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实现行星排两种输出端的混合动力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传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行星排两种输出端的混合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行星排只有一个动力输出端,不能实现行星架和外齿圈输出的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实现行星排两种输出端的混合动力装置,可实现不同模式下的行星架和外齿圈的耦合输出。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实现行星排两种输出端的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啮合齿轮、第二电机、第二啮合齿轮、第三啮合齿轮、发动机、扭转减振器、第一输入轴、电磁离合器、第二输入轴、输出轴和行星齿轮耦合机构,所述发动机输出轴通过扭转减振器与第一输入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另一端通过电磁离合器与第二输入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轴另一端与行星齿轮耦合机构连接;所述发动机动力通过扭转减振器经第一输入轴、电磁离合器和第二输入轴后,传递到行星齿轮耦合结构,再经输出轴传递到车辆实现动力输出;
[0005]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行星排两种输出端的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EM1)、第一啮合齿轮(G1)、第二电机(EM2)、第二啮合齿轮(G2)、第三啮合齿轮(G3)、发动机(ICE)、扭转减振器(FW)、第一输入轴(1)、电磁离合器(C1)、第二输入轴(2)、输出轴(7)和行星齿轮耦合机构(PG),所述发动机(ICE)输出轴通过扭转减振器(FW)与第一输入轴(1)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1)另一端通过电磁离合器(C1)与第二输入轴(2)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轴(2)另一端与行星齿轮耦合机构(PG)连接;所述发动机(ICE)动力通过扭转减振器(FW)经第一输入轴(1)、电磁离合器(C1)和第二输入轴(2)后,传递到行星齿轮耦合结构(PG),再经输出轴(7)传递到车辆实现动力输出;所述行星齿轮耦合机构(PG)通过输出轴(7)与第三啮合齿轮(G3)连接,所述第三啮合齿轮(G3)与第二啮合齿轮(G2)啮合,所述第二啮合齿轮(G2)与第二电机(EM2)连接;所述行星齿轮耦合机构(PG)通过第一啮合齿轮(G1)与第一电机(EM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行星排两种输出端的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耦合机构(PG)包括太阳轮(3)、行星轮(4)、行星架(5)、齿圈(6)、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和多片式离合器(C2),所述太阳轮(3)与第二输入轴(2)连接,与所述太阳轮(3)啮合的行星轮(4)设置在行星架(5)上,所述第一制动器(B1)对行星架(5)进行制动;所述多片离合器(C2)能够与行星架(5)和齿圈(6)结合,所述第二制动器(B2)对齿圈(6)进行制动;所述多片离合器(C2)与输出轴(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行星排两种输出端的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离合器(C1)闭合,所述第一电机(EM1)通过第一啮合齿轮(G1),将动力传递到齿圈(6);此时所述齿圈(6)为主动件,驱动所述行星轮(4)带动太阳轮(3),通过输入轴(2)、电磁离合器(C1)和输入轴(1)带动扭转减振器(FW),实现启动发动机(ICE)的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行星排两种输出端的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离合器(C1)闭合,所述第二制动器(B2)对齿圈(6)制动,所述多片离合器(C2)与行星架(5)接合;所述发动机(ICE)动力通过扭转减振器(FW)到第一输入轴(1),再经电磁离合器(C1)、第二输入轴(2)和太阳轮(3)到行星轮(4),在经行星架(5)输出,实现发动机(ICE)增扭输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行星排两种输出端的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林,雷永超,帅春桃,刘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