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解富民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行进式大口径管内管带绕管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69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行进式大口径管内管带绕管机器人,包括:底座、滚轮、驱动机构、转盘、引导辊轴、引导槽轮、压带辊轴和辊压组件;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驱动机构与转盘相连;引导辊与转盘固定相连,引导辊轴上设有引导槽轮,引导辊轴上设有第一卡钩;压带辊轴与引导辊轴相邻,压带辊轴上设有第二卡钩;辊压组件包括辊压轮、摆杆、弹簧和定位柱;转盘设有可摆动地摆杆,摆杆上转动设有辊压轮,转盘上设有定位柱和弹簧,弹簧与摆杆相连。本装置可将预先放入地下大口径管道内的螺旋管带压合在管道内壁上,形成一个新管道,实现对地下大口径管道的自动免开挖修补,这种方式有效提高了修补效率,降低了修补难度,具备推广前景。具备推广前景。具备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行进式大口径管内管带绕管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修补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行进式大口径管内管带绕管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地下管道是指城市范围内地下埋设的供水、排水等管道,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地下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长期受介质的腐蚀、外围介质的挤压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局部管壁破裂、穿孔等现象,在管道破裂后,若不及时对其修复,便会造成被输送的介质的泄漏,影响介质的正常输送,甚至会引起地面塌陷,造成严重的后果。
[0003]现有技术中,当地下管道出现局部破裂时,普遍采用开挖的方法对地下管道进行整体替换,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修补成本高,而且十分不便,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置以实现地下管道的免开挖修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行进式大口径管内管带绕管机器人。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行进式大口径管内管带绕管机器人,所述机器人适于放置在管道内,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行进式大口径管内管带绕管机器人,所述机器人适于放置在管道内,所述管道内预设有螺旋形的管带,所述管带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管带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卡槽和所述凸起均沿着所述管带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卡槽朝向靠近所述管道内部的方向敞开,所述凸起朝向远离所述管道内部的方向凸出,所述管带在宽度方向上邻近所述卡槽的侧面与所述卡槽之间的部分为棱边,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底座、滚轮、驱动机构、转盘、引导辊轴、引导槽轮、压带辊轴和辊压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所述滚轮,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转盘的后侧相连以驱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管带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引导辊轴位于所述转盘的前侧,并与所述转盘固定相连;所述引导辊轴上设有所述引导槽轮,所述引导槽轮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和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后侧,所述第二凹槽位于前侧,所述凸起适于嵌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棱边适于嵌入在第二凹槽内,所述引导辊轴的前端朝向靠近所述管道内部的方向弯折以形成第一卡钩;所述压带辊轴位于所述转盘的前侧,并与所述转盘固定相连,所述压带辊轴与所述引导辊轴相邻,所述压带辊轴的前端朝向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富民解天
申请(专利权)人:解富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