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高柱梁组合框架侧向刚度的竖向加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柱梁组合框架侧向刚度的竖向加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型钢混凝土柱
‑
钢梁组合框架结构是钢
‑
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一种,和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比,它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型钢混凝土柱
‑
钢梁组合框架结构体系能有效满足办公楼以及高层住宅功能和经济的合理协调,同时在其他重要工程中也能表现出较好的性能优势和经济效益。
[0003]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型钢混凝土柱
‑
钢梁组合框架还通常与混凝土核心筒结合,以共同抵抗水平荷载。从目前国内的结构体系发展趋势来看,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
‑
核心筒体系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流结构形式,如我国的上海中心大厦、武汉绿地中心、银川绿地中心等均采用了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
‑
核心筒体系。然而对于超高层建筑,有时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比如设置设备层或避难层),导致局部楼层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柱梁组合框架侧向刚度的竖向加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T形加腋板(1)和竖向加腋板(2),所述T形加腋板(1)分别安装在当前楼面标高与上层楼面标高之间、当前楼面标高与下层楼面标高之间,所述竖向加腋板(2)安装在上下层楼面的两块T形加腋板(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柱梁组合框架侧向刚度的竖向加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楼面标高与上层楼面标高之间T形加腋板(1)的上端与上层楼面钢框架梁(3)相连接、且与柱内嵌型钢(4)相连接,所述当前楼面标高与上层楼面标高之间T形加腋板(1)的下端与当前楼面钢框架梁(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柱梁组合框架侧向刚度的竖向加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楼面标高与上层楼面标高之间T形加腋板(1)的上端位于柱内嵌型钢(4)与上层楼面钢框架梁(3)下翼缘交界处,所述当前楼面标高与上层楼面标高之间T形加腋板(1)的下端与邻近柱内嵌型钢(4)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其中,L为相邻两个柱内嵌型钢(4)中心线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柱梁组合框架侧向刚度的竖向加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楼面标高与上层楼面标高之间T形加腋板(1)的上端与上层楼面钢框架梁(3)全熔透焊缝连接、且与柱内嵌型钢(4)全熔透焊缝连接,所述当前楼面标高与上层楼面标高之间T形加腋板(1)的下端与当前楼面钢框架梁(3)全熔透焊缝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柱梁组合框架侧向刚度的竖向加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楼面标高与下层楼面标高之间T形加腋板(1)的上端与当前楼面钢框架梁(3)相连接,所述当前楼面标高与下层楼面标高之间T形加腋板(1)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终军,王建峰,段炼,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