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指向开关的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96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型指向开关的构造,其包括一内设有容置区(83)的座体(8)、一配置于容置区(83)内的控制单元(2)及一包覆上述控制单元(2)并组接于上述座体(8)的盖体(1),其特征在于: 上述容置区(83)内四端及中心设有多个依各方向产生不同回路信号的接脚(81、81’)及共同脚(82),并于共同脚(82)上配置有一弹性体(7),且该控制单元(2)包含有一设置于弹性体(7)上的导通体(6)、一配置于导通体(6)上的按压座(4)及一穿设按压座(4)的轴杆(3),并于导通体(6)相对于上述接脚(81、81’)及共同脚(82)位置设有压制点(61)及导接部(62),另于盖体(1)上开设有一供轴杆(3)穿设的中心孔(12),借由施力于上述轴杆(3)依指定方向动作连动按压座(4)压掣导通体(6),使其上的压制点(61)及导接部(62)下移压接其一接脚(81、81’)及共同脚(82),借以输出一指向信号,如此,构成一缩小尺寸且方便组装的指向开关。(*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指向开关的构造,尤指一种能够缩小尺寸且方便组装的指向开关。参见图1,为本技术申请人于2000年6月26日提出的第00238525.2号技术申请案的“指向控制开关模块”,其主要包括一具有共同脚及接脚的座体,一具有按压座及轴杆的控制单元,以及一可供轴杆穿设的盖体,并于控制单元与共同脚和接脚间配制有多个弹性体,借由施力于轴杆依指定方向动作连动按压座压掣弹性组件,并使弹性组件压接其一接脚,借以输出一指向信号控制屏幕上的光标位移至预执行位置,如此构成一指向开关。然而,该指向开关包含有多个弹性体,容易因为制造上的差异而产生弹性不同,造成使用上触感的差异,并且在座体内必须分置有多个弹性体,于其空间上的配置而言,此种指向开关便无法有效缩减整体体积,同时就组装而言,必须增加步骤,提高生产成本,此外,其按压座直接按压于金属弹性体上,经过多次压磨后容易造成金属弹性体的损坏,再者,其按压座由一球部及其四端延伸的压制片所组成,在按压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压制片的断裂,虽然可以加入补强片补强,但毕竟其结构确有瑕疵,仍须改进。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缺陷,避免缺陷的存在,本技术包括一组相互组配且内设有容置区的盖体与座体,于该容置区内设有一弹性体及一控制单元,且该控制单元包含有一轴杆、一按压座、衬垫体及导通体,如此,构成一缩小尺寸且方便组装的指向开关,其目的如下所述本技术目的之一本技术利用配置于共同脚上的弹性体及配置于其上的导通体提供轴杆及按压座一回复力量,形成单一弹性构造,减少组件使用,达到缩小开关体积、节省成本的目的。本技术目的之二本技术利用配置于共同脚上的弹性体及配置于其上的导通体提供轴杆及按压座一回复力量,形成单一弹性构造,减少组件使用,并改善现有技术中的组装流程,达到方便组装的目的。本技术目的之三本技术于导通体与按压座间设有一衬垫体,避免按压座直接接触导通体,借以改善现有技术容易发生磨损金属的缺陷,达到增加产品品质、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本技术目的之四本技术于按压座顶面由轴孔向各方向延伸有强固部,改进现有技术中需加入补强片的缺陷,并于按压座与轴杆设有相互组配的卡制槽与卡制部,使轴杆穿设于轴孔时可达到有效卡固的效果,且提供轴杆向下按压时一活动空间,借以达到更精良的设计。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图2为本技术外观立体示意图。图3、4为本技术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1、5-2、5-3为本技术于A-A位置的组合剖面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组合剖面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共同脚及接脚连接实施例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上述盖体1与座体8上设有相匹配组装的接合部13与接合槽84及定位部14与定位槽85,借以方便盖体1与座体8相互组接,并于座体8容置区83底部四端及中心处设有多个依各方向产生不同回路信号的接脚81、81’,且于接脚81、81’周围设有共同脚82,另于中心处设有一供弹性体7放置的组配槽86,此外,该盖体1内侧面设有一具中心孔12且供控制单元2穿设的动作槽11。