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供油结构和涡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96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24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和涡旋压缩机。该压缩机供油结构包括曲轴(3)、动盘(1)、静盘(2)和上支架(4),动盘(1)通过动盘轴承(5)能够转动地连接在曲轴(3)的偏心部(6)上,偏心部(6)和动盘(1)之间形成轴承内腔(7),上支架(4)、动盘(1)和曲轴(3)之间形成轴承外腔(8),轴承内腔(7)和轴承外腔(8)共同形成背压腔,背压腔为中压腔。根据本申请的压缩机供油结构,能够消除排气压力在背压中的占比,有效平衡倾覆力矩,提高压缩机运行可靠性。提高压缩机运行可靠性。提高压缩机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供油结构和涡旋压缩机


[0001]本申请涉及压缩机
,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和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涡旋压缩机中,型线与泵体一直是压缩机技术的核心问题。在涡旋压缩的过程中,动静盘型线的啮合,动静盘齿顶与齿底的啮合,都是一直以来需要着重解决的技术难点。这些啮合结构要求尽可能的密封,但一旦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又会产生磨损。因此,涡旋压缩机中的油路设计也十分重要,油路需要保证各轴承,及型线啮合的润滑。为了保证润滑,在轴承,型线,齿顶,齿底之间又会预留一些间隙。而在实际运行中,零件发生变形,以及压缩中动静盘因压缩力产生倾覆力矩等,都会导致这些间隙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磨损。
[0003]目前的涡旋压缩机中,通常会在泵体中引出大于吸气压力但小于排气压力的中压力到动盘的背部,形成背压力,从而将动盘压在静盘上。但目前的大部分压缩机,其背压并不是完全引入中压力,而是分为排气压力和中压力两部分。如图1所示,大部分传统压缩机将油路从高压腔的油池中引进曲轴后,都会从曲轴偏心部引出,润滑偏心部配合的动盘轴承,这虽然使得曲轴与动盘轴承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3)、动盘(1)、静盘(2)和上支架(4),所述动盘(1)通过动盘轴承(5)能够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曲轴(3)的偏心部(6)上,所述偏心部(6)和所述动盘(1)之间形成轴承内腔(7),所述上支架(4)、所述动盘(1)和所述曲轴(3)之间形成轴承外腔(8),所述轴承内腔(7)和所述轴承外腔(8)共同形成背压腔,所述背压腔为中压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3)上设置有曲轴油路(9),所述上支架(4)上设置有上支架油路(10),所述曲轴(3)包括主轴颈(11),所述主轴颈(11)和所述上支架(4)之间设置有主轴承(12),所述曲轴油路(9)与所述轴承内腔(7)和所述轴承外腔(8)在所述主轴颈(11)处隔断,所述曲轴油路(9)经所述主轴颈(11)和所述主轴承(12)与所述上支架油路(10)连通,所述动盘(1)上设置有动盘油路,所述静盘(2)上设置有静盘油路,所述上支架油路(10)与所述静盘油路连通,所述静盘油路与所述轴承内腔(7)和所述轴承外腔(8)通过所述动盘油路间隙性连通,以使通过所述静盘油路和所述动盘油路进入所述轴承内腔(7)和所述轴承外腔(8)的油液为中压油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盘(2)和所述动盘(1)在配合面处具有储油槽(13),所述静盘油路包括第一油路通道(14)和连通油路(15),所述动盘油路包括与所述轴承内腔(7)连通的内连通通道(16)和与所述轴承外腔(8)连通的外连通通道(17),所述第一油路通道(14)与所述储油槽(13)连通,所述储油槽(13)通过所述连通油路(15)与所述内连通通道(16)和所述外连通通道(17)间歇性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13)为设置在所述静盘(2)上的环形槽,所述第一油路通道(14)与所述环形槽连通的端口被所述动盘(1)覆盖,所述连通油路(15)开设在所述环形槽的内环壁上,所述内连通通道(16)和所述外连通通道(17)朝向所述静盘(2)的连接端口均位于所述内环壁的内周侧,且与所述静盘(2)的压缩腔始终保持隔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油路(15)至少为两个,所述连通油路(15)沿所述内环壁的周向排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腔(7)的出口与所述轴承外腔(8)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部(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切边(19),所述第二切边(19)沿所述偏心部(6)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切边(19)与所述动盘轴承(5)之间形成第二连通通道(22),所述轴承内腔(7)通过所述第二连通通道(22)与所述轴承外腔(8)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油路(10)和/或所述静盘油路上设置有节流装置(20)。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油路(9)与所述上支架油路(10)间歇性连通或始终保持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油路(9)与所述上支架油路(10)始终保持连通时,所述主轴承(12)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曲轴油路(9)和所述上支架油路(10)的连通孔(23),所述主轴颈(11)与所述主轴承(1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嘉单彩侠刘双来方琪董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