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向切换按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87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方向切换按键,其在一外壳上设置一按键孔,以供一按键帽外露,该按键帽具有一套设部;一多方向操作开关,具有一摇杆,该摇杆与该套设部连接;一弹性薄膜,其中心位置具有一套设孔,该弹性薄膜的边缘粘贴于该外壳的内侧壁面,由该外壳的内侧覆盖该按键孔,该弹性薄膜以该套设孔套设于该套设部,产生的紧密配合效果,使该套设孔的孔缘紧密贴合于该套设部,通过这种方式在该按键孔周围形成隔绝效果,以提供防水性,避免水分由该按键孔渗入该外壳内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键结构,特别是一种利用弹性薄膜套设于按键柱周围,并密封按键孔,以实现防水效果的多方向切换按键
技术介绍
由于美观、设置空间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许多电子装置多会设置一多方向按键,来取代现有按键,利用单一按键来进行不同功能的切换。虽然外观上仅有单一按键,实际上是利用多个隐藏在按键下方的微动开关来实现多重切换功能,如图1所示,此种多方向按键结构是在一壳体1上开设一按键孔2,以供一按键帽3外露,通常该按键帽3会进一步区隔成一中心按压部4以及一环绕于该中心按压部4周围的侧边按压部5。为了让按键帽3由受压状态被释放后回复初始状态,该多方向按键结构更包含有一橡胶片6,利用粘贴剂7粘贴于该壳体1内侧,以覆盖该按键孔2,并对该按键帽3形成弹性复归效果以及防水效果,该橡胶片6上还形成有多个对应于该中心按压部4及侧边按压部5的缓冲结构8,以加强弹性恢复的效果。该按键帽3受压后,可碰触位于电路板9上的微动开关10,实现切换动作。一般而言多方向按键可具备五个不同切换动作,包括一压下该中心按压部4的下压动作、以及前、后、左、右推移该按键帽3,使该侧边按压部5倾斜的推移动作,分别使该按键帽3以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方向切换按键,包括一设置有一按键孔的外壳、一具有一摇杆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按键帽,所述按键帽包含有一按压部及一套设部,所述套设部为末端具有一开口的中空柱体,所述按压部设置在所述按键孔中,所述套设部套设于所述 摇杆顶端;一弹性薄膜,其中心位置具有一套设孔,所述弹性薄膜的外边缘粘贴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面,且所述弹性薄膜覆盖于所述按键孔周围的区域,所述弹性薄膜通过所述套设孔套设于所述套设部,所述套设孔的边缘贴合于所述套设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方向切换按键,包括一设置有一按键孔的外壳、一具有一摇杆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按键帽,所述按键帽包含有一按压部及一套设部,所述套设部为末端具有一开口的中空柱体,所述按压部设置在所述按键孔中,所述套设部套设于所述摇杆顶端;一弹性薄膜,其中心位置具有一套设孔,所述弹性薄膜的外边缘粘贴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面,且所述弹性薄膜覆盖于所述按键孔周围的区域,所述弹性薄膜通过所述套设孔套设于所述套设部,所述套设孔的边缘贴合于所述套设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切换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设部接近所述按压部的一端,具有一环绕所述套设部的凹槽,所述弹性薄膜的套设孔的边缘嵌入所述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切换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多方向操作开关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世雄王清财
申请(专利权)人:英保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