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889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液冷板、探测器、爆破件及补液机构。电池正常的情况下,补液机构处于循环状态,冷却液在液冷板与补液机构之间循环流动,电池位于液冷板上,液冷板内循环流动的冷却液可对电池进行散热。而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探测器检测到电池的状态变化,补液机构根据探测器的检测信息由循环状态转换到补液状态,而爆破件则根据探测器的检测信息爆破液冷板,使得液冷板的内部与内腔连通。补液机构将冷却液输入液冷板,而液冷板与内腔连通,且液冷板内的冷却液不会回流到补液机构,故冷却液会进入内腔并堆积,发生热失控的电池会浸泡在冷却液中,从而有效地抑制电池的热失控,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热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温度管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政府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大力扶持,我国动力电池行业进入了爆发式的发展。然而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逐渐提高,又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意识,导致由锂离子电池引发的燃烧爆炸事故屡见不鲜,因此电池的安全性不可避免地成为下一阶段研究的热点。
[0003]电池引发的燃烧爆炸一般是由于电池出现热失控导致,而目前电池出现热失控常见的抑制方式包括在隔热和喷灭火剂,隔热能短时间内避免热量传递至其他电芯,而喷灭火剂仅能避免电池燃烧,两者均无法有效地抑制热失控,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电池热失控时隔热与喷灭火剂的方式无法有效地抑制热失控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热失控,安全性高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0005]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
[0006]电池箱,具有一用于放置电池的内腔;
[0007]液冷板,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电池位于所述液冷板上,所述液冷板的内部具有冷却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具有一用于放置电池的内腔;液冷板,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电池位于所述液冷板上,所述液冷板的内部具有冷却液;探测器,设置于所述内腔,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状态;及爆破件,设置于所述液冷板,且与所述探测器电连接,所述爆破件用于爆破所述液冷板,以使所述液冷板的内部与所述内腔连通;及补液机构,与所述液冷板的内部连通,且与所述探测器电连接,所述补液机构包括循环状态及补液状态;当所述补液机构处于所述循环状态时,所述冷却液在所述补液机构与所述液冷板的内部之间循环流动;当所述补液机构处于所述补液状态时,所述补液机构用于向所述液冷板的内部输入所述冷却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内腔,以将所述内腔分隔成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的底部互不连通,所述液冷板位于所述第一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用于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成存放空间与第三空间,所述存放空间与所述第三空间的底部互不连通,所述液冷板位于所述存放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相互平行,且沿所述电池箱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存放空间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灭火器及至少两个喷嘴,所述灭火器与每一所述喷嘴连接,且所述灭火器与所述探测器电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喷嘴设置于所述内腔,且朝向所述电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设置于所述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云建勇李飞韩钰姜乃文
申请(专利权)人: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