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台壳体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053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仪表台壳体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下模具和转板,所述下模具的前侧与转板的后侧活动连接,所述下模具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腔设置有脱模装置,所述收纳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侧贯穿收纳槽并与转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脱模装置、转杆、握杆、防滑垫、活动板、弹簧和推板的配合使用,活动板移动挤压弹簧并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当活动板顶部的推板推动仪表台壳体脱离下模具,完成了对仪表台壳体的便捷取出,解决了现有注塑模具在对仪表台壳体制作完成后,需要翻转模具使仪表台壳体脱模,在过程中需要多人帮忙,而且模具容易误伤工作人员的问题。模具容易误伤工作人员的问题。模具容易误伤工作人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仪表台壳体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仪表台壳体注塑
,尤其涉及仪表台壳体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仪表台是车上最复杂的内饰件,从设计到装车,要经过造型创意、结构设计、模型制作、样件试装等设计和工艺程序,缺一不可,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注塑模具在对仪表台壳体制作完成后,需要翻转模具使仪表台壳体脱模,在过程中需要多人帮忙,而且模具容易误伤工作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仪表台壳体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具备便捷托模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注塑模具在对仪表台壳体制作完成后,需要翻转模具使仪表台壳体脱模,在过程中需要多人帮忙,而且模具容易误伤工作人员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仪表台壳体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下模具和转板,所述下模具的前侧与转板的后侧活动连接,所述下模具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腔设置有脱模装置,所述收纳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侧贯穿收纳槽并与转板固定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握杆,所述握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脱模装置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收纳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顶部贯穿收纳槽并延伸至下模具的外侧。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收纳槽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块靠近滑槽内壁的一侧与滑槽的内壁接触。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收纳槽靠近转杆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转杆靠近轴承内圈的一侧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杆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均套设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顶部通过转轴与活动板活动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脱模装置、转杆、握杆、防滑垫、活动板、弹簧和推板的配合使用,活动板移动挤压弹簧并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当活动板顶部的推板推动仪表台壳体脱离下模具,完成了对仪表台壳体的便捷取出,解决了现有注塑模具在对仪表台壳体制作完成后,需要翻转模具使仪表台壳体脱模,在过程中需要多人帮忙,而且模具容易误伤工作人员的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握杆和防滑垫,使用者需要旋转转板时,通过握紧握杆可以带动转杆旋转,防滑垫增加手掌与握杆之间的摩擦力,手掌不会发生打滑。
[0013]3、本技术通过设置脱模装置,需要脱模时,通过活动板上移带动推板挤压仪表台壳体,通过弹簧对活动板的压力,松开转板时,推板会自行带动推板回到原处。
[0014]4、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活动板移动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减少了活动板与收纳槽之间的摩擦力,起到了活动板在移动时不会发生卡死的作用。
[0015]5、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槽和轴承,转杆在收纳槽内旋转时,轴承可以对转杆位置进行限位,转杆旋转时与孔内壁无法发生摩擦,旋转时更加顺滑。
[0016]6、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环和挤压杆,转杆旋转可以同时带动两个挤压杆挤压活动板,可以同时对两个推板进行位置移动,便于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剖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转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中:1、下模具;2、转板;3、收纳槽;4、脱模装置;5、转杆;6、握杆;7、防滑垫;401、活动板;402、弹簧;403、推板;8、滑块;9、滑槽;10、固定槽;11、轴承;12、活动环;13、挤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仪表台壳体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下模具1和转板2,下模具1的前侧与转板2的后侧活动连接,下模具1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收纳槽3,收纳槽3的内腔设置有脱模装置4,收纳槽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杆5,转杆5的左侧贯穿收纳槽3并与转板2固定连接。
[0024]参考图3,转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握杆6,握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7。
[002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握杆6和防滑垫7,使用者需要旋转转板2时,通过握紧握杆6可以带动转杆5旋转,防滑垫7增加手掌与握杆6之间的摩擦力,手掌不会发生打滑。
[0026]参考图2,脱模装置4包括活动板401,活动板401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402,弹簧402的顶部与收纳槽3内壁固定连接,活动板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板403,推板403的顶部贯穿收纳槽3并延伸至下模具1的外侧。
[002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脱模装置4,需要脱模时,通过活动板401上移带动推板403挤压仪表台壳体,通过弹簧402对活动板401的压力,松开转板2时,推板403会自行带动推板403回到原处。
[0028]参考图2,活动板401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8,收纳槽3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滑块8配合使用的滑槽9,滑块8靠近滑槽9内壁的一侧与滑槽9的内壁接触。
[002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块8和滑槽9,活动板401移动带动滑块8在滑槽9内移动,减少了活动板401与收纳槽3之间的摩擦力,起到了活动板401在移动时不会发生卡死的
作用。
[0030]参考图2,收纳槽3靠近转杆5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10,固定槽1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轴承11,转杆5靠近轴承11内圈的一侧与轴承11的内圈固定连接。
[003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槽10和轴承11,转杆5在收纳槽3内旋转时,轴承11可以对转杆5位置进行限位,转杆5旋转时与孔内壁无法发生摩擦,旋转时更加顺滑。
[0032]参考图2,转杆5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均套设有活动环12,活动环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13,挤压杆13的顶部通过转轴与活动板401活动连接。
[003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活动环12和挤压杆13,转杆5旋转可以同时带动两个挤压杆13挤压活动板401,可以同时对两个推板403进行位置移动,便于使用者使用。
[003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35]在使用时,当需要对仪表台壳体顶出时,握紧握杆6旋转转板2,转板2旋转带动转杆5在收纳槽3内腔旋转,转杆5旋转带动活动环12翻转带动挤压杆13移动,挤压杆13移动推动活动板401上移,活动板401移动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仪表台壳体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下模具(1)和转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前侧与转板(2)的后侧活动连接,所述下模具(1)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收纳槽(3),所述收纳槽(3)的内腔设置有脱模装置(4),所述收纳槽(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杆(5),所述转杆(5)的左侧贯穿收纳槽(3)并与转板(2)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台壳体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握杆(6),所述握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台壳体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装置(4)包括活动板(401),所述活动板(401)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402),所述弹簧(402)的顶部与收纳槽(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板(403),所述推板(403)的顶部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继雄马天龙江文祥江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科尚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