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外弱势道路使用者的集成保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909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外弱势道路使用者的集成保护系统,包括安装在车体上的执行模块和控制器,执行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执行模块包括前保险杠气囊组件、弹起式发动机罩组件和前风窗玻璃气囊组件,前保险杠气囊组件安装于车体前保险杠内部,弹起式发动机罩组件安装在车体的发动机罩区域,前风窗玻璃气囊组件安装在车体的前风窗玻璃边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弱势道路使用者在车体前端可能的撞击区域进行了全面综合的防护,有效地降低了弱势道路使用者的碰撞损伤。了弱势道路使用者的碰撞损伤。了弱势道路使用者的碰撞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外弱势道路使用者的集成保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外弱势道路使用者保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外弱势道路使用者的集成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弱势道路使用者包括行人、自行车骑行人、电动自行车骑行人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交通事故每年造成近135万人死亡,其中弱势道路使用者死亡比例达54%。弱势道路使用者由于年龄身高不同,行走路线不规律,在真实交通事故中可能与车辆前端任何区域发生碰撞。因此,针对弱势道路使用者保护的车辆前端设计尤为重要,此外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在此情景下如何关注对弱势道路使用者碰撞损伤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3]公开号为CN112026707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人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前视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信息,识别所述视频信息中的拍摄对象,对所述拍摄对象进行分类;接收碰撞传感器发送的碰撞力度信息,当所述碰撞力度信息超过预设阈值时,获取当前视频信息中的拍摄对象类型,判断所述拍摄对象类型是否为行人,若是,根据所述碰撞力度信息控制行人保护发罩弹起。
[0004]该方案在实际车辆碰撞时只能对行人保护发罩区域的撞击进行防护,存在局限性,对弱势道路使用者可能在车辆前端的碰撞点没有综合的防护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对车体前端可能的撞击区域进行了全面综合的防护的车外弱势道路使用者的集成保护系统。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车外弱势道路使用者的集成保护系统,包括安装在车体上的执行模块和控制器,所述执行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执行模块包括前保险杠气囊组件、弹起式发动机罩组件和前风窗玻璃气囊组件,所述前保险杠气囊组件安装于车体前保险杠内部,所述弹起式发动机罩组件安装在车体的发动机罩区域,所述前风窗玻璃气囊组件安装在车体的前风窗玻璃边缘。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感知单元、第二感知单元和中央处理器,所述第一感知单元和第二感知单元均连接中央处理器;
[0009]所述第一感知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均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第一感知单元设置在车体前端,并朝向车头方向;
[0010]所述第二感知单元包括摄像头和雷达,所述摄像头和雷达均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第二感知单元设置在车体中,并位于前风窗玻璃的上方,并朝向车头方向。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车体前保险杠设有第一弱化口,所述前保险杠气囊组件包括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一气袋,所述第一气袋正对所述第一弱化口,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连接所
述第一气袋充气端,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的前风窗玻璃边缘设有第二弱化口,所述前风窗玻璃气囊组件包括第二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袋,所述第二气袋正对所述第二弱化口,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器连接所述第二气袋充气端,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弹起式发动机罩组件包括发动机罩主体和伸缩气缸,所述发动机罩主体连接所述车体,所述发动机罩主体远离车头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固定端连接所述车体、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动机罩主体,所述伸缩气缸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执行模块还包括制动和转向组件,所述制动和转向组件连接所述控制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考虑到现有技术对弱势道路使用者的保护方案仅设置局部保护措施,弱势道路使用者仍有可能在车辆前端的其他部分形成撞击点,不能实现综合的防护;
[0017]本技术在车体的前保险杠内部设置前保险杠气囊组件,对弱势道路使用者的下肢进行撞击保护;在车体的发动机罩区域设置弹起式发动机罩组件,对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头部撞击点落在发动机罩区域进行对应保护;在车体的前风窗玻璃边缘设置前风窗玻璃气囊组件,对弱势道路使用者头部碰撞点落在A柱或前风窗玻璃下缘区域进行对应保护;
[0018]综上,本技术对弱势道路使用者在车体前端可能的撞击区域进行了全面综合的防护,有效地降低了弱势道路使用者的碰撞损伤。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车外弱势道路使用者的集成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制动转向场景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前保险杠气囊点爆场景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弹起式发动机罩点爆场景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前风窗玻璃气囊点爆场景示意图;
[0024]图中,1、中央处理器,2、前保险杠气囊组件,3、弹起式发动机罩组件,4、前风窗玻璃气囊组件,5、制动和转向组件,6、第一感知单元,7、第二感知单元,8、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外弱势道路使用者的集成保护系统,包括安装在车体8上的执行模块、感知模块和中央处理器1,执行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执行模块包括前保险杠气囊组件2、弹起式发动机罩组件3和前风窗玻璃气囊组件4,前保险杠气囊组件2安装于车体前保险杠内部,弹起式发动机罩组件3安装在车体8的发动机罩区域,前风窗玻璃气囊组
件4安装在车体8的前风窗玻璃边缘;
[0028]前保险杠气囊组件2、弹起式发动机罩组件3和前风窗玻璃气囊组件4均连接中央处理器1。
[0029]中央处理器1根据感知模块进行碰撞点的预测,从而执行对应的执行模块,即:若预测出碰撞点在前保险杠区域,则点爆前保险杠气囊组件2;若预测出碰撞点在发动机罩区域,则点爆弹起式发动机罩组件3;若预测出碰撞点在前风窗玻璃区域或A柱区域,则点爆前风窗玻璃气囊组件4。
[0030]上述中央处理器1的碰撞点预测方法及其控制方案目前已经存在大量的现有方法,不涉及本技术的创新要点,故本文对其预测及控制细节不再赘述。
[003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感知模块包括第一感知单元6,该第一感知单元6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均连接中央处理器1,第一感知单元6设置在车体8前端,并朝向车头方向。第一感知单元6用于获取碰撞位置和碰撞相对速度,在发生碰撞后,确认碰撞信息。
[0032]感知模块还包括第二感知单元7,该第二感知单元7包括摄像头和雷达,摄像头和雷达均连接中央处理器1,第二感知单元7设置在车体8中,并位于前风窗玻璃的上方,并朝向车头方向。第二感知单元7的摄像头和雷达在车头前方分别通过可见光和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外弱势道路使用者的集成保护系统,包括安装在车体(8)上的执行模块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执行模块包括前保险杠气囊组件(2)、弹起式发动机罩组件(3)和前风窗玻璃气囊组件(4),所述前保险杠气囊组件(2)安装于车体前保险杠内部,所述弹起式发动机罩组件(3)安装在车体(8)的发动机罩区域,所述前风窗玻璃气囊组件(4)安装在车体(8)的前风窗玻璃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外弱势道路使用者的集成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感知单元(6)、第二感知单元(7)和中央处理器(1),所述第一感知单元(6)和第二感知单元(7)均连接中央处理器(1);所述第一感知单元(6)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均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1),所述第一感知单元(6)设置在车体(8)前端,并朝向车头方向;所述第二感知单元(7)包括摄像头和雷达,所述摄像头和雷达均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1),所述第二感知单元(7)设置在车体(8)中,并位于前风窗玻璃的上方,并朝向车头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外弱势道路使用者的集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晓江胡帅帅祝贺林抒王鹏翔周大永顾鹏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