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水下射弹的电机推动式气体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996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射弹的电机推动式气体控制方法,属于水下射弹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水下射弹的气源难以集成在弹体内的问题。气体控制方法包括:对气瓶进行充气,直至气瓶充满气体,关闭气瓶的充气阀;启动发射设备上的电机,推动气瓶移动,使活塞与发射设备之间的限位结构解除限位,使开关阀打开,气瓶内的气体依次通过开关阀和减压阀被排出;继续移动气瓶,直至通过限位结构与活塞脱离,并与发射设备的相对位置固定,保持开关阀处于开启状态,并保持气体持续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外置电机时序控制,打开开关阀,小型化集成充气阀、气瓶、开关阀及减压阀,以实现射弹系统气体触发通气时刻及气体通气流量可控的目标。通气时刻及气体通气流量可控的目标。通气时刻及气体通气流量可控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水下射弹的电机推动式气体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射弹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射弹的电机推动式气体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下射弹利用炮射技术获得高初始速度,并采用气体包裹技术进行减阻,继而实现水下高速航行,以打击拦截水下运动装置。因此水下射弹需求自带气源及气体控制装置。然而由于水下射弹直径较小,一般小于35mm,在射弹内部布置气源及气体控制装置十分困难。
[0003]射弹发射方式一般采用适配器约束发射方式,即适配器与射弹通过定位销限定轴向位置,同时补偿射弹外表面与炮筒内表面的间隙,以起到对射弹发射过程导向、限位、减小摩擦阻力的作用,射弹出筒后适配器在流体阻力作用下自动分离。
[0004]针对水下射弹系统,由于气体通入并达到流量稳定需要一定时间,且气体流量对弹体减阻特性影响较大,因此弹内气源及气体控制装置因实现气体触发通气时刻及气体通气流量可控,目前尚无装置可实现上述技术要求。
[0005]现有的采用外置电磁阀时序控制打开开关阀的方式,实现射弹系统气体触发通气时刻及气体通气流量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水下射弹的电机推动式气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水下射弹的电机推动式气体控制方法包括:S1、对气瓶进行充气,直至气瓶充满气体,关闭气瓶的充气阀;S2、启动发射设备上的电机,推动气瓶移动,使活塞与发射设备之间的限位结构解除限位,使开关阀打开,气瓶内的气体依次通过开关阀和减压阀被排出;S3、继续移动气瓶,直至通过限位结构与活塞脱离,并与发射设备的相对位置固定,保持开关阀处于开启状态,并保持气体持续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水下射弹的电机推动式气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水下射弹的电机推动式气体集成阀包括:开关阀(4)、充气阀(2)、减压阀(5)、气瓶(3)和电机(1);所述气瓶(3)为回转体,所述充气阀(2)设置在气瓶(3)的一端,所述开关阀(4)设置在气瓶(3)的另一端;所述减压阀(5)设置在开关阀(4)的出气端;所述开关阀(4)设有沿气瓶(3)径向设置的活塞(7),所述活塞(7)控制开关阀(4)开启或关闭;所述电机(1)能够推动所述充气阀(2)、气瓶(3)、开关阀(4)和减压阀(5)一同相对发射设备(6)移动,同时解除所述发射设备(6)上的限位结构与活塞(7)的限位关系、使所述活塞(7)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水下射弹的电机推动式气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4)设有气流通路,所述气流通路连通气瓶(3)内部和减压阀(5);所述气流通路设有径向段(409);所述活塞(7)为回转体,设有第一变径部(405),所述第一变径部(405)能够插入并阻塞径向段(409);所述开关阀(4)还设有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能够使第一变径部(405)处于与径向段(409)脱离的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水下射弹的电机推动式气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4)设有衬套(404)和衬套(404)安装孔,所述衬套(404)沿气瓶(3)的径向完全插入衬套(404)安装孔中,所述径向段(409)设置在衬套(404)安装孔的底部;所述气流通路还设有出气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段磊张孝石彭雪明何春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