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057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先进环保产业技术领域,具体为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铺设垫层:在路基上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隔离层,将碎石和石灰煤渣铺设在土工合成材料隔离层上,形成垫层,将垫层铺设至与路基同宽;S2、在垫层上方铺设一层混凝土,在混凝土上方设置有若干混凝土预制管,在混凝土上方再次铺设一层混凝土;S3、使用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将沥青混合料铺设在混凝土基层上方表面,形成面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增强公路路面面层的排水性能和散热性能,避免天气热时,热胀冷缩导致面层3开裂,影响公路路面的使用,储水槽可以储存水,很好的提高了面层的散热,通过设置半球形的凹槽,提高了路面结构的连续性和抗变形能力。面结构的连续性和抗变形能力。面结构的连续性和抗变形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先进环保产业
,具体为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路工程,指公路构造物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工作,公路工程构造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排水系统、安全防护设施、绿化和交通监控设施,以及施工、养护和监控使用的房屋、车间和其他服务性设施。
[0003]现今公路路面施工的时候,铺设完成面层之后才开设水槽,使得路面排水不佳,天气热的时候,由于热胀冷缩路面容易产生裂痕,对公路的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铺设垫层:在路基上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隔离层,将碎石和石灰煤渣铺设在土工合成材料隔离层上,形成垫层,将垫层铺设至与路基同宽;
[0006]S2、在所述垫层上方铺设一层混凝土,在所述混凝土上方设置有若干混凝土预制管,在所述混凝土上方再次铺设一层混凝土;
[0007]S3、将沥青、碎石、矿粉和聚乙烯醇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沥青混合料,使用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将所述沥青混合料铺设在混凝土基层上方表面,形成面层。
[0008]可选的,在所述垫层上方铺设一层混凝土,使用光轮压路机对混凝土进行摊铺和碾压,所述光轮压路机行驶速度为1.8km/h~2.4km/h,在所述混凝土上方铺设一层塑料膜,用石柱在所述混凝土上表面压出若干圆槽,等待所述混凝土晾干取下石柱,在所述圆槽底端用钻孔开设出排水槽,在所述圆槽中安装混凝土预制管。
[0009]可选的,所述混凝土预制管内壁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顶端设置有挡板盖,所述挡板盖顶端安装有留槽管,在所述混凝土上方再次铺设一层混凝土,所述基层混凝土中水泥含量范围为5.0%~5.7%,水的含量范围为5.0%~6.3%,所述混凝土铺设高度高于混凝土预制管10~15cm。
[0010]可选的,使用光轮压路机对所述混凝土进行压平,在所述混凝土两侧安装铜板,所述铜板下方插入地面,在所述铜板一侧安装储水槽。
[0011]可选的,在所述混凝土接口处装入钢筋,在所述混凝土表面设置金属栅格,在所述混凝土上表面铺设一层塑料膜,在所述混凝土表面用石球压出半球形的凹槽,在所述混凝土干了之后取下所述石球和塑料膜,在所述混凝土两侧开设水槽,所述水槽位置与下方所述储水槽相对应。
[0012]可选的,所述混凝土基层施工完成后24小时内上方表面铺设透油层,所述透油层透入所述混凝土基层间隙至少0.6cm。
[0013]可选的,所述沥青混合料铺设高度和排水管高度持平,所述沥青混合料铺设高度
高于金属栅格10~12cm,使用光轮压路机对所述沥青混合料进行压平,对所述沥青混合料连接处进行接缝处理,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洒水养生护,养护时间不得低于7天,等到所述沥青混合料成型完成,将所述留槽管取下。
[0014]可选的,所述沥青混合料包括一下质量分数的组份:
[0015]沥青90份;
[0016]滑石粉110~120份;
[0017]玄武岩粉40~45份;
[0018]聚乙烯醇纤维4.5~6.5份;
[0019]石墨烯3.2~4.2份。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基层中安装排水管道和铜板,能够增强公路路面面层的排水性能和散热性能,面层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碎石、矿粉、聚乙烯醇纤维和石墨烯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大大加强了路面的抗变形能力,避免天气热时,热胀冷缩导致面层开裂,影响公路路面的使用,储水槽可以储存水,很好的提高了面层的散热,通过设置半球形的凹槽,提高了路面结构的连续性。
