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散热结构、电池簇散热结构、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896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储能系统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池散热结构、电池簇散热结构、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包括设置在电池模块一侧壁上的进风口以及设置在电池模块另一侧壁上的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设置有单向阀,电池模块一侧设置有排风管道,出风口与排风管道相连通,排风管道顶部设置有风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模块的定向空气流动,避免了区域内大规模空气流动,提高了散热效率,并且不影响电池运行时的正常散热,避免电池热失控的烟气向相连的其余的模块的扩散的问题。的扩散的问题。的扩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散热结构、电池簇散热结构、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储能系统
,具体涉及电池散热结构、电池簇散热结构、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改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以储能技术与系统为核心的现代智能电网体系的建设与规划日渐引起重视,储能技术被大规模的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的各个环节,不仅推动我国能源供给革命,而且是实现智能电网必不可少的核心技术。
[0003]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由于其灵活、快速的优点,成为目前电力储能领域装机容量增长最快的储能技术。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的提升,锂电池规模效应显现,成本快速降低,在可再生能源消纳和交通电气化产业链上的作用日益重要。在全球范围内,电化学储能行业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商业化的拐点加速到来。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跨越式发展将极大推动电网高质量,对未来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4]在国家政策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双重推力下,电化学储能市场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总体保有量逐年递增,据CNES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池模块(1)一侧壁上的进风口(2)以及设置在电池模块另一侧壁上的出风口(3),进风口(2)和出风口(3)处均设置有单向阀,电池模块(1)一侧设置有排风管道(4),出风口(3)与排风管道(4)相连通,排风管道(4)顶部设置有风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进风口(2)和出风口(3)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进风口(1)设置在电池模块(1)侧壁的底部,出风口(3)设置在电池模块(1)的侧壁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模块(1)与排风管道(4)垂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模块(1)与排风管道(4)之间设置有隔热材料。6.一种电池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池簇中的每个电池模块(1)一侧壁上的进风口(2)以及设置在电池模块(1)另一侧壁上的出风口(3),进风口(2)和出风口(3)处均设置有单向阀,电池模块(1)一侧设置有排风管道(4),出风口(3)与排风管道(4)相连通,排风管道(4)顶部设置有风扇;每列电池模块对应一个排风通道(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进风口(2)和出风口(3)相对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进风口(1)设置在电池模块(1)侧壁的底部,出风口(3)设置在电池模块(1)侧壁的顶部。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模块(1)与排风管道(4)垂直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模块(1)与排风管道(4)之间设置有隔热材料。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排风管道(4)的顶部高于电池簇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陈浩汪书苹刘皓杨凯李昌豪张明杰范茂松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