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本宁专利>正文

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368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继电器由绕有线圈的骨架孔中放有带短路环的铁芯与轭铁连成一体,动触点、衔铁、轭铁固定在动簧片上,骨架顶端有分别固定上、下静触点的上、下静簧片,而轭铁由动、静轭铁连接成一体构成。此结构可把零部件的加工制造和装配误差造成的累积误差全部消除。因此对零部件加工要求较低,报废率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产品质量稳定可靠。适用于轭铁与铁芯两端面要求在同一平面或高度差有特殊要求的各类交、直流电磁继电器中。(*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在电气控制设备中用于切换电气负载电流的电磁继电器。目前,国内所生产的交流电磁继电器,要求轭铁与铁芯的端面要在同一平面上,但因零件加工及装配中都存在着误差,往往达不到要求,而使产品质量不稳定。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办法是提高每个加工零件的精度,减少误差,这样的生产工艺报废率高,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成本,另一种办法磨削轭铁、衔铁的端面,又因磨削使表面镀层破坏,时间长后易生锈,影响接触面而使产品性能下降,寿命缩短。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既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又不提高产品成本。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绕有线圈的骨架孔中放有带短路环的铁芯,并与轭铁连成一体,动触点、衔铁、轭铁固定在动簧片上,骨架顶端有分别固定上、下静触点的上、下静簧片,而轭铁由动、静轭铁连接成一体构成。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第二方案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轭铁由形状为 的静轭铁(13)及形状为 的动轭铁(3)构成。除轭铁外,其余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骨架(14)上绕有有二引出脚(15)的线圈(6),骨架(14)顶端嵌有铆接有上、下静触点(8)、(10)的上、下静簧片(7)、(11)。静轭铁(13)上有一引出脚(12),骨架(14)内孔中有一铁芯(5)一端铆固在轭铁(13)的底部上,而骨架(14)通过铆压在铁芯(5)顶端的短路环(4)使骨架(14)固定在静轭铁(13)上不会转动,动轭铁(3)、衔铁(2)、动触点(9)都铆接在动簧片(1)上。按现有技术装配工艺装配好继电器,最后用专用夹具使衔铁(2)、铁芯(5)、动轭铁(3)的端面平齐并在同一平面内,这时再用点焊、铆接的方法将静轭铁(13)、动轭铁(3)连接成一整体的轭铁。使用时在线圈引出线(15)上加上激磁的交流或直流电压、线圈(6)产生磁场,经铁芯(5)、静轭铁(13)、动轭铁(3)、衔铁(2)形成回路而使衔铁(2)向铁芯(5)移动,从而完成负载电流的切换工作。动、静轭铁结构也可用于图2所示结构的电磁继电器中,这时动轭铁(3)′的形状为 形,静轭铁(13)′的形状为 形,也采用点焊或铆接将其连接成一体,具体情况与上述相同不重述。此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同样适用于对轭铁与铁芯两端面高度差有特殊要求的各类交、直流电磁继电器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因此结构可以把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所造成的累积误差全部消除,因此对零部件加工要求较低,报废率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使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继电器,由绕有线圈(6)的骨架(14)孔中放有带短路环(4)的铁芯(5)与轭铁连成一体,动触点(9)、衔铁(2)、轭铁固定在动簧片(1)上,骨架(14)顶端有分别固定上、下静触点(8)、(10)的上、下静簧片(7)、(11),其特征在于轭铁由静、动轭铁连接成一体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继电器,由绕有线圈(6)的骨架(14)孔中放有带短路环(4)的铁芯(5)与轭铁连成一体,动触点(9)、衔铁(2)、轭铁固定在动簧片(1)上,骨架(14)顶端有分别固定上、下静触点(8)、(10)的上、下静簧片(7)、(11),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本宁
申请(专利权)人:钱本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