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销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92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销电磁阀,其包括阀壳体、与阀壳体连接的导向壳体、在导向壳体内伸缩位移的第一致动销和第二致动销以及锁止机构和复位机构,锁止机构在第一致动销伸出时锁止第二致动销,或在第二致动销伸出时锁止第一致动销,或者在第一和第二致动销同时伸出时锁止双致动销;锁止机构包括移动件,其移动设置于导向壳体;第一拉杆,其端部分别与第一致动销和移动件连接;第二拉杆,其端部分别与第二致动销和移动件连接;复位机构用于致动销的伸出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锁止机构对第一和/或第二致动销进行锁止,解决了双销制动异常造成的机构卡死、致动销折断、滑动槽崩坏等故障,以简单紧凑的结构实现致动销锁止和复位。的结构实现致动销锁止和复位。的结构实现致动销锁止和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销电磁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双销电磁阀。

技术介绍

[0002]凸轮移位式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是一种可靠的机械结构,是通过电磁阀的致动销与凸轮滑块单元上的滑动槽相互配合,实现凸轮滑块的轴向移动,实现为发动机不同工况匹配不同升程和包角的凸轮型线,通过控制气门开启大小,进而控制进气量,以满足不同工况下发动机对氧气量的需求,从而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0003]凸轮移位式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滑块其滑动槽通常由两条槽道组成,一条槽道为去程槽,另一条槽道为回程槽。理论上,电磁阀的双致动销同一时刻只能有一根落入凸轮滑块的滑动槽中,以完成指定的轴向位移。当出现软件控制故障、电磁阀线圈断路或致动销卡滞时,一侧的致动销滞留在滑动槽中未能及时回位,另一侧致动销被驱动,此时将出现两侧致动销同时伸入滑动槽的特殊情况,两条槽道分别产生去程和回程的位移趋势,随着凸轮轴继续转动,机构卡死,造成致动销折断、滑动槽崩坏等现象,严重地可能出现发动机停机故障并进一步带来不良后果。
[0004]为降低电磁阀双致动销异常伸出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电磁阀硬件结构进行诸多改进,例如CN 206175775 U的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带互锁功能的双销电磁阀结构,该双销电磁阀虽然配备了驱动销互锁结构,但是该结构存在较大的功能缺陷:移动销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对电磁阀芯轴施加很大的侧向力,容易使芯轴在阀套内发生卡滞;芯轴每一次往复运动都会刚性推挤移动销,存在较大运动噪音和磨损的风险;锁止时带来冲击噪音。再比如,CN206419076U的专利文件,其了一种适用于发动机凸轮移位系统的电磁执行器,其包括两个独立的推杆和两个独立的电磁螺线管结构,并且可在两侧电磁元件的非对称位置上设置霍尔传感器探测推杆位移,具有自动回位功能,但该结构不具备电磁阀驱动销间的互锁功能,无法避免特定情况下驱动销同时伸出的问题,霍尔传感器诊断只能监控驱动销工作状态,无法保护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硬件。此外,对于电磁阀双致动销的控制,更多的是倾向于通过软件策略防止致动销错误伸出以应对该潜在风险,而控制软件存在系统失效或崩溃重启的风险,这导致市场上时不时仍然出现硬件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销电磁阀,其能实现双致动销的互锁和自动复位功能,噪音低、结构简单可靠。
[0006]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销电磁阀,其包括阀壳体、与该阀壳体连接的导向壳体,以及在所述导向壳体内伸缩位移的第一致动销和第二致动销;
[0007]其中第一致动销在电磁作用力下被第一推杆推动,所述第二致动销在电磁作用力下被第二推杆推动;
[0008]还包括锁止机构和复位机构,当第一致动销伸出时,锁止机构锁止第二致动销,当
第二致动销伸出时,锁止机构锁止第一致动销,当第一和第二致动销同时伸出时,锁止机构锁止第一和第二致动销;
[0009]所述锁止机构包括:
[0010]移动件,其设置于所述导向壳体内并可在该导向壳体内移动;
[0011]第一拉杆,其一端与第一致动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件连接;
[0012]第二拉杆,其一端与第二致动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件连接;
[0013]所述复位机构用于实现第一致动销和/或第二致动销的复位。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机构采用单弹簧复位结构,包括:设置于阀壳体内的固定件以及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两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移动件上。
[0015]特别的是,在双销电磁阀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固定件与移动件的位置连线与双致动销轴线平行。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移动件通过拉杆与致动销连接时,可以均衡力传递,减小了电磁阀致动销产生的侧向力,从而避免侧向力在致动销运动过程中对致动销造成的额外磨损,有效地避免出现致动销断裂或者卡滞在某一中间位置的故障。
[0016]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所述复位机构采用双弹簧复位结构,包括:设置于阀壳体内的固定件以及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致动销和所述固定件,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致动销和固定件。
[0017]作为再一种实施方式的,所述复位机构的双弹簧复位结构包括一端部固定于导向壳体且与第一致动销连接的第一复位弹簧,以及一端部固定于所述导向壳体且与第二致动销连接的第二复位弹簧。
