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卷扬制动器控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44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一种集成式卷扬制动器控制模块。阀体中集成有单向阀、减压阀和两个液控换向阀,阀体上开设有油口a、油口b、油口c、油口d、油口e;所向阀进油口连接减压阀回油口,单向阀出油口连接油口e;减压阀出油口连接两个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减压阀进油口连接油口e;油口a连接一个液控换向阀的控制腔,油口b连接另一个液控换向阀的控制腔;油口c连接一个液控换向阀的出油口,油口d连接另一个液控换向阀的出油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阀块的边界集成功能零件,各个功能阀独立安装,使整阀结构紧凑,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控制模块避免了使用梭阀和阻尼元件,解决了油路污染对影响制动效能的问题,降低维修成本。降低维修成本。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卷扬制动器控制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扬机,具体是一种集成式卷扬制动器控制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机械竞争日益激烈,性价比逐渐成为用户的第一追求,同样也是整机对零部件厂家的要求,如何保证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降低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起重机卷扬机在不工作时由制动器抱紧,防止发生重物掉落。当前的制动器控制元件采用螺纹插装式结构,相当于双重阀套结构,导致制动器控制单元体积大、结构复杂、成本高。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起重机卷扬制动器控制装置(CN103754788A),包括液压控制器与电气控制器,液压控制器有卷扬制动器,单向阻尼阀,电磁阀,先导手柄,第一梭阀,压力开关与卷扬模块,卷扬制动器,单向阻尼阀,电磁阀,卷扬模块和先导手柄依次串联连接,先导手柄与卷扬模块间连有第一梭阀,第一梭阀的两个进油口分别与先导手柄的1端与2端连接,第一梭阀的出油口与压力开关连接,电气控制器有保险丝,压力开关与电磁线圈,保险丝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压力开关连接,压力开关与电磁线圈连接,电磁线圈另一端接地。
[0004]上述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专利中提到的控制装置在长时间控制卷扬制动器的开关后,控制油路的污染会影响第一梭阀的使用性能,制动效能会有所降低,这时需要更换油路中的阻尼元件来调整,加大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卷扬制动器控制模块;通过充分利用阀块的边界集成功能零件,便于拆卸维修,缩小阀体体积。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集成式卷扬制动器控制模块,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中集成有单向阀、减压阀和两个液控换向阀,阀体上开设有油口a、油口b、油口c、油口d、油口e;所述单向阀进油口连接减压阀回油口,单向阀出油口连接油口e;所述减压阀出油口连接两个所述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减压阀进油口连接油口e;所述油口a连接一个液控换向阀的控制腔,油口b连接另一个液控换向阀的控制腔;所述油口c连接一个液控换向阀的出油口,油口d连接另一个液控换向阀的出油口。
[0007]其进一步是:所述阀体上开设有三个贯穿阀体的阀芯孔,三个阀芯孔平行布置,所述减压阀和液控换向阀对应安装在三个阀芯孔中;阀体上开设有与三个阀芯孔垂直并相交的油道T2,所述单向阀安装在油道T2的一端。
[0008]所述油口e通过倾斜油道连通至单向阀出油口;所述阀体上开设有与油道T2平行的油道T1和油道T4;所述油道T1连通至减压阀进油口并与连接倾斜油道相交;所述油道T4连通两个用于安装液控换向阀的阀芯孔,油道T4与液控换向阀的回油口连通。
[0009]所述减压阀包括依次安装在阀体阀芯孔中的螺堵Ⅱ、减压阀芯和螺堵Ⅲ;所述螺堵Ⅱ、螺堵Ⅲ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阀体阀芯孔两端;所述减压阀芯和螺堵Ⅲ之间设置有弹
簧腔,减压阀芯和螺堵Ⅲ之间连接有弹簧Ⅰ;所述减压阀芯靠近螺堵Ⅱ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有限位杆。
[0010]所述液控换向阀包括依次安装在阀体阀芯孔中的螺堵Ⅳ、阀杆、螺堵

;所述螺堵Ⅳ、螺堵

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阀体阀芯孔两端,螺堵

与阀体阀芯孔之间安装有0形圈;所述阀杆与螺堵

之间设置有弹簧腔,阀杆与螺堵

之间连接有弹簧Ⅱ;阀杆与螺堵Ⅳ之间设置有控制腔。
[0011]调节杆开设有外螺纹,调节杆通过螺纹连接穿设在螺堵

中心螺纹通孔中;所述调节杆外端安装有锁紧螺母,调节杆内端抵挡在弹簧Ⅱ一端;所述阀杆靠近螺堵

的一端套装有弹簧座,弹簧座抵挡在弹簧Ⅱ的另一端。
[0012]所述单向阀包括依次安装在油道T2中的螺堵Ⅰ、钢球座、钢球;所述螺堵Ⅰ与钢球座之间连接有弹簧Ⅲ;所述钢球座与油道T2滑动安装,钢球座内侧具有盲孔,钢球放置于钢球座盲孔中,钢球与钢球座盲孔是过盈配合;油道T2中内壁具有与钢球配合的锥形面。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阀块的边界集成功能零件,各个功能阀独立安装,使整阀结构紧凑,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控制模块避免了使用梭阀和阻尼元件,解决了油路污染对影响制动效能的问题,降低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处放大图;图中:阀体1、螺堵Ⅰ2、钢球座3、钢球4、限位杆5、螺堵Ⅱ6、螺堵Ⅲ7、减压阀芯8、弹簧Ⅰ9、螺堵Ⅳ10、阀杆11、弹簧座12、弹簧Ⅱ13、0形圈14、螺堵

