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砖与转子结合的除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771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气砖与转子结合的除气装置,包括保温箱体、保温箱盖、搅拌系统、加热系统、测温系统、气体分配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所述保温箱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向所述保温箱体内通入气体的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出口处设有将其封堵的透气砖,所述搅拌系统设有用于向所述保温箱体内通入气体的第二流体通道,所述气体分配系统的第一出气管道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去铝液所含的氢及除去一部分杂质,同时防止在铸造过程中添加的晶粒细化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砖与转子结合的除气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铝合金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砖与转子结合的除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氢在铝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液态铝和固态铝达到共存时,在同温度下氢在固态铝中的溶解度只有在液态铝中的溶解度的1/20,因此当液态铝凝固时若氢来不及逸出,造成铸件中生成大量气眼,气孔等缺陷,从而在铸件压延加工过程中形成线带,使成品和板材组织疏松,降低了气密性并使强度和韧性降低,造成严重后果和隐患。
[0003]现在使用的除气装置为石墨转子除气,石墨转子放置在铝液中,通过石墨转子中间的孔通入N2、Ar2或Cl2,转子将通入的气体打成小气泡将氢带出。由于转子离箱底有一定的距离,导致在铸造过程中的添加的晶粒细化剂
‑‑
铝钛硼在箱体底部大量沉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减少晶粒细化剂
‑‑
铝钛硼的沉积,同时除去杂质,提高除气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砖与转子结合的除气装置,除去铝液所含的氢及除去一部分杂质,同时防止在铸造过程中添加的晶粒细化剂
‑‑
铝钛硼的大量沉积,为铸造机提供合格的铝水。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透气砖与转子结合的除气装置,包括用于容置铝液的保温箱体、用于封堵所述保温箱体上端口的保温箱盖、安装于所述保温箱盖上并对所述保温箱体内铝液进行搅拌的搅拌系统、安装于所述保温箱盖上并对所述保温箱体内铝液进行加热的加热系统、安装于所述保温箱盖上并对所述保温箱体内铝液进行测温的测温系统、设于所述保温箱体之外并进行除气气体分配的气体分配系统以及设于所述保温箱体之外并电连接所述搅拌系统、所述加热系统、所述测温系统以及所述气体分配系统的电气控制系统,所述保温箱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向所述保温箱体内通入气体的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出口处设有将其封堵的透气砖,所述搅拌系统设有用于向所述保温箱体内通入气体的第二流体通道,所述气体分配系统的第一出气管道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出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为T字形通道,所述T字形通道包括上下设置的大直径通道和小直径通道,所述透气砖设于所述大直径通道中,所述气体分配系统的第一出气管道连接所述小直径通道。
[0007]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箱体包括第一型钢框架、设于所述第一型钢框架内侧的第一钢板、设于所述第一钢板内侧的第一保温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保温层内的不粘铝内胆,所述第一保温层包括自外而内依次设置的第一纳米板和第一硅酸铝纤维板,所述第一型钢框架焊接在所述第一钢板的外侧,所述第一保温层夹持在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不粘铝内胆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箱盖包括第二型钢框架、设于所述第二型钢框架内侧的第二
钢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钢板内侧的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包括自外而内依次设置的第二纳米板、第二硅酸铝纤维板以及轻质浇注料板,所述第二型钢框架焊接在所述第二钢板的外侧,所述第二钢板的内侧焊接有用于锚固所述第二保温层的锚固爪。
[0009]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保温箱盖上的轴承箱、安装于所述轴承箱内的轴承、穿设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孔的传动轴、设于所述保温箱体之外并通过皮带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上端的电机以及设于所述保温箱体内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下端的石墨转子,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设于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石墨转子上,所述传动轴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所述气体分配系统的第二出气管道。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保温箱盖上且下端封堵后伸入所述保温箱体内的碳化硅套管、固定于所述碳化硅套管内且下端伸入所述碳化硅套管中的硅碳棒和K型热电偶。
[0011]进一步的,所述测温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保温箱盖上且下端伸入所述保温箱体内的测温热电偶。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气控制系统采用可控硅。
[0013]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箱体的侧壁还设有靠近其底壁的排空口,所述排空口设有手动放干系统,所述手动放干系统包括堵头、固定于所述堵头上的堵冒以及将所述堵头固定于所述保温箱体上的固定机构。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保温箱盖沿竖向轴线升降并带动所述保温箱盖绕其一侧的竖向轴线公转的箱盖提升旋转系统。
[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公开的透气砖与转子结合的除气装置,在提高石墨转子的除气效果的基础上,减少晶粒细化剂
‑‑
铝钛硼的沉积,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独特,除气除渣效果好,减少晶粒细化剂
ꢀ‑‑
铝钛硼的沉积,同时,通入气体的流量可控。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17]图1为本技术中透气砖与转子结合的除气装置的主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透气砖与转子结合的除气装置的侧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透气砖与转子结合的除气装置的俯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加热系统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测温系统的示意图。
[0022]其中,10、保温箱体;11、第一型钢框架;12、第一钢板;13、第一保温层;14、不粘铝内胆;15、第一纳米板;16、第一硅酸铝纤维板;20、保温箱盖;21、第二型钢框架;22、第二钢板;23、第二保温层;24、第二纳米板;25、第二硅酸铝纤维板;26、轻质浇注料板;27、锚固爪;30、搅拌系统;31、轴承箱;32、传动轴;33、皮带组件;34、电机;35、石墨转子; 36、法兰螺栓组件;37、旋转接头;40、加热系统;41、碳化硅套管;42、硅碳棒;43、K型热电偶;50、测温系统;51、测温热电偶;52、不锈钢接头;60、气体分配系统;61、第一出气管道;70、电气控制系统;80、透气砖;91、堵头;92、堵冒;93、固定机构;100、箱盖提升旋转系统;101、电气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在本公开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砖与转子结合的除气装置,包括用于容置铝液的保温箱体、用于封堵所述保温箱体上端口的保温箱盖、安装于所述保温箱盖上并对所述保温箱体内铝液进行搅拌的搅拌系统、安装于所述保温箱盖上并对所述保温箱体内铝液进行加热的加热系统、安装于所述保温箱盖上并对所述保温箱体内铝液进行测温的测温系统、设于所述保温箱体之外并进行除气气体分配的气体分配系统以及设于所述保温箱体之外并电连接所述搅拌系统、所述加热系统、所述测温系统以及所述气体分配系统的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向所述保温箱体内通入气体的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出口处设有将其封堵的透气砖,所述搅拌系统设有用于向所述保温箱体内通入气体的第二流体通道,所述气体分配系统的第一出气管道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砖与转子结合的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为T字形通道,所述T字形通道包括上下设置的大直径通道和小直径通道,所述透气砖设于所述大直径通道中,所述气体分配系统的第一出气管道连接所述小直径通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砖与转子结合的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包括第一型钢框架、设于所述第一型钢框架内侧的第一钢板、设于所述第一钢板内侧的第一保温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保温层内的不粘铝内胆,所述第一保温层包括自外而内依次设置的第一纳米板和第一硅酸铝纤维板,所述第一型钢框架焊接在所述第一钢板的外侧,所述第一保温层夹持在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不粘铝内胆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砖与转子结合的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盖包括第二型钢框架、设于所述第二型钢框架内侧的第二钢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刘瑞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联众信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