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助于排水的路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46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助于排水的路基,包括路基层以及路面层,路面层自上而下包括沥青面层、上层沥青颗粒层、下层沥青颗粒层以及砂砾层,上层沥青颗粒层的沥青颗粒粒径小于下层沥青颗粒层的粒径,并在路面层中成型有竖直塑料盲沟;路基层设置于砂砾层之下,包括上层路基体以及下层路基体,砂砾层与上层路基体之间以及上层路基体与下层路基体之间设置有上表面带阻滤层的钢丝格栅层,并在上层路基体与下层路基体之间的钢丝格栅层的下表面上成型有水平塑料盲沟,水平塑料盲沟呈井格状设置并保持连通,并在井格交点位置与竖直塑料盲沟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佳的结构稳定性,解决了路基水无法快速向外排出的问题,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助于排水的路基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建设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助于排水的路基。

技术介绍

[0002]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是铁路和公路的基础,由于雨雪天气以及环境原因,在特定的某些季节和时段,道路会大量积水,如果路面或地基不进行排水清理而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会造成公路寿命的缩减,造成的损坏,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道路路基通常需要设计完整的排水系统,对路面积水进行清理,以更好地保护路面、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地便利。
[0003]路基排水系统指的是为保证路基稳定而采取的汇集、排除地表或地下水的措施,为防止和控制路基受水侵害而设置的拦截引排地表水(降水及雨雪形成的地面径流)及地下水(上层滞水、潜水及层间水等)的系统。其中通常包括设置于路基中的盲沟,目前使用的盲沟主要是在路基或地基内设置的充填碎、砾石等粗粒材料并铺以过滤层的排水、截水暗沟,盲沟排水可根据地下工程的外轮廓布置管网,确定盲沟构造反滤层的选材,以及盲沟与基础的最小距离,但是现有的路基结构较为简单,在一些多雨的路段区域不利于盲沟排水,导致路基排水不畅,虽然设置有盲沟类的地下辅助排水设备,但是防水、排水效果不是很好,不能快速将路基水向外排出,路基内部湿度往往较大,导致结构不够稳定,容易出现沉陷、坍塌等病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排水的路基,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0005]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br/>[0006]一种有助于排水的路基,包括成型于原土层之上的路基层以及路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自上而下包括沥青面层,所述沥青面层之下依次设置有上层沥青颗粒层、下层沥青颗粒层,其上层沥青颗粒层的沥青颗粒粒径小于下层沥青颗粒层的粒径,并在所述下层沥青颗粒层之下设置有砂砾层,路面层中成型有竖直塑料盲沟;所述路基层设置于所述砂砾层之下,包括两层路基体,其上层路基体为卵石层,下层路基体为夯实层,在砂砾层与上层路基体之间以及上层路基体与下层路基体之间均设置有钢丝格栅层,所述钢丝格栅层上表面上成型有阻滤层,而在上层路基体与下层路基体之间的钢丝格栅层的下表面上则成型有水平塑料盲沟,所述水平塑料盲沟呈井格状设置并保持连通,所述竖直塑料盲沟贯穿上层沥青颗粒层、下层沥青颗粒层、砂砾层以及上层路基体,并在井格交点位置与所述竖直塑料盲沟相连。
[0007]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上层沥青颗粒层中的沥青颗粒粒径为3~5mm,而所述下层沥青颗粒层中的沥青颗粒粒径为6~12mm。
[0008]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上层沥青颗粒层的厚度为6~8cm;所述下层沥青颗粒层的
厚度为6~8cm;所述砂砾层的厚度为0.5~2cm。
[0009]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下层沥青颗粒层与所述砂砾层之间还成型有一层滤水无纺布。
[0010]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上层路基体的厚度为20~50cm;而所述下层路基体的厚度不少于10cm。
[0011]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阻滤层采用规格为270~320g/m2无纺土工布,且所述无纺土工布的渗透系数为3
