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管拉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62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薄管拉伸模具,包括固定杆、连接杆、芯头和外模,芯头为全球形或类球形模具,固定杆与芯头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杆与连接杆的一端万向活接,芯头与连接杆的另一端万向活接,从而在拉伸铜管的过程中芯头能够进行自我找中心来调节位置,从而达到自动调节芯头与铜管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超薄管能够顺利拉伸而不断管。芯头为全球形或类球形模具,使得芯头即使发生部分旋转与偏移,芯头与铜管接触位置产生的摩擦阻力基本保持不变,实现稳定拉伸。实现稳定拉伸。实现稳定拉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管拉伸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拉伸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薄管拉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今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等便捷设备,随着晶体管的越来越密集,性能的越来越强大,其对于散热效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热管正是这些设备里最常用的散热结构。随着电子产品轻薄化的发展,对热管的薄型化要求越来越高,一般壁厚做到0.12mm以下都叫做超薄铜管,5G手机的散热系统开始大量选用超薄管做的热管。超薄管是由铜管经拉伸模具拉伸形成的,传统的拉伸工艺通常采用游动芯头拉伸模具或芯杆拉伸模具。如图1所示,游动芯头拉伸模具包括外模1和芯头2,通过外模1和芯头2的配合将铜管3拉伸为薄管。如图2所示,芯杆拉伸模具包括外模2、芯头3和与芯头3连接的芯杆4,将铜管1拉伸为薄管。
[0003]现有的拉伸模具在生产壁厚在0.10mm及以下的铜管时容易使铜管中途折断,超薄铜管由于壁厚非常薄(壁厚≤0.10mm),特别达到0.08mm及0.06mm壁厚时,按传统工艺很难拉制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管拉伸模具,旨在实现铜管稳定拉伸且能顺利产出壁厚在0.10mm及以下的超薄管。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超薄管拉伸模具,包括外模和芯头,还包括固定杆和连接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芯头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万向活接,所述芯头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万向活接;所述芯头为全球形或类球形模具。
[0006]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万向球头,在所述固定杆的端部设有与相接的所述万向球头适配的第一接口,在所述芯头上设有与相接的所述万向球头适配的第二接口,两端的所述万向球头接入相应的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中,使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杆、所述芯头万向活接。
[0007]优选地,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第一万向球接头连接,所述芯头与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二万向球接头连接。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9]本技术提出的超薄管拉伸模具包括固定杆、连接杆、芯头和外模,芯头为全球形或类球形模具,固定杆与芯头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杆与连接杆的一端万向活接,芯头与连接杆的另一端万向活接,从而在拉伸铜管的过程中芯头能够进行自我找中心来调节位置,从而达到自动调节芯头与铜管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超薄管能够顺利拉伸而不断管。
[0010]芯头为全球形或类球形模具,使得芯头即使发生部分旋转与偏移,芯头与铜管接触位置产生的摩擦阻力基本保持不变,实现稳定拉伸。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游动芯头拉伸模具的示意图;
[0012]图2为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芯杆拉伸模具的示意图;
[0013]图3为实施例中的超薄管拉伸模具的示意图。
[0014]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标识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或者具有相同或者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9]参照图3,提出本技术的超薄管拉伸模具的一实施例:
[0020]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超薄管拉伸模具,包括固定杆1、连接杆、芯头和外模,固定杆与芯头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杆与连接杆的一端万向活接,芯头与连接杆的另一端万向活接。芯头为全球形或类球形模具。
[0021]进一步,连接杆的两端设有万向球头,在固定杆的端部设有与相接的万向球头适配的第一接口,在芯头上设有与相接的万向球头适配的第二接口,连接杆一端的万向球头接入固定杆的第一接口中,连接杆另一端的万向球头接入芯头的第二接口中,使连接杆与固定杆、芯头万向活接,从而在拉伸铜管的过程中芯头能够进行自我找中心来调节位置使得超薄管能够顺利拉伸而不断管。
[0022]进一步,固定杆与连接杆之间、芯头与连接杆之间还可以通过万向球接头来实现万向活接。万向球接头为现有技术,包括公头和母头,采用万向球接头来连接固定杆与连接杆时,将万向球接头的公头、母头的其中一头与固定杆连接,另一头与连接杆连接。采用万向球接头来连接芯头与连接杆时,将万向球接头的公头、母头的其中一头与芯头连接,另一头与连接杆连接。
[0023]芯头为全球形或类球形模具,使得芯头即使发生部分旋转与偏移,芯头与铜管接触位置产生的摩擦阻力基本保持不变,实现稳定拉伸。
[002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属于“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者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互相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管拉伸模具,包括外模和芯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杆和连接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芯头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万向活接,所述芯头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万向活接;所述芯头为全球形或类球形模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管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万向球头,在所述固定杆的端部设有与相接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胜明陈丽平易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莱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