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灯丝
技术背景在粗管径节能灯上,已逐步使用了棒状灯丝,而目前使用的棒状灯丝主要是主辅丝式二 螺旋结构,在设计时二次芯线(如钼芯丝)往往选用较粗,以便达到较粗的螺旋直径,便于 储存大量的电子发射物质一电子粉,但是,这种设计主钨丝分布的位置离螺旋中心较远,电 子粉较难分解,给制灯工艺带来困难,生产效率低,如分解不彻底,灯管容易出现黄黑头等 问题,影响灯管寿命。主辅丝式二螺旋结构的棒状灯丝在制作时,第一次缠绕是在每分钟三 万转速度的绕丝机上绕制,第二次缠绕是在每分钟一万转速度的绕丝机上绕制,再经过一次 热定型,然后用专用切丝机切断,采用激光切丝和封口或采用切口打扁,这样才能避免外绕 丝(辅钨丝)在熔芯后往外伸,导致丝与丝间相互粘连而影响操作,这在操作上比较麻烦, 制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棒状灯丝使用寿命长,该 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棒状灯丝,它包括由灯丝二次缠绕体l螺旋缠绕所得的螺 旋式棒状结构,灯丝二次缠绕体1是由灯丝一次缠绕体2螺旋缠绕所得的,灯丝一次缠绕体2 包括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棒状灯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灯丝二次缠绕体(1)螺旋缠绕所得的螺旋式棒状结构,灯丝二次缠绕体(1)是用灯丝一次缠绕体(2)螺旋缠绕所得,灯丝一次缠绕体(2)包括主钨丝(3)和螺旋缠绕在主钨丝(3)上的辅钨丝(4),辅钨丝(4)与主钨丝(3)之间的缠绕留有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棒状灯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灯丝二次缠绕体(1)螺旋缠绕所得的螺旋式棒状结构,灯丝二次缠绕体(1)是用灯丝一次缠绕体(2)螺旋缠绕所得,灯丝一次缠绕体(2)包括主钨丝(3)和螺旋缠绕在主钨丝(3)上的辅钨丝(4),辅钨丝(4)与主钨丝(3)之间的缠绕留有空隙。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棒状灯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棒 状灯丝的长度L为13. 5 15. 5mm,螺旋直径D2为0. 95 1. 05mm;所述的二次缠绕体(1)的螺旋 直径Dl为O. 28 0. 38mm。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棒状灯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钨丝 (3)的规格为ll 12mg/200mm,所述的辅钨丝(4)的规格为l. 2 1. 3mg/200mm。4.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新型棒状灯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 主鸭丝与芯线平行并列,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明,柳镇华,茹海桥,郑文旭,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太箭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