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离子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71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子源组件,该离子源组件包括冷阴极、栅极和离子加速极,冷阴极、栅极和离子加速极分别相向间隔设置,该栅极位于冷阴极与离子加速极之间,其中,冷阴极与栅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毫米。该离子源组件的冷阴极采用碳纳米管作为场发射薄膜来发射电子,因此其具有低功耗、低放气率、发射电子稳定及抗离子轰击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 离子源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发射离子稳定的离子源组件。
技术介绍
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 CNT)具有极优异的导电性能、化学稳定性及小,其局部电场愈集中),使得碳纳米管在场发射真空离子源领域具有潜在的 应用前景。如,应用在平面显示装置、真空离子源组件、扫描电子显微镜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透射电子显孩t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等设备的电子发射部件中。传统的场发射离子源组件中,其包括以碳纳米管为场发射薄膜的冷阴极, 设置于冷阴极上的栅极,以及设置于栅极上的离子加速极,冷阴极、栅极与 离子加速极三者相互绝缘地间隔设置。在离子源组件的工作状态下,由于离 子源组件内气体分子的脱附、吸附效应,气体离子对碳纳米管的轰击及活性 气体分子与碳纳米管之间的相互作用,会造成碳纳米管形态的改变,从而影响碳纳米管发射电子的稳定性,进而阻碍了碳纳米管于离子源中的应用。有鉴于此,提供一种低功耗、低放气率、发射电子稳定且抗离子轰击的 离子源组件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离子源组件,包括冷阴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源组件,包括冷阴极、栅极和离子加速极,冷阴极、栅极和离子加速极相互绝缘地间隔设置,该栅极位于冷阴极与离子加速极之间,其特征在于:冷阴极与栅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源组件,包括冷阴极、栅极和离子加速极,冷阴极、栅极和离子加速极相互绝缘地间隔设置,该栅极位于冷阴极与离子加速极之间,其特征在于冷阴极与栅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毫米。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离子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冷阴极包括基底及场发射 薄膜,场发射薄膜设置于基底上且面向栅极。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基底的底面为平面或曲面。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发射薄膜含有碳纳 米管、低熔点玻璃及导电金属微粒。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于场发射薄 膜中露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林杨远超潜力刘亮陈丕瑾胡昭复范守善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