[0018]作为再一种实施方式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电磁驱动组件,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致动销和第二致动销上的复位永磁体,该复位永磁体布置在两致动销端部且吸附于两推杆下端。
[0019]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壳体内设置有供所述移动件移动导向的导向槽,该导向槽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且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具有一共同槽端,所述移动件处于该共同槽端时,锁止第一致动销和第二致动销,所述移动件处于第一导向槽的另一端时,第一致动销处于极限伸出位,所述移动件处于第二导向槽的另一端时,第二致动销处于极限伸出位。
[0020]具体的,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沿两致动销端部连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0021]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还具有锁止位,该锁止位与所述共同槽端之间的垂直距离H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销同时伸出时的位移量X的关系为H≤0.5X。
[0022]进一步的,所述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均为弧形槽。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致动销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拉杆端部相连接的第一定位凸台,所述第二致动销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拉杆端部相连接的第二定位凸台。
[0024]进一步,所述固定件为固定销,所述移动件为移动销。
[002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双销电磁阀其可应用于驱动凸轮移位式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当一侧致动销产生位移时,与另一致动销连接的拉杆在移动件和导向槽以及复位机构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另一侧致动销锁止,实现电磁阀机构的互锁功能。当对致动销的电磁作用力消失后,复位机构能使致动销回复到初始位置,实现复位功能。
[0026]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销电磁阀具有以下优点:
[0027]通过设置锁止机构和复位机构,能单独实现对两个致动销中之一的致动销进行锁止,也可在双致动销同时伸出时对双致动销同时锁止,通过移动件和拉杆的简单结构有效地解决了电气元件失效时,双致动销同时伸出发生并系统硬件损坏的问题;
[0028]通过拉杆与两致动销实现力传递的移动件,减小了电磁阀致动销产生的侧向力,优化了潜在的致动销卡滞、NVH和磨损问题;
[0029]本专利技术的双销电磁阀结构简单可靠、布置紧凑。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双销电磁阀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双销电磁阀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双销电磁阀其锁止机构和复位机构处于复位锁止的状态示意图;
[0033]图4为实施例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销电磁阀,其包括阀壳体(1)、与该阀壳体(1)连接的导向壳体(3),以及在所述导向壳体(3)内伸缩位移的第一致动销(11a)和第二致动销(11b);其中第一致动销(11a)在电磁作用力下被第一推杆(10a)推动,所述第二致动销(11b)在电磁作用力下被第二推杆(10b)推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止机构和复位机构,当第一致动销(11a)伸出时,锁止机构锁止第二致动销(11b),当第二致动销(11b)伸出时,锁止机构锁止第一致动销(11a),当第一和第二致动销同时伸出时,锁止机构锁止第一和第二致动销;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移动件(14),其设置于所述导向壳体(3)内并可在该导向壳体(3)内移动;第一拉杆(15a),其一端与第一致动销(11a)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件(14)连接;第二拉杆(15b),其一端与第二致动销(11b)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件(14)连接;所述复位机构用于实现第一致动销(11a)和/或第二致动销(11b)的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销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设置于阀壳体(1)内的固定件(12)以及复位弹簧(13),该复位弹簧两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件(12)与所述移动件(1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销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设置于阀壳体(1)内的固定件(12)以及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致动销(11a)和所述固定件(12),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致动销(11b)和固定件(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销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震吴广权陈良练海年雷霆梁明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