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车智能座椅记忆调节的电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28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汽车智能座椅记忆调节的电控电路,括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座椅电机驱动单元、座椅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和后视镜方向调节电机驱动单元、加热垫加热控制与反馈单元、加热垫开关检测与唤醒单元、风扇开关检测与唤醒单元、风扇驱动单元、电源电路;座椅电机驱动单元、后视镜方向调节电机驱动单元根据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进行自适应调节和驱动,并且电源电路在调节唤醒后输出供电。座椅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有效的保障汽车座椅安全稳定的运行。智能化程度高,座椅位置和后视镜角度一键调整,整体运行可靠,并且可以对座椅进行加热通风,舒适度高。舒适度高。舒适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汽车智能座椅记忆调节的电控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调节电路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汽车智能座椅记忆调节的电控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座椅越来越注重舒适性、安全性,扩展功能越来越多,常规的电动调节座椅控制方式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0003]随着对座椅的研究和设计,针对乘客和驾驶员体型的不同,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可调节座椅,乘客可以根据自身体型,选择适合自身的座椅坐姿,对座椅靠背、坐垫、头枕等进行调节。
[0004]基于上述设计,设计了具有多种姿态的座椅,基于该座椅姿态调节需要对座椅上设置的座椅电机进行驱动和调节,从而实现对座椅的控制,即针对该需求,有必要针对这些新设计,来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座椅调节按键检测、对座椅电机进行驱动的电路。并且由于调节座椅的需要,则在座椅周身设计多个座椅电机用于实现多个姿态的调节,但是随着设计使用发现,当乘客的重量不同,在进行设计时都采用的范围值进行设计,座椅电机在不同负重条件下调节时,座椅电机工作不稳定,对应电路经多次使用后更容易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汽车智能座椅记忆调节的电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1)、座椅电机驱动单元(2)、座椅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7)和后视镜方向调节电机驱动单元(9)、加热垫加热控制与反馈单元(10)、加热垫开关检测与唤醒单元(14)、风扇开关检测与唤醒单元(15)、风扇驱动单元(16)、电源电路(C);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1)的座椅调节按键信号输入端用于获取调节按键信号,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1)的开关检测输出端用于向处理器(K)发送座椅调节开关检测信号;所述座椅电机驱动单元(2)的座椅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K)发出的座椅电机控制信号,所述座椅电机驱动单元(2)的所有座椅电机驱动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的与座椅电机组的座椅电机连接;所述后视镜方向调节电机驱动单元(9)的后视镜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K)发出的后视镜电机控制信号,所述后视镜方向调节电机驱动单元(9)的所有后视镜电机驱动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的与后视镜电机组的后视镜电机连接;所述加热垫开关检测与唤醒单元(14)的加热垫开关检测端用于获取加热垫开关信号后输出加热垫加热唤醒信号至所述处理器(K),所述处理器(K)加热驱动端与所述加热垫加热控制与反馈单元(10)连接,所述加热垫加热控制与反馈单元(10)设置有加热垫驱动电路(10a)和加热垫温度检测电路(10b),所述加热垫驱动电路(10a)的加热驱动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器(K)加热驱动端连接,所述加热垫驱动电路(10a)的加热驱动输出端与加热垫连接,所述加热垫温度检测电路(10b)用于对加热垫的加热温度,该加热垫温度检测电路(10b)的加热温度反馈端与所述处理器(K)连接;所述风扇开关检测与唤醒单元(15)的风扇开关检测端用于获取风扇开关信号,所述风扇开关检测与唤醒单元(15)的开关检测信号输出端用于与处理器(K)连接,所述处理器(K)的风扇驱动端与所述风扇驱动单元(16)的风扇驱动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扇驱动单元(16)的风扇驱动输出端与风扇连接;所述座椅电机驱动单元(2)的继电器接地线上连接有座椅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该座椅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的继电器使能端用于获取处理器(K)发出的继电器使能信号;所述座椅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还设置有电机电流采样端,所述座椅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的电机电流采样端与所述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7)的电流采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7)的过流输出端向所述处理器(K)输出过流检测信号,所述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