[0022]2、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通过在面层下方设置金属栅格,将面层下部结构分隔,当面层沥青有损坏的时候,可能取下对应金属栅格上方的沥青修补,便于维修路面,修补后路面的整体强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号说明:
[0026]1、垫层;2、基层;3、面层。
[0027]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1
[0030]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采用图1所示施工方法而建筑的的公路路面结构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和图2。
[0031]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施工,尤其适用于农村公路半刚性基层施工,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2]S1、铺设垫层:在路基上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隔离层,将碎石和石灰煤渣铺设在土工合成材料隔离层上,形成垫层,将垫层铺设至与路基同宽。
[0033]如图二所示公路路面由垫层1、基层2和面层3组成,垫层1设置在公路路面最下方,
由路基支撑垫层1。
[0034]垫层1由碎石和石灰煤渣组成,路基上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隔离层,加固路基,加强路基的承载力,加强路基的防水性,防止水浸泡对路基造成损坏。
[0035]具体的,垫层1采用碎石和石灰煤渣构成,其中石灰煤渣构成占比14%,碎石占比16%,其中土占比70%,厚度范围为10~30cm,优选为20cm,使垫层1的承载力更强。
[0036]S2、铺设基层2:在垫层1上方铺设一层混凝土,在混凝土上方设置有若干混凝土预制管,在混凝土上方再次铺设一层混凝土。
[0037]具体的,基层2分为上基层和下基层,基层2厚度最小不低于15cm,本实例优选为30cm,基层混凝土中水泥含量范围为5.0%~5.7%,水的含量范围为5.0%~6.3%。
[0038]基层1施工顺序为:下承层清扫、摊铺、碾压、施工接缝处理和洒水养护。
[0039]具体的,先由工人对垫层1进行清扫,将垫层1表面的泥土杂物清扫出来,在垫层1上方铺设一层混凝土,使用光轮压路机对混凝土进行摊铺和碾压,光轮压路机行驶速度为1.8km/h~2.4km/h,最少压实遍数不少于4遍,压实一遍之后需要检测是否合格,合格之后才能再次进行压实,在混凝土上方铺设一层塑料膜,用石柱在混凝土上表面压出若干圆槽,等待混凝土晾干取下石柱,在圆槽底端用钻孔开设出排水槽,在圆槽中安装混凝土预制管,下基层起到了安装排水管的作用。
[0040]混凝土预制管内壁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顶端设置有挡板盖,挡板盖顶端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铺设垫层:在路基上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隔离层,将碎石和石灰煤渣铺设在土工合成材料隔离层上,形成垫层,将垫层铺设至与路基同宽;S2、铺设基层:在所述垫层上方铺设一层混凝土,在所述混凝土上方设置有若干混凝土预制管,在所述混凝土上方再次铺设一层混凝土;S3、将沥青、碎石、矿粉和聚乙烯醇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沥青混合料,使用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将所述沥青混合料铺设在混凝土基层上方表面,形成面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垫层上方铺设一层混凝土,使用光轮压路机对混凝土进行摊铺和碾压,所述光轮压路机行驶速度为1.8km/h~2.4km/h,在所述混凝土上方铺设一层塑料膜,用石柱在所述混凝土上表面压出若干圆槽,等待所述混凝土晾干取下石柱,在所述圆槽底端用钻孔开设出排水槽,在所述圆槽中安装混凝土预制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预制管内壁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顶端设置有挡板盖,所述挡板盖顶端安装有留槽管,在所述混凝土上方再次铺设一层混凝土,所述基层混凝土中水泥含量范围为5.0%~5.7%,水的含量范围为5.0%~6.3%,所述混凝土铺设高度高于混凝土预制管10~1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伟金峰刘俊驰赵裕华侯思涵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投资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