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装置及隔振套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642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筒装置,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内壁上固设有承压挡块,所述承压挡块上沿套筒本体轴向方向旋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承压挡块,所述螺栓远离头部的一端连接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位于承压挡块的下方。综上所述,本申请所述的隔振套筒采用螺栓旋转即可实现顶升道床板,相比现有的通过不同厚度的调高垫板的多次叠放以及顶升装置的反复加压和泄压来实现规定高度的道床提升的操作要简便的多,操作难度小,顶升速度快、耗时短,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筒装置及隔振套筒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涉及一种套筒装置及隔振套筒。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以其便捷、快速、准时、节能、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的优势,迅速成为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热点。但其伴随而来的振动与噪声污染也会对沿线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必须在建设同期采取必要的隔振降噪措施。其中弹簧浮置板结构是高等隔振措施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主要由提供大质量的混凝土道床板及提供弹性及阻尼的弹簧隔振单元等结构组成,弹簧隔振单元是浮置板结构的关键隔振零部件,套筒装置则是连接弹簧隔振单元和道床板的重要部件。
[0003]目前,轨道交通领域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或橡胶弹簧浮置板道床的道床板悬浮主要是通过隔振套筒装置、调高垫板以及顶升装置配合实现的。
[0004]道床板通常是在施工现场浇注成型的混凝土制件,在浇注过程中,为预留隔振器件空间及保护隔振单元,在隔振器件区域外围必须加一层圆柱形或三角型外套筒防护罩,外套筒防护罩预埋在道床板混凝土中。在道床板施工完毕后,为实现道床板顶升,套筒内壁顶部还必须设置顶升挡块。为将载荷均匀传递至隔振器表面,套筒底部还必须设置一圈承压挡块。顶升挡块与承压挡块均是一定宽度及厚度的铁块结构。通过不同厚度的调高垫板的多次叠放以及顶升装置的反复加压和泄压来实现规定高度的道床提升。具体的,道床板顶升时,先将弹簧隔振单元放入套筒中,然后将调高垫板沿隔振套筒内部缺口方向放到弹簧隔振单元上,将顶升装置(类似于拉马结构)的下端放置在弹簧隔振单元的上面,上面三个爪勾住隔振套筒上部的三块顶升挡块,顶升道床板,当调高垫板的上平面低于隔振套筒内部的承压挡块后,旋转60度,卸掉顶起装置,隔振套筒的承压挡块通过调高垫板压在弹簧隔振单元上,道床板便实现了悬浮,形成了一个质量—弹簧系统。通过不同厚度的调高垫板的多次叠放,实现规定高度的道床提升。该种施工方法至少要通过4轮调高垫板叠放和顶升装置加压、泄压过程才能实现规定高度的道床提升,操作复杂,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设计出一种套筒装置及隔振套筒,以实现不用反复操作顶升装置和频繁更换调高垫板就能提升道床高度的目的,并简化道床板顶升操作流程,降低操作难度和强度。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筒装置,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内壁上固设有承压挡块,所述承压挡块上沿套筒本体轴向方向旋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承压挡块,所述螺栓远离头部的一端连接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位于承压挡块的下方。
[0007]进一步的,所述承压板上设有插孔,所述螺栓的下端插入插孔中,所述插孔可阻挡螺栓下移。
[0008]进一步的,所述插孔为盲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插孔为通孔,所述螺栓的螺杆未插入插孔内的部分的直径大于插孔的孔径。
[0010]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下端与承压板旋接,所述螺栓在承压挡块上的旋出方向与其在承压板上的旋出方向相反。
[0011]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上设有与承压板旋接的螺纹一及与承压挡块旋接的螺纹二,所述螺纹一和螺纹二间隔设于螺栓的两端。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承压板和承压挡块之间垫设有定位块。
[0013]进一步的,所述承压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可插入定位孔中。
[0014]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具有一可贴合螺栓的弧面。
[0015]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隔振套筒,包括隔振单元和上述任一项的套筒装置,所述隔振单元设于套筒本体内,且位于承压板的下方。
[0016]综上所述,本申请所述的隔振套筒采用螺栓旋转即可实现顶升道床板,相比现有的通过不同厚度的调高垫板的多次叠放以及顶升装置的反复加压和泄压来实现规定高度的道床提升的操作要简便的多,操作难度小,顶升速度快、耗时短,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隔振套筒顶升道床板前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隔振套筒顶升道床板前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隔振套筒顶升道床板后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
[0021]图5为套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6为套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隔振套筒去掉套筒本体后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隔振套筒去掉套筒本体后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9为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承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承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套筒本体;
[0032]2、隔振单元;
[0033]3、承压板;31、螺纹孔一;32、定位孔;33、插孔;
[0034]4、承压挡块;41、螺纹孔二;
[0035]5、螺栓;51、螺纹一;52、螺纹二;53、圆柱;54、插柱;
[0036]6、垫圈;
[0037]7、定位块;71、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9]本申请涉及一种套筒装置。
[0040]实施例一:
[0041]参照图1所示,在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套筒装置包括套筒本体1,所述套筒本体1内壁上固设有承压挡块4,通常的,所述承压挡块4有多个,且呈中心对称布置在套筒本体1内壁上,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图1

图10中示出的套筒装置设置了三个承压挡块4,所述承压挡块4上沿套筒本体1轴向方向旋接有螺栓5,所述螺栓5远离头部的一端贯穿承压挡块4与承压板3旋接,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承压挡块4上设有供螺栓5穿过的螺纹孔二41,如图10所示,所述承压板3上设有供螺栓5插入的螺纹孔一31,所述螺纹孔一31既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盲孔,所述承压板3位于承压挡块4的下方,如图1所示,所述套筒本体1在使用时将顶紧道床板;
[0042]所述螺栓5在承压挡块4上的旋出方向与其在承压板3上的旋出方向相反,也即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螺栓5上设有与承压板3旋接的螺纹一51及与承压挡块4旋接的螺纹二52,所述螺纹一51和螺纹二52的旋向相反,所述螺纹一51和螺纹二52间隔设于螺栓5的两端,如图12所示,所述螺栓5的中部为圆柱53,所述圆柱53的直径以及螺纹一51的大径均不大于螺纹二52的小径,这样设计,才能保证螺栓5穿过螺纹孔二41与承压板3旋接,至于所述圆柱53的直径跟螺纹一51的大径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是所述圆柱53的直径大于螺纹一51的大径,也可以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装置,包括套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1)内壁上固设有承压挡块(4),所述承压挡块(4)上沿套筒本体(1)轴向方向旋接有螺栓(5),所述螺栓(5)贯穿承压挡块(4),所述螺栓(5)远离头部的一端连接承压板(3),所述承压板(3)位于承压挡块(4)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3)上设有插孔(33),所述螺栓(5)的下端插入插孔(33)中,所述插孔(33)可阻挡螺栓(5)下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33)为盲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33)为通孔,所述螺栓(5)的螺杆未插入插孔(33)内的部分的直径大于插孔(33)的孔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5)的下端与承压板(3)旋接,所述螺栓(5)在承压挡块(4)上的旋出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夫强黄承荆蓉魏军光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