置整体安装于待试部件上方,根据吊耳或吊装管的距离调整加载油缸及传感器悬挂单元的安装位置;步骤2:将两个拉力传感器向上与传感器悬挂单元对应连接,将每个拉力传感器向下通过连接件与待测的吊耳或吊装管对应连接,在待试部件主要受力部位安装应力应变测试单元;步骤3:将两个加载油缸连接到操作箱及液压动力源,将拉力传感器及应力应变测试单元连接到数据采集单元;步骤4:通过操作箱控制两个加载油缸进行加载,通过数据采集单元观察检验过程和记录检验数据,得到检测结果。
[0004]这种吊耳或吊装管的安全性能检测方法虽然简单易行,精确度高,工作效率高,但是无法对吊耳的疲劳性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轴吊耳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其具有能够通过双作动缸协同运作,对吊耳在两个方向进行同时加载的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双轴吊耳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位于底座上设有的滑动装置、与滑动装置连接的推动装置、远离推动装置一侧设有的固定工装、位于固定工装上设有的第一吊钩、位于推动装置上设有的第二吊钩、位于第一吊钩与第二吊钩之间的吊耳及与推动装置电连接的数据分析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08]进一步设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位于底座上设有的第一滑动座、位于第一滑动座上设有的第一滚珠、位于第一滚珠上设有的与第一滑动座对称的第二滑动座及位于第二滑动座上设有的第二滚珠。
[0009]进一步设置:所述滑动装置上方还设有上限位工装,所述上限位工装通过固定螺栓与底座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设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位于底座上设有朝向滑动装置的作动器、位于作动器出口设有的万向节及位于万向节上连接且卡在第一滑动座与第二滑动座之间的滑动工装。
[0011]进一步设置:所述推动装置两侧还设有固定在底座上的顶紧块。
[0012]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吊钩及第二吊钩顶端还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限位帽。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互垂直的两个作动器使得整个传动方向上具有水平面内两个相互垂直或有一定夹角,使样件在水平面内进行双轴运动;而万向节存在于滑动工装与两作动器之间,用于对双轴疲劳试验时位移的补偿,滑动座内有滚珠,对滑动工装起到限位作用,同时减小摩擦,消除竖直方向的受力,台面保持水平状态,保证其稳定运作,滑动工装及滑动座、滚珠具有良好的硬度、耐磨性及润滑性,能够保持高速稳定运行,吊钩与固定工装螺纹连接,对于不同形式的吊耳,可以变更使用不同的吊钩进行匹配,从而达到通用性的目的。
[001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装置的制作成本相对于振动台、多自由度台架等大型设备,制造价格十分低廉,结构简单,操作与更换样件简单,维护方便,同时本设备不局限于单个形式样件的测试,可以通过变换不同工装,实现不同吊耳的疲劳试验加载,作动器位置可根据需求进行变更,可调节两作动缸之间的角度,从而达成更多的试验目的。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双轴吊耳疲劳性能测试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双轴吊耳疲劳性能测试装置主要装置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8]图中,1、底座;2、检测装置;21、滑动装置;211、第一滑动座;212、第一滚珠;213、第二滑动座;214、第二滚珠;22、推动装置;221、作动器;222、万向节;223、滑动工装;23、固定工装;24、第一吊钩;25、第二吊钩;26、吊耳;27、数据分析器;3、上限位工装;4、固定螺栓;5、顶紧块;6、限位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21]一种双轴吊耳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检测装置2,检测装置2包括位于底座1上设有的滑动装置21,而滑动装置21包括位于底座1上设有的第一滑动座211,在第一滑动座211上设有第一滚珠212,而位于第一滚珠212上设有与第一滑动座211对称的第二滑动座213,同时第二滑动座213上设有与第一滚珠212一致的第二滚珠214,在第二滑动座213的上方还设有上限位工装3,上限位工装3通过固定螺栓4与底座1固定连接,从而保证整个滑动装置21的稳定。
[0022]而滑动装置21上连接有推动装置22,推动装置22两侧还设有固定在底座1上的顶紧块5,推动装置22包括位于底座1上设有朝向滑动装置21的作动器221,在作动器221出口设有万向节222,而万向节222上连接有卡入在第一滑动座211与第二滑动座213之间的滑动工装223,同时在推动装置22一侧还设有固定工装23,固定工装23上设有第一吊钩24,而推动装置22上设有的第二吊钩25,而在第一吊钩24与第二吊钩25之间可以放置需要检测的吊耳26,同时在底座1上还设有与推动装置22电连接的数据分析器27,在第一吊钩24及第二吊钩25顶端还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限位帽6。
[0023]本申请实际是提供进一种双轴吊耳疲劳性能测试装置,作动器221具有水平面内两个相互垂直或有一定夹角的作动器221,使样件在水平面内进行双轴运动;万向节222存在于滑动工装223与两作动器221之间,用于对双轴疲劳试验时位移的补偿,底座1是坚固而稳定的结构,台面保持水平状态,通过固定螺栓4固定住上限位工装3,保证其稳定运作。
[0024]第一滑动座211及第二滑动座213内有滚珠,对滑动工装223起到限位作用,同时减小摩擦,消除竖直方向的受力,第一吊钩24及第二吊钩25与固定工装23螺栓连接,对于不同形式的吊耳26,可以变更使用不同的吊钩进行匹配,从而达到通用性的目的。
[0025]操作步骤:
[0026]首先将测试样件匹配的第一吊钩24一侧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工装23上,第二吊钩25连接至滑动工装223上,滑动工装223被置于第一滑动座211上方,横向及纵向连接至万向节222上,而万向节222与作动器221相连,从而实现两作动器221运动同时,带动滑动工装223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吊耳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检测装置(2),所述检测装置(2)包括位于底座(1)上设有的滑动装置(21)、与滑动装置(21)连接的推动装置(22)、远离推动装置(22)一侧设有的固定工装(23)、位于固定工装(23)上设有的第一吊钩(24)、位于推动装置(22)上设有的第二吊钩(25)、位于第一吊钩(24)与第二吊钩(25)之间的吊耳(26)及与推动装置(22)电连接的数据分析器(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吊耳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21)包括位于底座(1)上设有的第一滑动座(211)、位于第一滑动座(211)上设有的第一滚珠(212)、位于第一滚珠(212)上设有的与第一滑动座(211)对称的第二滑动座(213)及位于第二滑动座(213)上设有的第二滚珠(2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宁杨小东张超王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