15、锁紧螺母16、调节杆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6]结合图1至图4所示,一种集成式卷扬制动器控制模块,阀体1上开设三个贯穿阀体1的阀芯孔,三个阀芯孔平行布置,减压阀和2个液控换向阀对应安装在三个阀芯孔中。阀体1上开设与三个阀芯孔垂直并相交的油道T2,单向阀安装在油道T2的一端。油口e通过倾斜油道连通至单向阀出油口,单向阀进油口连接减压阀回油口。阀体1上开设与油道T2平行的油道T1和油道T4。油道T1连通至减压阀进油口并与连接倾斜油道相交。减压阀出油口通过油道T2与2个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油道T4连通两个用于安装液控换向阀的阀芯孔,油道T4与液控换向阀的回油口连通。
[0017]单向阀包括依次安装在油道T2中的螺堵Ⅰ2、钢球座3、钢球4。螺堵Ⅰ2与钢球座3之间连接有弹簧Ⅲ18。钢球座3与油道T2滑动安装,钢球座3内侧具有盲孔,钢球4放置于钢球座3盲孔中,且钢球4与钢球座3盲孔是过盈配合。油道T2中内壁具有与钢球4配合的锥形面。
[0018]减压阀包括依次安装在阀体1阀芯孔中的螺堵Ⅱ6、减压阀芯8和螺堵Ⅲ7。螺堵Ⅱ6、螺堵Ⅲ7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阀体1阀芯孔两端。减压阀芯8和螺堵Ⅲ7之间设置有弹簧腔,减压阀芯8和螺堵Ⅲ7之间连接有弹簧Ⅰ9;减压阀芯8靠近螺堵Ⅱ6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
安装有限位杆5,限位杆5抵在螺堵Ⅱ6内端。减压阀芯8初始位置由限位杆5调节控制,输出压力由弹簧Ⅰ9设定。
[0019]液控换向阀包括依次安装在阀体1阀芯孔中的螺堵Ⅳ10、阀杆11、螺堵

15。螺堵Ⅳ10、螺堵

15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阀体1阀芯孔两端,螺堵

15与阀体1阀芯孔之间安装有0形圈14。阀杆11与螺堵Ⅳ10之间设置有控制腔。阀杆11与螺堵

15之间设置有弹簧腔,阀杆11与螺堵

15之间连接有弹簧Ⅱ13,阀杆11上开设油道T3,油道T3连通弹簧腔与液控换向阀的回油口。调节杆17开设有外螺纹,调节杆17通过螺纹连接穿设在螺堵

15中心螺纹通孔中。调节杆17外端安装有锁紧螺母16,调节杆17内端抵挡在弹簧Ⅱ13一端。阀杆11靠近螺堵...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卷扬制动器控制模块,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中集成有单向阀、减压阀和两个液控换向阀,阀体(1)上开设有油口a、油口b、油口c、油口d、油口e;所述单向阀进油口连接减压阀回油口,单向阀出油口连接油口e;所述减压阀出油口连接两个所述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减压阀进油口连接油口e;所述油口a连接一个液控换向阀的控制腔,油口b连接另一个液控换向阀的控制腔;所述油口c连接一个液控换向阀的出油口,油口d连接另一个液控换向阀的出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卷扬制动器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开设有三个贯穿阀体(1)的阀芯孔,三个阀芯孔平行布置,所述减压阀和液控换向阀对应安装在三个阀芯孔中;阀体(1)上开设有与三个阀芯孔垂直并相交的油道T2,所述单向阀安装在油道T2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卷扬制动器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口e通过倾斜油道连通至单向阀出油口;所述阀体(1)上开设有与油道T2平行的油道T1和油道T4;所述油道T1连通至减压阀进油口并与连接倾斜油道相交;所述油道T4连通两个用于安装液控换向阀的阀芯孔,油道T4与液控换向阀的回油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卷扬制动器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包括依次安装在阀体(1)阀芯孔中的螺堵Ⅱ(6)、减压阀芯(8)和螺堵Ⅲ(7);所述螺堵Ⅱ(6)、螺堵Ⅲ(7)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阀体(1)阀芯孔两端;所述减压阀芯(8)和螺堵Ⅲ(7)之间设置有弹簧腔,减压阀芯(8)和螺堵Ⅲ(7)之间连接有弹簧Ⅰ(9);所述减压阀芯(8)靠近螺堵Ⅱ(6)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剑锋戚振红王浩吴迪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阿马凯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