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用气管插管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78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动物用气管插管针,涉及医学试验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动物用气管插管针,包括针头部件和针尾部件,针头部件和针尾部件是通过公扣和母扣卡接的,即针头部件可拆卸,可根据动物的体重和大小选择所需尺寸的针头部件;针头部件的前端设置有针头,针头经过圆滑处理,方便针头部件进入动物气管,无需将气管剪开,防止损伤动物气管;针尾部件的外侧设置有针尾尾翼和针尾矩形环,针尾矩形环用于将大鼠上门齿固定,以防止气管插管针滑落,针尾尾翼防滑处理,方便操作人员握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气管插管的效率,减小了动物气管的损伤。减小了动物气管的损伤。减小了动物气管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物用气管插管针


[0001]本技术属于医学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动物用气管插管针。

技术介绍

[0002]19世纪50年代,各种实验动物被开发出来进行人类疾病的相关研究,这类被用来研究人类疾病而构建的动物模型通常被称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构建过程中,需要对呼吸功能进行测定、呼吸道给药及药效鉴定、呼吸系统疾病造模及其它需要呼吸机支持的情况,则必不可少需对试验动物进行气管插管。
[0003]气管插管目前最主要的方法是将动物气管剪开,使用合适大小的导管插入,然后连接呼吸机。在该气管插管过程中,在气管部位的切口对动物(比如:大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后期可能由于出血、缝合不当等造成大鼠死亡,致使动物模型构建失败。目前也有经口直视下气管插管,该种方法的损伤较小,操作方便,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该经口直视下气管插管过程中,使用的是传统的7号小鼠灌胃针,该灌胃针坚硬,头端较粗顿,插管过程中对大鼠喉部及气管损伤较大,且术中移动大鼠,加大了气管损伤,与气管接触不良,也不易控制呼吸机潮气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物用气管插管针,主要目的是提高了气管插管效率,操作简单方便,用时少,减少对动物气管的损伤,可适用于不同体重动物使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物用气管插管针,包括针头部件和针尾部件,所述针头部件的前端设置有针头,所述针头部件的后端设置有公扣,所述针尾部件的前端设置有母扣,所述公扣和母扣卡接,所述针尾部件的外侧设置有针尾尾翼和针尾矩形环,所述针尾矩形环用于固定动物上门齿,所述针尾部件的针尾尾部与呼吸机管道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针头部件的中部管内设置有针头插管深度指示条。
[0007]进一步的,所述针头经过圆滑处理。
[0008]进一步的,所述针尾尾翼表面经过防滑处理。
[0009]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针头部件和针尾部件是通过公扣和母扣卡接的,即针头部件可拆卸,可根据动物的体重和大小选择所需尺寸的针头部件;针头经过圆滑处理,方便针头部件进入动物气管,无需将气管剪开,防止损伤动物气管,操作方便;当气管插管针已进入气管,针尾矩形环的设置用于将大鼠上门齿固定,以防止气管插管针滑落;针尾尾翼的防滑处理,方便操作人员握持;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气管插管的效率,减小了动物气管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
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1]图1是本技术的气管插管针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气管插管针的针头部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气管插管针的针尾部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识:1、针头部件;2、针尾部件;3、针头;4、公扣;5、母扣;6、针尾尾翼;7、针尾矩形环;8、针尾尾部;9、针头插管深度指示条;10、指示性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0017]具体实施例:
[001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动物用气管插管针,包括针头部件1和针尾部件2。针头部件1的后端设置有公扣4(也可以称为插舌),针尾部件2的前端设置有母扣5(也可以称为插嘴),公扣4与母扣5卡扣连接。针头部件1可从气管插管针上拆卸,即针头部件1可与针尾部件2分离,则操作员可根据实验动物的体重和大小来选择所需尺寸的针头部件1,以满足不同体型、不同种类的动物的气管尺寸要求。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本实施例的公扣4和母扣5的位置可以互换,即针头部件的后端设置为母扣,针尾部件的前端设置为公扣,这样并不会影响公扣和母扣设置的实际效果。
[0019]如图2所示,针头部件1的前端设置有针头3,该针头3经过圆滑处理,可以使本技术很方便的进入动物气管,防止针头3进入气管过程中刺伤动物气管,减少了对动物的损伤。因为现有的气管插管过程中需将动物气管剪开,该气管部位的切口对动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后期可能由于出血、缝合不当等造成动物死亡。本技术的针头3进行圆滑处理,则表示针头3为非锥形或方形,即针头3可以为小角度的圆弧,也可以是半圆形的圆弧、倒角等没有棱角的形状,该针头3插入气管过程中,不会有棱角划到动物的气管壁,而使动物的气管受到损伤。本技术的针头3作圆滑处理后,可以很方便、快速的进入动物气管,易操作,缩短了插管时间,为动物后续的手术处理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插管效率,进一步保障了动物的生命安全,提高了动物手术的成功率。
[0020]如图3所示,针尾部件1的外侧设置有针尾尾翼6和针尾矩形环7,针尾部件2的针尾尾部8与呼吸机管道(图中未示出)连接。针尾尾翼6表面经过防滑处理,方便操作人员握持,保证操作人员插管过程的稳定性。该防滑处理可以采用凸起的结构或凹陷的结构,也可以是采用防滑材料制备而成的针尾尾翼,但不限定于这些提到的防滑处理方式。针尾矩形环7用于固定动物上门齿,防止气管插管针滑落,进一步的保障了插管成功后的稳定性,保障了插管效率。
[0021]值得注意的是,如图3所示,针尾尾翼6设置于针尾矩形环7和母扣5之间,但实际应
用过程中,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针尾矩形环7设置与针尾尾翼6和母扣5之间,针尾尾翼6和针尾矩形环7的具体位置视动物体重、类型和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定。
[0022]优选的,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针头部件1的中部管内还包括有针头插管深度指示条9,该针头插管深度指示条9上有指示性标记10,用来确定气管插管针是否已进入气管,从而方便判断插管的深度,操作简单,节约时间。
[0023]本技术结合大鼠的具体气管插管步骤为:
[0024](1)选取体重在300

350g的健康SPF级大鼠,麻醉后剔除胸腔部位及颈部气管部位毛发。
[0025](2)大鼠取仰卧位,固定四肢。
[0026](3)设置呼吸机相关参数,将呼吸机导管连接气管插管针的针尾尾部8。
[0027](4)使用眼科剪剪开大鼠颈部皮肤,逐层分离肌肉层,暴露气管。
[0028](5)左手持镊子将大鼠的舌头小心牵拉出口腔,右手持针尾尾翼6将气管插管针从大鼠口腔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用气管插管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头部件(1)和针尾部件(2),所述针头部件(1)的前端设置有针头(3),所述针头部件(1)的后端设置有公扣(4),所述针尾部件的前端设置有母扣(5),所述公扣(4)和母扣(5)卡接,所述针尾部件(2)的外侧设置有针尾尾翼(6)和针尾矩形环(7),所述针尾矩形环(7)用于固定动物上门齿,所述针尾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仇庆刘彩云周婧雯徐彬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丰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