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近端盲区检测的光电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69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1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消除近端盲区检测的光电传感器,包括底座和转动块,底座上方侧边设置有滑块,转动块内部设置有凹槽,通过滑块在转动块内的凹槽中的滑动,转动块侧边设置有侧感应器,转动块上端顶部设置有顶部感应器,转动块上侧板设置有若干组倾斜感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组合侧感应器、顶部感应器和倾斜感应器实现对于光电传感器的更好地进行观测,减少观测盲区;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通过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啮合连接,带动从动轮以及连接杆进行转动,从而实现转动块相对于底座的位置转动,通过转动块的转动实现对于侧感应器的位置进行调整,实现无盲区的检测,提升检测的面积,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近端盲区检测的光电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光电传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除近端盲区检测的光电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光电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在某些物质上时,物质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而发生了相应的电效应现象。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不同将光电效应分为三类: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及光生伏特效应。光电器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电池等。分析了光电器件的性能、特性曲线。
[0003]但是光电传感器的结构固定单一,存在监测死角,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消除近端盲区检测的光电传感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近端盲区检测的光电传感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消除近端盲区检测的光电传感器,包括:底座和转动块,所述底座为圆盘结构,所述底座上方侧边设置有滑块,所述转动块内部设置有凹槽,通过滑块在转动块内的凹槽中的滑动,实现底座和转动块的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为凸起的结构,对应的转动块中的凹槽,实现底座和转动块转动连接的同时保证良好的密封性,
[0007]所述转动块侧边设置有侧感应器,通过侧感应器对侧边的位置进行监测,所述转动块上端顶部设置有顶部感应器,通过顶部感应器来对顶部进行监测,所述转动块上侧板设置有倾斜板,倾斜板外侧等角度设置有若干组倾斜感应器,通过倾斜感应器来对倾斜的位置进行监测,组合侧感应器、顶部感应器和倾斜感应器实现对于光电传感器的更好地进行观测,减少观测盲区。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左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端同轴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侧同轴固定安装有主动轮。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块内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部同轴固定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啮合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通过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啮合连接,带动从动轮以及连接杆进行转动,从而实现转动块相对于底座的位置转动,通过转动块的转动实现对于侧感应器的位置进行调整,实现无盲区的检测,提升检测的面积,结构简单,操作快捷方便,实用性强。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外侧设置有固定定位杆,所述转动块外侧设置有转动定位杆,通过固定定位杆和转动定位杆的位置可以更好地对底座和转动块的相对转动位置进行判断,以固定定位杆和转动定位杆为基准初始位置,从而可以更好的对侧感应器检测的位置进行
判断。
[0011]优选的,所述转动块外侧等角度设置有若干组固定支架,通过螺栓穿过固定支架实现对于底座整体的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转动块内中部设置有散热块,所述散热块采用纯铜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提升该装置的散热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所述滑块为凸起的结构,通过滑块在转动块内的凹槽中的滑动,实现底座和转动块的转动连接,对应的转动块中的凹槽,实现底座和转动块转动块转动连接的同时保证良好的密封性。
[0015]2、通过侧感应器对侧边的位置进行监测,通过顶部感应器来对顶部进行监测,所述上侧板设置有倾斜板,倾斜板外侧等角度设置有若干组倾斜感应器,通过倾斜感应器来对倾斜的位置进行监测,组合侧感应器、顶部感应器和倾斜感应器实现对于光电传感器的更好地进行观测,减少观测盲区;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通过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啮合连接,带动从动轮以及连接杆进行转动,从而实现转动块相对于底座的位置转动,通过转动块的转动实现对于侧感应器的位置进行调整,实现无盲区的检测,提升检测的面积,结构简单,操作快捷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消除近端盲区检测的光电传感器的整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消除近端盲区检测的光电传感器的侧剖结构图。
[0018]图中:1、底座;2、转动块;3、固定支架;4、固定定位杆;5、转动定位杆;6、侧感应器;7、顶部感应器;8、倾斜感应器;9、散热块;10、电机;11、转动轴;12、主动轮;13、从动轮;14、连接杆;1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1]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消除近端盲区检测的光电传感器,包括:底座1和转动块2,所述底座1为圆盘结构,所述底座1上方侧边设置有滑块15,所述转动块2内部设置有凹槽,通过滑块15在转动块2内的凹槽中的滑动,实现底座1和转动块2的转动连接,所述滑块15为凸起的结构,对应的转动块2中的凹槽,实现底座1和转动块2转动连接的同时保证良好的密封性,
[0022]所述转动块2外侧等角度设置有若干组固定支架3,通过螺栓穿过固定支架3实现对于底座1整体的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2内中部设置有散热块9,所述散热块9采用纯铜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提升该装置的散热性,
[0023]所述转动块2侧边设置有侧感应器6,通过侧感应器6对侧边的位置进行监测,所述转动块2上端顶部设置有顶部感应器7,通过顶部感应器7来对顶部进行监测,所述转动块2
上侧板设置有倾斜板,倾斜板外侧等角度设置有若干组倾斜感应器8,通过倾斜感应器8来对倾斜的位置进行监测,组合侧感应器6、顶部感应器7和倾斜感应器8实现对于光电传感器的更好地进行观测,减少观测盲区,
[0024]所述底座1内部左侧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上端同轴固定安装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外侧同轴固定安装有主动轮12,所述转动块2内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下部同轴固定安装有从动轮13,所述从动轮13和主动轮12啮合连接,通过驱动电机10带动主动轮12进行转动,通过主动轮12与从动轮13之间的啮合连接,带动从动轮13以及连接杆14进行转动,从而实现转动块2相对于底座1的位置转动,通过转动块2的转动实现对于侧感应器6的位置进行调整,实现无盲区的检测,提升检测的面积,结构简单,操作快捷方便,实用性强,
[0025]所述底座1外侧设置有固定定位杆4,所述转动块2外侧设置有转动定位杆5,通过固定定位杆4和转动定位杆5的位置可以更好地对底座1和转动块2的相对转动位置进行判断,以固定定位杆4和转动定位杆5为基准初始位置,从而可以更好的对侧感应器6检测的位置进行判断。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近端盲区检测的光电传感器,包括底座(1)和转动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圆盘结构,所述底座(1)上方侧边设置有滑块(15),所述转动块(2)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块(15)在转动块(2)内的凹槽中的滑动,所述滑块(15)为凸起的结构,所述转动块(2)侧边设置有侧感应器(6),所述转动块(2)上端顶部设置有顶部感应器(7),所述转动块(2)上侧板设置有倾斜板,倾斜板外侧等角度设置有若干组倾斜感应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近端盲区检测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左侧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上端同轴固定安装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外侧同轴固定安装有主动轮(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艺奎许秋实魏志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湾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