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炼锌系统的原料定量混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534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炉炼锌系统的原料定量混配装置,包括平台和设置在平台上的多个称重罐,称重罐包括罐体和支柱,支柱与平台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称重罐的内部水平放置有插板,平台的下方设置有混合器,混合器包括壳体和下料管,壳体内的中部水平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上对称铰接有两块扇叶,扇叶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方的混合室和下方的储存室,混合室的竖心线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搅拌杆,混合室的外部圆周均布有多个竖向设置的螺旋输料机,储存室的内部设置有内置电机和圆轴,在位于下料内的圆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混配效果好,下料量可灵活调节,下料过程舒畅,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炉炼锌系统的原料定量混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炼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炉炼锌系统的原料定量混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炉炼锌系统的流程为:含锌物料、碳质还原剂和溶剂经混料机混合后加入到炼锌电炉内,通电后电极与炉料产生的电弧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产生1250~1350℃的高温,氧化锌与碳质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产生锌蒸汽和一氧化碳,锌蒸汽和一氧化碳连续不断的从炉料层中溢出,经炉气口进入飞溅式冷凝器,将锌蒸汽冷凝为锌液,锌液浇注后即得到粗锌锭。通过上述流程可知,电炉炼锌中需要的原料包括含锌物料、碳质还原剂和溶剂,在入炉前,需要使用混料机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混配,但是现有的混料机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都还存在着混料不够均匀,下料量不能灵活调节和控制,下料管易堵塞影响下料的顺畅进行等问题,都会对后续的电炉炼锌起到不利影响。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混配效果好,下料量可灵活调节,下料过程舒畅的电炉炼锌系统的原料定量混配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配效果好,下料量可灵活调节,下料过程舒畅的电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炉炼锌系统的原料定量混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和设置在平台(1)上的多个称重罐,所述称重罐包括罐体(3)和设置在罐体(3)下部的支柱(4),支柱(4)的底部与平台(1)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5),所述罐体(3)的内部水平放置有插板(2),插板(2)下方的罐体(3)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称重罐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气缸(6),插板(2)的一端穿过罐体(3)的侧壁后与第一气缸(6)的活塞杆连接,每个称重罐的上方均设置有一个原料罐(7),原料罐(7)底部的出料管活动伸入到罐体(3)的内部,所述平台(1)的下方设置有混合器,混合器包括壳体(8)和设置在壳体(8)底部的下料管(9),所述壳体(8)内的中部水平设置有中心轴(10),中心轴(10)上对称铰接有两块扇叶(11),扇叶(11)的边缘与壳体(8)的内壁相吻合,所述扇叶(11)下方的壳体(8)外壁上安装有第二气缸(12),第二气缸(12)的活塞杆端部水平设置有升降杆(13),壳体(8)的侧壁上竖向加工有腰形孔,所述升降杆(13)的端部穿过腰形孔后伸入到壳体(8)的内部,在位于壳体(8)内的升降杆(13)上设置有两根竖杆(14),两根竖杆(14)的上端分别抵在两块扇叶(11)的下表面上;所述扇叶(11)将壳体(8)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方的混合室(15)和下方的储存室(16),混合室(15)的顶部加工有多个通孔,每个称重罐的底部均倾斜设置有输料管(17),输料管(17)的下端穿过平台(1)后伸入到相应的通孔内,且输料管(17)的外壁与通孔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混合室(15)的竖心线上设置有转轴(18),转轴(18)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安明葛广付李继爽
申请(专利权)人:宣威市泓澔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