7)短路输出端用于向所述处理器(K)输出短路检测信号;所述电源电路(C)用于向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1)、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7)、后视镜方向调节电机驱动单元(9)、加热垫开关检测与唤醒单元(14)、风扇开关检测与唤醒单元(15)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汽车智能座椅记忆调节的电控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视镜开关检测与唤醒单元(8),所述后视镜开关检测与唤醒单元(8)设置有分压单元(81)、单向稳压单元(82)、按键输入判断单元(83)、控制开关单元(84)和唤醒检测单元(85);所述分压单元(81)设置有按键输入端RVM_SW_CN,该按键输入端RVM_SW_CN用于接收按键按压信号;
所述分压单元(81)设置有第一分压输出端,该第一分压输出端与所述唤醒检测单元(85)的检测端连接,所述唤醒检测单元(85)经唤醒端RVM_SW_WAKEUP_N用于向处理器发射唤醒信号;所述控制开关单元(84)的开关控制端RVM_SW_CTRL1用于接收处理器发出控制开关信号;所述控制开关单元(84)的控制电源端与所述分压单元(81)的第一分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分压单元(81)的按键输入端RVM_SW_CN经所述单向稳压单元(82)连接所述按键输入判断单元(83)的第二分压输出端;所述按键输入判断单元(83)经按键输入判断端RVM_SW_ADC用于向处理器发送按键输入判断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汽车智能座椅记忆调节的电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单元(81)包括电阻R119、电阻R120;所述电阻R119一端连接有VS_12V电源,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0的一端和所述按键输入端RVM_SW_CN的公共端,该按键输入端RVM_SW_CN连接所述单向稳压单元(82);所述电阻R120的另一端作为第一分压输出端,该第一分压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单元(84)、唤醒检测单元(85);所述唤醒检测单元(85)包括PNP三极管Q29,该PNP三极管Q29发射极连接VS_12V电源,该PNP三极管Q29基极连接电阻R84一端,该电阻R84另一端作为唤醒检测单元(85)的检测端,该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输出端和控制电源端的公共端,该PNP三极管Q29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电阻R85,该PNP三极管Q29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86的一端;该电阻R86的另一端分别经电阻R87、电容C136接地;该电阻R86另一端作为唤醒检测端RVM_SW_AKEUP_N;所述控制开关单元(84)包括NPN三极管Q22;所述NPN三极管Q22的集电极作为控制电源端,该控制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输出端,所述NPN三极管Q2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PN三极管Q22的发射极与基极连接有电阻R122,所述NPN三极管Q22的基极连接电阻R121的一端,该电阻R12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开关控制端RVM_SW_CTRL1;所述单向稳压单元(82)包括稳压二极管D19,该稳压二极管D19阴极连接所述分压单元(81);所述稳压二极管D19阳极连接所述按键输入判断单元(83)所述按键输入判断单元(83)包括电阻R126、电阻R127、电阻R128;所述电阻R126一端连接有电源电路的12V电源开关输出信号VS_12V_CTL,所述电阻R126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7一端,所述电阻R126和电阻R127的公共端作为第二分压输出端,该第二分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单向稳压单元(82);所述电阻R127另一端经电阻R128接地,所述电阻R127和电阻R128的公共端作为按键输入判断端RVM_SW_ADC。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汽车智能座椅记忆调节的电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包括继电器K5和NPN三极管Q1,该继电器型号是ACP331

CP1a

12V;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座椅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的继电器使能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4,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电阻R15连接所述继电器K5的线圈一端,所述继电器K5的线圈另一端与二极管D1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阳极接电源VS_12V_RELAY;所述继电器K5的线圈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二极管D1阳极连接;所述继电器K5开关一端接R_GND地,所述继电器K5开关另一端经电阻R1接M_GND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汽车智能座椅记忆调节的电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电机组中包括座椅前后滑动座椅电机、座椅靠背前后倚靠座椅电机、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座椅电机、座椅坐垫前部高度调节座椅电机;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1)中设置有八路座椅调节开关检测电路,每个座椅电机对应