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检测装置和代步工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460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人检测装置和代步工具,载人检测装置包括立柱、左踏板、右踏板、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左踏板与立柱相连且在左未载人位置和左载人位置之间可枢转,右踏板与立柱相连且在右未载人位置和右载人位置之间可枢转,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一检测件,第一弹性件朝左未载人位置压迫左踏板,第一检测件设在左踏板和立柱中的一者上,左踏板能够在位于左载人位置时触发第一检测件,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和第二检测件,第二弹性件朝右未载人位置压迫右踏板,第二检测件设在右踏板和立柱中的一者上,右踏板能够在位于右载人位置时触发第二检测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载人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检测灵敏可靠的优点。灵敏可靠的优点。灵敏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人检测装置和代步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滑板车
,尤其涉及一种载人检测装置和代步工具。

技术介绍

[0002]诸如滑板车和平衡车的代步工具在人们日常的出行中的使用率逐年增加,由于其灵巧和便携性,深得广大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以电动滑板车为例,电动滑板车为了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一般起步会设有一定的初速度,防止用户在未上车零速时误操作造成电动滑板车突然冲出而引发一些不良伤害。为此需要在载人检测装置上设置载人检测装置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载人检测装置一般利用压力传感器等方式实现载人检测,进而制作成本高、失效故障率偏高、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载人检测装置,该载人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检测灵敏可靠的优点。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载人检测装置包括立柱、左踏板、右踏板、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所述左踏板与所述立柱相连且在左未载人位置和左载人位置之间可枢转,所述右踏板与所述立柱相连且在右未载人位置和右载人位置之间可枢转;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左踏板和所述立柱的至少一者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朝所述左未载人位置压迫所述左踏板,所述第一检测件设在所述左踏板和所述立柱中的一者上,所述左踏板能够在位于所述左载人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和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右踏板和所述立柱的至少一者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朝所述右未载人位置压迫所述右踏板,所述第二检测件设在所述右踏板和所述立柱中的一者上,所述右踏板能够在位于所述右载人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二检测件。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载人检测装置,在左踏板和右踏板均不载人时,左踏板能够在第一弹性件的支撑下位于左未载人位置,右踏板能够在第二弹性件的支撑下位于右未载人位置,结构简单。左踏板载人时即可使得第一弹性件受压以使左踏板由左未载人位置枢转至左载人位置,进而实现第一检测件的触发。右踏板载人时即可使得第二弹性件受压以使右踏板由右未载人位置枢转至右载人位置,进而实现第二检测件的触发。由此只需通过压缩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即可实现对第一检测件/第二检测件的触发,检测灵敏可靠。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均设在所述立柱内。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导件,所述第一导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导件在其移动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立柱和所述第一导件相连,所述左踏板位于所述左未载人位置时,所述第一端止抵
所述左踏板,所述左踏板位于所述左载人位置时,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检测件配合;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导件,所述第二导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二导件在其移动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立柱和所述第二导件相连,所述右踏板位于所述右未载人位置时,所述第三端止抵所述右踏板,所述右踏板位于所述右载人位置时,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检测件配合。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柱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导孔和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检测件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导件为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导孔内,所述第一导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导孔的长度;所述立柱还设有相连通的第二导孔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检测件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导件为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二导孔内,所述第二导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导孔的长度。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孔设有第一阶梯面,所述第一导杆设有第二阶梯面,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配合在第一导孔内并套设在所述第一导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止抵所述第一阶梯面,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止抵所述第二阶梯面,所述第一弹簧朝远离所述第一检测件的方向压迫所述第一导杆;所述第二导孔设有第三阶梯面,所述第二导杆设有第四阶梯面,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配合在第二导孔内并套设在所述第二导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止抵所述第三阶梯面,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止抵所述第四阶梯面,所述第二弹簧朝远离所述第二检测件的方向压迫所述第二导杆。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踏板还具有左折叠位置,在所述左踏板的枢转方向,所述左未载人位置位于所述左折叠位置和所述左载人位置之间,所述右踏板还具有右折叠位置,在所述右踏板的枢转方向,所述右未载人位置位于所述右折叠位置和所述右载人位置之间。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止挡件,所述第一止挡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导件的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止挡件止挡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壁;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止挡件,所述第二止挡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并与所述第二导件的所述第四端相连,所述第二止挡件止挡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壁。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均为螺母,所述第一导杆在所述第二端处设有用于与螺母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导杆在所述第四端处设有用于与螺母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人检测装置还包括底盖,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均开口朝下,所述底盖与所述立柱可拆卸地相连并封闭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开口。
[0015]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代步工具包括车架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载人检测装置,所述载人检测装置的立柱与所述车架相连。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代步工具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与上述载人检测装置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载人检测装置的剖视图,其中,左踏板位于左未载人位置,右踏板位于右载人位置。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载人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左踏板位于左折叠位置,右踏板位于右载人位置。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载人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其中,左踏板位于左折叠位置,右踏板位于右载人位置。
[0020]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载人检测装置的剖视图,其中,左踏板位于左折叠位置,右踏板位于右载人位置。
[0021]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载人检测装置的爆炸图。
[0022]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载人检测装置的立柱和底盖的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载人检测装置100,立柱1,第一导孔101,第一阶梯面1011,第一安装槽102,第二导孔103,第三阶梯面1031,第二安装槽104,左踏板2,右踏板3,第一检测组件4,第一弹性件401,第一检测件402,第一导件403,第二阶梯面4031,第一止挡件404,第二检测组件5,第二弹性件501,第二检测件502,第二导件503,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左踏板和右踏板,所述左踏板与所述立柱相连且在左未载人位置和左载人位置之间可枢转,所述右踏板与所述立柱相连且在右未载人位置和右载人位置之间可枢转;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左踏板和所述立柱的至少一者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朝所述左未载人位置压迫所述左踏板,所述第一检测件设在所述左踏板和所述立柱中的一者上,所述左踏板能够在位于所述左载人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和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右踏板和所述立柱的至少一者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朝所述右未载人位置压迫所述右踏板,所述第二检测件设在所述右踏板和所述立柱中的一者上,所述右踏板能够在位于所述右载人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二检测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均设在所述立柱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导件,所述第一导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导件在其移动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立柱和所述第一导件相连,所述左踏板位于所述左未载人位置时,所述第一端止抵所述左踏板,所述左踏板位于所述左载人位置时,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检测件配合;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导件,所述第二导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二导件在其移动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立柱和所述第二导件相连,所述右踏板位于所述右未载人位置时,所述第三端止抵所述右踏板,所述右踏板位于所述右载人位置时,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检测件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导孔和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检测件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导件为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导孔内,所述第一导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导孔的长度;所述立柱还设有相连通的第二导孔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检测件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导件为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灿韦活成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