上述控制单元2包括有一开设与盖体1动作槽11匹配的动作部42及方形轴孔41的按压座4,一穿设于上述轴孔41及盖体1中心孔12的方形轴杆3,并于按压座4及轴杆3上设有相互组配的圆形卡制槽44及卡制部32,使轴杆3穿设于按压座4的轴孔41后,恰可因为卡制槽44与卡制部32相互卡制达到稳固组接的效果,并于轴杆3与按压座4底面相对应各接脚81及中心位置分别设有按压点33、45,且于按压座4顶面由轴孔41向各按压点45方向延伸有强固部43,借以增加按压座强度。此外,上述按压座4底部设有一中心及四端具有凹陷部51及支柱52的衬垫体5,并于衬垫体5底部配置有一相对应座体8接脚81开设有多个压制点61的弹性导通体6,且于导通体6上开设有供衬垫体5凹陷部51容置的动作孔63,另于该导通体6上设有与底座容置区83内共同脚82连接(或留有一定间距,待下压时连接导通)并提供一预定高度的导接部62。参见图5-1、5-2,为本技术于A-A位置的组合剖面动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将上述构件组装完成一指向开关,借由该轴杆3上开设有一组接槽31,可接设如图8所示移动电话9上的方向控制件91,当使用者欲控制屏幕光标至指定位置时,施力于方向控制件91(如向右移动)以连动轴杆3在中心孔12内向右移动,使按压座4的动作部42于盖体1内侧的动作槽11内向右倾斜,同时按压座4底部的按压点45随即向下方的衬垫体5及导通体6压掣,并使衬垫体5及导通体6右边部份弯折变形,且使导通体6上的压制点61压接右边方向的接脚81,此时,由于导通体6于装设时即借由导接部62与共同脚82连接,当导通体6上的压制点61压接某一接脚81时,接脚81即借由导通体6与共同脚82连接形成一回路,且输出一指定方向信号,继而将屏幕光标移动至执行位置(图5-3则为使用者操作屏幕光标位移至另一方向的示意图,其动作关系不再赘述)。此外,使用者在按压各方向的同时,轴杆3底面亦会经由衬垫体5压触弹性体7,使其稍微变形,产生一按压触感,继而,当使用者操作后,轴杆3及按压座4便受到弹性体7以及导通体6弯折所储存的恢复力,将其顶掣回归至原始位置,此时又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参见图6,再施力于方向控制件91中心位置,以压掣轴杆3使卡制部32于按压座4的卡制槽44向下位移,借由轴杆3底端的按压点33下压凹陷于导通体6动作孔63的衬垫体5凹陷部51,使连接共通脚82的弹性体7压接设置于容置区83中心的接脚81’,而输出一执行信号(或选择信号);当使用者操作上述动作使屏幕光标位移动执行指令后,可借由弹性体7受弯折所储存的恢复弹力将轴杆3顶掣回归至原始位置,此时又可进行下一步操作。此外,参见图7,为本技术的共同脚及接脚连接实施例示意图,图中可以清楚得知本技术的共同脚82及接脚81借以产生各方向及执行(或选择)指令的回路连接模式,借以输出一指向或执行信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其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指向开关的构造,其包括一内设有容置区(83)的座体(8)、一配置于容置区(83)内的控制单元(2)及一包覆上述控制单元(2)并组接于上述座体(8)的盖体(1),其特征在于上述容置区(83)内四端及中心设有多个依各方向产生不同回路信号的接脚(81、81’)及共同脚(82),并于共同脚(82)上配置有一弹性体(7),且该控制单元(2)包含有一设置于弹性体(7)上的导通体(6)、一配置于导通体(6)上的按压座(4)及一穿设按压座(4)的轴杆(3),并于导通体(6)相对于上述接脚(81、81’)及共同脚(82)位置设有压制点(61)及导接部(62),另于盖体(1)上开设有一供轴杆(3)穿设的中心孔(12),借由施力于上述轴杆(3)依指定方向动作连动按压座(4)压掣导通体(6),使其上的压制点(61)及导接部(62)下移压接其一接脚(81、81’)及共同脚(82),借以输出一指向信号,如此,构成一缩小尺寸且方便组装的指向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指向开关的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按压座(4)上开设有一供轴杆(3)穿设的轴孔(41),并于按压座(4)与轴杆(3)上设有相互组配的卡制槽(44)与卡制部(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指向开关的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座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翠蓉苏剑豪周进文
申请(专利权)人: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