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791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手套结构的手套芯上覆盖至少一手套部件以分别模拟皮肤的真皮层与表皮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于手套部件形成从手套部件的上表面往下低陷的且沿着一延伸方向并呈长条状的一压合区域以当作是表皮层的掌纹中的皮沟,压合区域包含一黏固区域、一底部、多个突起件及多个没入段,上表面中未形成压合区域的部分则为至少一未压合区域。其中,在突起件与未压合区域之间的底部当作是皮沟,底部设置有多个突起件以当作是掌纹中的皮丘,相邻的突起件之间的没入段则当作是掌纹中的没入区。压合区域使手套部件容易形成褶皱,因此当抓握物件时手套结构容易卷曲而增加对物件的握持力,握持力的增加也同时导致摩擦力的增加。增加也同时导致摩擦力的增加。增加也同时导致摩擦力的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件之间则是一个该没入段。
[0008]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黏固区域与该外表面黏合。
[0009]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未压合区域、该底部、多个该突起件及多个该没入 段是一体成形。
[0010]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未压合区域、该底部、多个该突起件、多个该没入 段及该黏固区域是一体成形。
[0011]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突起件与该上表面形成的高度距离是一段差,该段 差大于零。
[0012]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没入段与该上表面形成的高度距离是一没入深度, 该底部与该上表面形成的高度距离是一底部深度,该没入深度是大于或等于该 底部深度。
[0013]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突起件与该未压合区域形成的宽度距离是一半沟宽, 该半沟宽大于零。
[0014]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突起件分别与左侧及右侧的该未压合区域形成相同 大小的该半沟宽,或者形成不同大小的该半沟宽。
[0015]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手套结构包括二个独立的且间隔设置的该手套部件, 每一个该手套部件的该压合区域是形成于距离该手套部件的该上表面的边沿小 于或等于10mm的范围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套结构,至少包括一手套芯(11)及至少一手套部件(21),该手套芯(11)具有一内表面(111)及与该内表面(111)相对应的一外表面(112),且该手套部件(21)具有一下表面(211)及与该下表面(211)相对应的一上表面(212),该下表面(211)是覆盖于该手套芯(11)的该外表面(112),其特征在于:该手套部件(21)形成从该上表面(212)往下低陷的且沿着一延伸方向(X)并呈长条状的一压合区域(2120),该压合区域(2120)包含一黏固区域(2121)、一底部(2122)、多个突起件(2123)及多个没入段(2124),该上表面(212)中未形成该压合区域(2120)的部分则为至少一未压合区域(2125);该黏固区域(2121)形成于该压合区域(2120)的下部,或者该压合区域(2120)的下方以一黏胶层形成该黏固区域(2121);该底部(2122)是在该黏固区域(2121)的上方,且从该底部(2122)往上突起有多个该突起件(2123),该突起件(2123)是依序沿着该延伸方向(X)而间格设置并排列成至少一行,每二个相邻的该突起件(2123)之间则是一个该没入段(212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黏固区域(2121)与该外表面(112)黏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未压合区域(2125)、该底部(2122)、多个该突起件(2123)及多个该没入段(2124)是一体成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未压合区域(2125)、该底部(2122)、多个该突起件(2123)、多个该没入段(2124)及该黏固区域(2121)是一体成形。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突起件(2123)与该上表面(212)形成的高度距离是一段差(G),该段差(G)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锋蔡文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枫裕手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