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的后中心独立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43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后中心独立减震结构,包括独臂减震器、后平叉、固定连接在后平叉上的独臂减震支撑座;独臂减震器位于驾驶员坐垫之下并位于后轮和电池腔之间,独臂减震器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驾驶员坐垫下侧的横梁上,独臂减震器的下端通过转轴与独臂减震支撑座连接;后平叉的前端与车身通过转轴连接。独臂减震器位于驾驶员坐垫之下并位于后轮和电池腔之间,改善了后双减震器舒适度差的问题,同时不占用电动自行车的后部空间,为电动自行车的外观造型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在电动车行驶的过程中,该减震结构在多数时间受力平衡,提高了电动车的稳定性,也延长了减震结构的寿命。也延长了减震结构的寿命。也延长了减震结构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自行车的后中心独立减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减震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后中心独立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常规的电动自行车,锂电池一般置于座垫下面的电池腔内。
[0003]为了解决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颠簸的问题,常在电动车后轮的两侧加装后减震器。传统的电动自行车采用的是后置双减震器的位置布置方式,即在后轮的左右各布置一根减震器,前倾式布置。但电动自行车后双减震器的舒适度很差,而且电动自行车后部空间狭小,后双减震器限制了电动自行车后部的空间和外观造型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电动自行车的后中心独立减震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电动自行车的后中心独立减震结构,包括独臂减震器、后平叉、固定连接在后平叉上的独臂减震支撑座;所述独臂减震器位于驾驶员坐垫之下并位于后轮和电池腔之间,所述独臂减震器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驾驶员坐垫下侧的横梁上,所述独臂减震器的下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独臂减震支撑座连接;所述后平叉的前端与车身通过转轴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独臂减震器的轴线位于前轮和后轮的中心面上。
[0008]优选的,所述后平叉前端的转轴的轴线与连接所述独臂减震器和所述独臂减震支撑座的转轴的轴线构成的平面为α,α与前轮、后轮的中心面的交线为l,直线l位于所述后平叉前端的转轴的轴线以及连接所述独臂减震器和所述独臂减震支撑座的转轴的轴线之间的一段线段长度为L1,直线l与所述独臂减震器的中轴线的夹角为∠A,直线l与所述后平叉的中轴线的夹角为∠B,所述后平叉的长度为L。
[0009]优选的,∠A的角度在90
°
~150
°
之间。
[0010]优选的,∠B的角度在20
°
~50
°
之间。
[0011]优选的,L:L1=1.5~3.0。
[0012]优选的,所述后平叉的中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C,∠C的角度在5
°
~20
°
之间。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独臂减震器位于驾驶员坐垫之下并位于后轮和电池腔之间,改善了后双减震器舒适度差的问题,优化了驾驶体验,同时不占用电动自行车的后部空间,为电动自行车的外观造型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0015]2、在电动车行驶的过程中,该减震结构在多数时间受力平衡,提高了电动车的稳
定性,也延长了减震结构的寿命。
[0016]3、通过限制独臂减震器、独臂减震支撑座和后平叉的角度和长度比例,以获得合理的力量传递,提高电动自行车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电动自行车的后中心独立减震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电动自行车的后中心独立减震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驾驶员坐垫、2

电池腔、3

独臂减震器、4

独臂减震支撑座、5

后泥瓦、6

后轮、7

后平叉、8

前轮、9

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2,电动自行车的后中心独立减震结构,包括独臂减震器3、后平叉7、固定连接在后平叉7上的独臂减震支撑座4;
[0022]独臂减震器3包括伸缩杆和套设在伸缩杆外侧的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上端与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减震弹簧的下端与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0023]独臂减震器3位于驾驶员坐垫1之下并位于后轮6和电池腔2之间,独臂减震器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驾驶员坐垫1下侧的横梁9上,独臂减震器3的下端通过转轴与独臂减震支撑座4连接。
[0024]独臂减震器3的轴线位于前轮8和后轮6的中心面上,使得在电动车行驶的过程中,独臂减震支撑座4和独臂减震器3在多数时间受力平衡,提高了电动车的稳定性,也延长了减震结构的寿命。
[0025]后平叉7的前端与车身通过转轴连接,后平叉7前端的转轴的轴线与连接独臂减震器3和独臂减震支撑座4的转轴的轴线构成的平面为α,α与前轮8、后轮6的中心面的交线为l,直线l位于后平叉7前端的转轴的轴线以及连接独臂减震器3和独臂减震支撑座4的转轴的轴线之间的一段线段长度为L1,直线l与独臂减震器3的中轴线的夹角为∠A,直线l与后平叉7的中轴线的夹角为∠B,后平叉7的长度为L,后平叉7的中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C。
[0026]为了取得较合理的力量传递,∠A的角度在90
°
~150
°
之间,∠B的角度在20
°
~50
°
之间,∠C的角度在5
°
~20
°
之间,L:L1=1.5~3.0。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自行车的后中心独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独臂减震器(3)、后平叉(7)、固定连接在后平叉(7)上的独臂减震支撑座(4);所述独臂减震器(3)位于驾驶员坐垫(1)之下并位于后轮(6)和电池腔(2)之间,所述独臂减震器(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驾驶员坐垫(1)下侧的横梁(9)上,所述独臂减震器(3)的下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独臂减震支撑座(4)连接;所述后平叉(7)的前端与车身通过转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后中心独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独臂减震器(3)的轴线位于前轮(8)和后轮(6)的中心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后中心独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平叉(7)前端的转轴的轴线与连接所述独臂减震器(3)和所述独臂减震支撑座(4)的转轴的轴线构成的平面为α,α与前轮(8)、后轮(6)的中心面的交线为l,直线l位于所述后平叉(7)前端的转轴的轴线以及连接所述独臂减震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南刚张乐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山崎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