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减震透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82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面减震透水结构,属于公路路面技术领域,包括由下至上铺设的基底层、减震透水层和缓冲层,所述减震透水层中设有弹性减震件和透水管,所述透水管从减震透水层延伸至基底层,并穿过基底层底部与外界连通;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减震透水层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还能有效提高内部的透水效果。内部的透水效果。内部的透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减震透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路面
,具体涉及一种路面减震透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公路已经四通八达,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商贸,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的路面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在一些特殊路段,如隧道口、收费站路口,以及湿滑路段等等,车辆都需要减速行驶,就会设置一些突出的减速结构,例如减速带,用以对车轮、驾驶员产生垂直方向的振动,以适度增加摩擦力、并对驾驶员产生减速心理,实现车速降低,然而,这样减速结构,由于经常与车轮碰撞,在恶劣环境下容易受损,产生缺口,当其产生缺口时,对车轮的损伤较大,在车辆高速行驶的极端条件下,甚至可能造成车轮过度颠簸而弹跳的事故,因此,现有一些减速结构也配置有减震结构,既对车轮、驾驶员产生足够的颠簸效果,又能起到缓冲作用而避免垂直方向的过度弹跳,提升路面安全性能。
[0003]然而,由于路面在外界环境下常遇到恶劣天气环境,对于路面积水时,积水渗透到减震结构内部,在减震结构内部积聚,久久无法流走,容易腐蚀减震结构,造成减震结构腐烂,进而影响减震性能,甚至积水渗透到底基层,导致底基层的结实性能下降,内部出现腐化,进而导致地基塌陷,路面开裂等等问题,严重影响公路质量,路面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降低。
[0004]因此,很有必要研发出具有抗震性能,并能够实现内部良好透水效果的路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面减震透水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还能有效提高内部的透水效果。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路面减震透水结构,包括由下至上铺设的基底层、减震透水层和缓冲层,所述减震透水层中设有弹性减震件和透水管,所述透水管从减震透水层延伸至基底层,并穿过基底层底部与外界连通;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减震透水层可拆卸连接。
[0008]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减震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弹性柱和第二弹性柱,所述第一弹性柱的顶端与所述减震透水层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柱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弹性柱的顶端固接,所述第二弹性柱的底端与所述减震透水层的底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弹性柱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弹性柱的外径,所述第二弹性柱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第一弹性柱的弹性系数。
[0009]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第一弹性柱的顶面与所述减震透水层的顶面齐平,所述第二弹性柱的底面与所述减震透水层的底面齐平。
[0010]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位于所述减震透水层的所述透水管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水孔。
[0011]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透水管的顶端开口处连接有锥形体;所述锥形体的
外表面也开设有多个透水孔。
[0012]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在所述减震透水层远离路面两侧安装有与外界连通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倾斜设置,且所述导流管靠近减震透水层中间的一端为高端,所述导流管远离减震透水层中间的一端为低端。
[0013]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在所述缓冲层靠近路面两侧均固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螺纹通孔,通过螺栓穿过螺纹通孔与路面连接,使得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减震透水层及路面可拆卸连接。
[0014]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减震透水层与所述基底层之间铺设有防水层。
[0015]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缓冲层为防滑橡胶;所述缓冲层的上表面为弧形凸起;所述弹性减震件和透水管均有多个。
[0016]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缓冲层与减震透水层之间铺设有过滤网。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通过设置减震透水层,并在减震透水层中设弹性减震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按压路面时,弹性减震件具有一定的弹性性能,能够起到适度的减震、缓冲的效果,避免车轮与本技术路面减震透水结构相遇时产生直接的垂直弹跳,更在减速结构破损产生缺口时,与车轮产生缓冲相碰的效果而避免发生路面危险;而通过减震透水层上设置缓冲层,使得表层与车轮接触之时起到一定的缓冲、降速效果。同时,通过在减震透水层中设透水管,且透水管穿过基底层底部与外界连通,从而可以将渗透或者积聚在减震透水层中的积水导走,避免积水使得内部结构腐化或者损坏,达到有效的保护减震透水层和基底层,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而缓冲层表面直接与车辆接触,时间一长,很容易磨损,通过缓冲层与所述减震透水层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及时把破损的缓冲层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者维护,不需要整体更换,还能降低更换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导流管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导流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基底层;2、减震透水层;3、缓冲层;4、弹性减震件;401、第一弹性柱;402、第二弹性柱;5、透水管;501、透水孔;502、锥形体;6、导流管;7、连接件;8、螺栓;9、防水层;10、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5]如图1所示,一种路面减震透水结构,包括由下至上铺设的基底层1、减震透水层2和缓冲层3,减震透水层2中设有弹性减震件4和透水管5,透水管5从减震透水层2延伸至基
底层1,并穿过基底层1底部与外界连通;缓冲层3与减震透水层2可拆卸连接。
[0026]通过设置减震透水层2,并在减震透水层2中设弹性减震件4,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按压路面时,弹性减震件4具有一定的弹性性能,能够起到适度的减震、缓冲的效果,避免车轮与本实施例面减震透水结构相遇时产生直接的垂直弹跳,更在减速结构破损产生缺口时,与车轮产生缓冲相碰的效果而避免发生路面危险;而通过减震透水层2上设置缓冲层3,使得表层与车轮接触之时起到一定的缓冲、降速效果。同时,通过在减震透水层2中设透水管5,且透水管5穿过基底层1底部与外界连通,从而可以将渗透或者积聚在减震透水层2中的积水导走,避免积水使得内部结构腐化或者损坏,达到有效的保护减震透水层2和基底层1,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而缓冲层3表面直接与车辆接触,时间一长,很容易磨损,通过缓冲层3与减震透水层2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及时把破损的缓冲层3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者维护,不需要整体更换,还能降低更换和维护成本。
[0027]如图1

2所示,减震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弹性柱401和第二弹性柱402,第一弹性柱401的顶端与减震透水层2的顶端连接,第一弹性柱401的底端与第二弹性柱402的顶端固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减震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铺设的基底层、减震透水层和缓冲层,所述减震透水层中设有弹性减震件和透水管,所述透水管从减震透水层延伸至基底层,并穿过基底层底部与外界连通;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减震透水层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减震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弹性柱和第二弹性柱,所述第一弹性柱的顶端与所述减震透水层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柱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弹性柱的顶端固接,所述第二弹性柱的底端与所述减震透水层的底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弹性柱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弹性柱的外径,所述第二弹性柱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第一弹性柱的弹性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面减震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柱的顶面与所述减震透水层的顶面齐平,所述第二弹性柱的底面与所述减震透水层的底面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减震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减震透水层的所述透水管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路面减震透水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高翔曾兵曾蓉冯小东颜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立远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