两路座椅调节开关检测电路,八路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电路结构一致;所述座椅电机驱动单元(2)包括四路座椅电机驱动电路,分别为座椅前后滑动座椅电机驱动电路、座椅靠背前后倚靠座椅电机驱动电路、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座椅电机驱动电路、座椅坐垫前部高度调节座椅电机驱动电路;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电路包括三极管Q17,该三极管Q17的基极经电阻R104后与电感L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9的另一端经电容C69接地,所述电感L9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1)的座椅调节按键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感L9与所述电阻R104的公共端经电阻R100、电阻R99后接5V电源,所述三极管Q17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00、电阻R99的公共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7的发射极作为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电路的开关检测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17的发射极还经电容C73接地,所述三极管Q17的集电极接地;任意所述座椅电机驱动电路均包括两个座椅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和两个座椅电机驱动信号输出端,两个座椅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和两个座椅电机驱动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所述座椅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座椅电机驱动信号输出端之间依次设置有晶体管高电平驱动电路、继电器闭合驱动电路;所述继电器闭合驱动电路中的继电器线圈接地端经所述座椅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中的继电器K5隔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汽车智能座椅记忆调节的电控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霍尔传感器组单元(4);该霍尔传感器组单元(4)的霍尔信号输出端与霍尔传感器检测单元(5)霍尔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单元(5)的霍尔检测使能端用于获取处理器(K)发出的霍尔检测使能信号;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单元(5)的霍尔检测信号端向所述处理器(K)反馈霍尔检测信号;所述霍尔传感器组单元(4)霍尔电源端上还连接有霍尔传感器供电单元(6),该霍尔传感器供电单元(6)的霍尔供电使能端用于获取所述处理器(K)发出的霍尔供电使能信号,所述霍尔传感器供电单元(6)的霍尔供电采集端用于向所述处理器(K)反馈霍尔供电采集信号,所述霍尔传感器供电单元(6)的霍尔供电端与所述霍尔传感器组单元(4)的霍尔电源端连接;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单元(5)包括四路检测支路,分别为座椅前后滑动座椅电机霍尔检测支路、座椅靠背前后倚靠座椅电机霍尔检测支路、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座椅电机霍尔检测支路、座椅坐垫前部高度调节座椅电机霍尔检测支路;所述座椅前后滑动座椅电机霍尔检测支路的座椅前后滑动座椅电机霍尔信号输入端经电阻R26与电阻R3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7的另一端经电容C10接地,所述电阻R37的另一端作为座椅前后滑动座椅电机霍尔检测支路的座椅前后滑动座椅电机霍尔检测信号端;所述电阻R26与所述电阻R37的公共端经电阻R33后与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电阻R2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单元(5)的霍尔检测使能端,所述三极管Q4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32;所述座椅靠背前后倚靠座椅电机霍尔检测支路的座椅靠背前后倚靠座椅电机霍尔信号输入端经电阻R29与电阻R3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8的另一端经电容C11接地,所述电
阻R38的另一端作为座椅靠背前后倚靠座椅电机霍尔检测支路的座椅靠背前后倚靠座椅电机霍尔检测信号端;所述电阻R29与所述电阻R38的公共端经电阻R34后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座椅电机霍尔检测支路的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座椅电机霍尔信号输入端经电阻R30与电阻R3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9的另一端经电容C12接地,所述电阻R39的另一端作为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座椅电机霍尔检测支路的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座椅电机霍尔检测信号端;所述电阻R30与所述电阻R39的公共端经电阻R35后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座椅坐垫前部高度调节座椅电机霍尔检测支路的座椅坐垫前部高度调节座椅电机霍尔信号输入端经电阻R31与电阻R4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0的另一端经电容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向东胡中意黄伟苟华刚惠海岗辛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