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及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611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按键及键盘。其中键盘包含基板、上盖以及多个按键。上盖设置在基板上并具有多个容置空间。每个按键分别设置于其中一个容置空间内。每个按键包含键帽以及升降支撑装置。键帽具有裙边,裙边与上盖接触。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键帽与基板之间,升降支撑装置使键帽可伴随着升降支撑装置相对基板上下移动。上盖、键帽以及裙边形成完整表面,进而可防止光线逸散且保持键高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按键及键盘,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裙边的按键及具有该 按键的键盘。
技术介绍
目前来说,信息较为发达的国家内,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台计算机。人们 利用计算机上网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或是利用计算机的通讯软件与他人沟通等。计算机上最常见的输入装置就是键盘,而键盘的基本组件之一即为按键。 随着技术演进,在各种不同应用情况下,键盘分別发展出各种不同的形式, 如早期个人计算机使用的机械式键盘,随后推出为配合可携式计算机而采用的 薄膜式键盘。近来为了让使用者能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清楚分辨个别按键的位 置,也发展了具有发光功能的键盘。其中发光键盘为使光线能按照预定路径照 明键盘上的透光区域(如键帽上的文字或图形),键盘具有上盖用以避免光线 由按键之间逸散。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根据先前技术中键盘1的示意图,图2为图1 中上盖12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键盘1包含基板10、上盖U以及多个按 键14。上盖12设置在基板10上,上盖12具有多个容置空间120。每个按键 14分别设置于其中一个容置空间120中。请一并参阅图3,图3为图1中键盘l沿A-A线的剖面视图。如图3所示, 每一按键14包含键帽142、升降支撑装置144以及弹性构件146。升降支撑装 置144与弹性构件146设置于键帽142与基板IO之间。升降支撑装置144可使键帽142相对基板10上下垂直移动。弹性构件146 作为键帽l42上下垂直移动时储存与释放弹力的媒介。也就是说,每个按键14分别位于上盖12上各自的容置空间120中,随使 用者按压上下垂直移动。按键14本身不与上盖12接触。但如图3所示,按键 14的键帽142与上盖12之间仍具有空隙G,而部份光线仍可能由该空隙G逸 散。使用者容易受逸散的光线干扰,不易分辨每个按键14上的个别图案,造 成使用上的不便。此外,先前技术中,每个按键14的键高藉由各自的升降支 撑装置144与弹性构件146决定。然而,键盘1具有数十个按键14,难以确 保每个按键14的4建高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键,具有裙边,为遮光或限位之用。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前述按键的键盘,其能够有效保证所有按键的高度一致性,并可避免发光元件发出光线的逸散,提高发光键盘的背光效率,提高使用舒适度。根据一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按键,设置于基板上,用以供使用者按压。按键包含键帽以及升降支撑装置。键帽具有裙边。裙边包含软性构件。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键帽与基板之间,该键帽可伴随着升降支撑装置相对基板上下移动。根据一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键盘包含基板、上盖以及多个按键。其中, 上盖设置在基板上,上盖具有多个容置空间,每个容置空间的两侧分别具有停 止面。每个按键分别设置于这些容置空间的其中之一内。该按键包含键帽以及 升降支撑装置。键帽具有裙边,裙边与上盖的停止面接触。升降支撑装置设置 于键帽与基板之间,键帽可伴随着升降支撑装置相对基板上下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按键及键盘,其键帽具有裙边。透过上盖、键帽以及裙边形成完整表面,其可避免光线逸散,提高键盘的背光的照明效率。并且,当使用者使用键盘时,键帽可相对基板上下移动;当使用者按压后放开按键,使键帽 向上弹升时,该键帽将上升直到被上盖限位停止,可确保每个按键的键高一致。 此外,裙边可进一步包含软性构件,键帽透过裙边上的软性构件与上盖接触, 进而消除接触噪音。藉此,形成可防止光线逸散、键高一致及无接触噪音的键 盘。更具体的讲,所述按键设置在上盖与基板之间,所述^t帽凸出于上盖的容 置空间,所述键帽的裙边位于容置空间内且与上盖的停止面限位接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 步 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先前技术中键盘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上盖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键盘沿A-A线的剖面视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之键盘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上盖的示意图。