×
10
‑1~5
×
10
‑1cm/s。
[0012]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竖直塑料盲沟的剖面为圆形,而所述水平塑料盲沟的剖面为方形。
[0013]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路基设计合理,制作简单,通过路面层的上层沥青颗粒层、下层沥青颗粒层、砂砾层的层层作用后利用竖直塑料盲沟进行收集后通过水平塑料盲沟进行导向排出,既能及时有效的排除路基地下水,防止道路积水,又能有效阻止颗粒物的流失,提高了路基内部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以防出现沉陷、坍塌等病害;同时还能在钢丝格栅层位置通过阻滤层来减少水分对路基的侵蚀,从而减少了路基中水份,避免路面在车辆碾压下出现翻浆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沥青面层;2、竖直塑料盲沟;3、上层沥青颗粒层;4、下层沥青颗粒层;5、砂砾层;6、第一阻滤层;7、第一钢丝格栅层;8、上层路基体;9、第二阻滤层;10、第二钢丝格栅层;11、水平塑料盲沟;12、下层路基体;13原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7]在图示的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进行描述,部分结构的尺寸进行了改变,上述图示中的内容仅用于表达各结构的位置关系,并不表示结构成型后实际尺寸比例关系。
[0018]参见图1的一种有助于排水的路基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路基结构成型于原土层13的表面之上,包括路基层以及路面层,其中,路基层包括下层路基体12以及上层路基体8,其下层路基体12为夯实层,厚度为20cm,通过开挖施工地泥土后平铺压实成型,下层路基体12的上表面上预留有安装槽,并在安装槽中固定安装有水平塑料盲沟11,该水平塑料盲沟11的剖面为方形,呈井格状设置并保持连通沟内连通,水平塑料盲沟11在侧面伸出路基,并通过在外侧连接排水沟进行排水。
[0019]下层路基体12上成型有上层路基体8,上层路基体8为卵石层,其厚度为40cm,同时在水平塑料盲沟11的上表面对应下层路基体12与上层路基体8的界面位置设置有第二钢丝格栅层10,第二钢丝格栅层10的表面上成型有无纺土工布作为第二阻滤层9。
[0020]而路面层包括沥青面层1、上层沥青颗粒层3、下层沥青颗粒层4以及砂砾层5,其中,砂砾层5成型于上层路基体8之上,并在砂砾层5与上层路基体8之间成型有第一阻滤层6以及第一钢丝格栅层7,其中,第一钢丝格栅层7与第二钢丝格栅层10材质一致,其格栅孔孔
径为1.2cm,为镀锌钢丝成型制成,而第一阻滤层6和第二阻滤层9均采用规格为280g/m2无纺土工布,且该无纺土工布的渗透系数级别为4
×
10
‑1cm/s。砂砾层5为一层厚度为2cm的河砂层铺成,其上表面依次成型有上层沥青颗粒层3和下层沥青颗粒层4,并在下层沥青颗粒层4与砂砾层5之间还成型有一层滤水无纺布层。上层沥青颗粒层3的层厚度为7cm,通过颗粒粒径为3~5mm的沥青颗粒填充并压紧成型,而下层沥青颗粒层4的层厚度为7cm,通过颗粒粒径为10~12mm的沥青颗粒填充并压紧成型,而在上层沥青颗粒层3的表面上则成型有一层厚度为8~10mm的沥青面层1。
[0021]在路面层中成型有截面为圆形的竖直塑料盲沟2,该竖直塑料盲沟2贯穿上层沥青颗粒层3、下层沥青颗粒层4、砂砾层5以及上层路基体8,并在水平塑料盲沟11的井格交点位置与竖直塑料盲沟2相连。
[0022]在本实施例的结构特征下,路面层表面的雨水或者融化的雪水从路面层渗透下来,一部分通过上层沥青颗粒层3、下层沥青颗粒层4以及砂砾层5进入到竖直塑料盲沟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助于排水的路基,包括成型于原土层之上的路基层以及路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自上而下包括沥青面层,所述沥青面层之下依次设置有上层沥青颗粒层、下层沥青颗粒层,其上层沥青颗粒层的沥青颗粒粒径小于下层沥青颗粒层的粒径,并在所述下层沥青颗粒层之下设置有砂砾层,路面层中成型有竖直塑料盲沟;所述路基层设置于所述砂砾层之下,包括两层路基体,其上层路基体为卵石层,下层路基体为夯实层,在砂砾层与上层路基体之间以及上层路基体与下层路基体之间均设置有钢丝格栅层,所述钢丝格栅层上表面上成型有阻滤层,而在上层路基体与下层路基体之间的钢丝格栅层的下表面上则成型有水平塑料盲沟,所述水平塑料盲沟呈井格状设置并保持连通,所述竖直塑料盲沟贯穿上层沥青颗粒层、下层沥青颗粒层、砂砾层以及上层路基体,并在井格交点位置与所述竖直塑料盲沟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助于排水的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沥青颗粒层中的沥青颗粒粒径为3~5mm,而所述下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潘宗凯王定富谢胜詹瑾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