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包之易专利>正文

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62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尤其是与集成块联用的电磁继电器,它具有外壳、架体,架体上设有电磁线圈、铁芯、动簧片与吸铁、轭铁及接线脚,上静簧片和下静簧片均从架体上侧往下安插设置。使得在不改变外形尺寸前提下,增大了上下静簧片的间距,从而增大触点间距离,提高了继电器的负载功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增强了互换性,实现以一代二,可节省开支。(*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该继电器较适合与集成块联用。目前与集成块联用的电磁继电器外型尺寸按国家标准为15×10×11(mm),是不能更改的,因此,在外型尺寸不变情况下增大负载功率即增大电流参数,必须1.增加触点压力;2.增大触点间距离;3.改善触点材料;4.改善散热性能。上述1、3、4点均已得到解决。第2点尚无解决。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与集成块联用的具有较大负载功率的电磁继电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解决的设有外壳、架体,架体上设有电磁线圈、动簧片与吸铁、轭铁及接线脚和静簧片,并设有上静簧片和下静簧片从上往下安插设置的插孔。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的结构视图;图2图1左视图;图3图1线圈架A向视图。本实施例设有外壳(5)、外壳(5)内设有架体(3)、架体(3)上设有电磁线圈(6)、铁芯(13)、动簧片(7)与吸铁(8)、轭铁(9)及二接线脚(10)和上下静簧片(1)(2),轭铁(9)设在架体(3)侧面,用于安装动簧片(7);吸铁(8)安装在与电磁线圈(6)对应部位的动簧片(7)上,架体(3)上设有上静簧片(1)和下静簧片(2)从上往下安插设置的插孔,上静簧片(1)和下静簧片(2)均从架体(3)上侧往下安插设置,动簧片(7)上的触头(11)位于上下静簧片(1)、(2)之间。接线脚(10)分别接电磁线圈(6)的输入和输出端,通常二接线脚(10)和上下静簧片(1)(2)的插脚(12)对称设置在架体(3)两侧,也有每侧均设置一接线脚(10)和一静簧片脚(1、2),为适应上述两种插接法,增加互换性,在与静簧片(2)对应的架体(3)另一侧设有下静簧片(2)的安插孔(4)。若按上述第二种插接法,只需将下静簧片(2)的插脚(12)移至对称侧的安插孔(4)内插下,与其中之一插脚(12)对调位置。本技术由于变静簧片从横向插装为上向下插装,使得在不改变外型尺寸前提下,增大了上下静簧片的间距,从而增大触点间距离,提高了继电器的负载功率,同时,增强了不同型号产品的互换性,实现以二代一,可节省开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外壳、架体的电磁继电器,架体上设有电磁线圈、动簧片与吸铁、轭铁及接线脚和静簧片,其特征在于:架体(3)上设有上静簧片(1)和下静簧片(2)从上往下安插设置的插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外壳、架体的电磁继电器,架体上设有电磁线圈、动簧片与吸铁、轭铁及接线脚和静簧片,其特征在于架体(3)上设有上静簧片(1)和下静簧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之易
申请(专利权)人:包之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