图6为图4中键盘沿B-B线的剖面视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之按键的剖面视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之键盘的剖面视图。图9为图8中键帽的立体视图。图IO为图9中键帽于另一视角的立体视图。图11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具体实施例之键帽的局部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i兌明如下。请参阅图4、图5以及图6。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之键盘 3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上盖32的示意图。图6为图4中键盘3沿B-B线 的剖面碎见图。在此实施例中,键盘3包含基板30、上盖32以及多个按键34。上盖32 设置在基板30上,上盖32具有多个容置空间320,形成一种网格式的构造。 每个容置空间的两侧分别具有停止面322以及滑行槽324。每个4^4建34分别 设置于其中一个容置空间320中。按键34设置于基板30上,以供使用者按压, 进而执行使用者所欲输入的功能。如图6所示,在此实施例中按键34包含键帽342、升降支撑装置344以 及弹性构件3。键帽342具有裙边3420,在此实施例中键帽342与裙边3420 为一体成型。升降支撑装置344与弹性构件346设置于键帽342与基板30之 间。每个按键34分别设置于基板30上不同位置。也就是说,对单一按键34 而言,其可分别对应到基板30的一部份。在此实施例中,基板30进一步具有 突起部302,突起部302作为上盖32组装结合至基板30时用以锁合的部位, 在实际应用中,突起部302可用以设置螺孔。升降支撑装置344包含第一支撑构件3440与第二支撑构件3442。第一支 撑构件3440与第二支撑构件3442枢接为剪刀型。第一支撑构件3440与第二 支撑构件3442可相对转动,进而带动键帽342相对基板30上下移动。在此实施例中,上盖32可用以限位按键34的键帽342。键帽342的裙边 3420位于滑行槽324中。裙边3420可对应键帽342的升降,沿滑行槽324上 下滑动。此外,弹性构件346用以配合升降支撑装置344,用以在按键34被 按压时储存弹力。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者按压按键34时,可使键帽342伴随 升降支撑装置344下降,此时键帽342的裙边3420沿上盖32的滑行槽324向下滑动,往基板30方向移动。此时弹性构件346被挤压形变,并累积弹力。 当使用者松开按键34时,弹性构件346释放弹力,将键帽342向上推升。此 时裙边3420沿滑行槽324向上滑动,直到裙边3420被上盖32的停止面322 限位停止。也就是说,当每个按键34被按压时,键帽342的裙边3420分别在上盖 32中相对应的滑行槽324内滑动,故按键34的滑动较稳定。此外,每个键帽 342透过裙边342。被停止面322限位停止,以单一上盖32保证每一按键34 的键高一致,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7。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之按键34'的剖面视图。 与第一具体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此实施例中,按键34'另包含设置于基板3(K 上的发光组件347'以及设置于键帽342'上的透光区域348'。发光组件347' 可发射光线经由透光区域348'穿过不透光的键帽342'。透光区域348'可为具 有特定图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设置于基板上,用以供使用者按压,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包含: 键帽,具有裙边;以及 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基板之间,该键帽伴随着该升降支撑装置相对该基板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设置于基板上,用以供使用者按压,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包含键帽,具有裙边;以及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基板之间,该键帽伴随着该升降支撑装置相对该基板上下移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键帽与裙边一体成型设置;或者该—睫帽具有第一-^合部,该裙边具有第二卡合部,该裙边藉 由该第二卡合部卡合至该键帽的该第一-^合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裙边包含软性构件,所 述软性构件用于消除与一接触面的碰撞。4. 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基板;上盖,该上盖设置在该基板上,该上盖具有多个容置空间,每个 容置空间的侧部分别具有停止面;多个按键,每个按键分别设置于该多个容置空间的其中之一 内, 该按键包含键帽,具有裙边,该裙边与该上盖的该停止面限位接触;以及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基板之间,该键帽伴随着 该升降支撑装置相对该基板上下移动。5. 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温育蔡磊龙刘家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