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用送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送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用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自动化生产领域,经常需要送料装置进行物料输送,用来提高工作效率,但传统的送料装置相互独立,并不能在一个设备中进行同步送料操作,使各个装置之间节奏不一致,并且每个独立的送料装置都需要各自的驱动装置,既给自动化生产带来不便、影响工作效率又浪费,在送料装置使用时,不能同时带动送料装置进行同时移动,为此,提出一种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用送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用送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用送料装置,包括主体组件、推动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凹型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
[0005]所述主体组件的下表面设有推动组件;
[0006]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电机、第五板体、第六板体、圆形板体、限位杆、扇形齿条、方形齿条和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用送料装置,包括主体组件(1)、推动组件(2)和固定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凹型板体(101)、第二板体(102)、第三板体(103)和第四板体(104);所述主体组件(1)的下表面设有推动组件(2);所述推动组件(2)包括电机(201)、第五板体(202)、第六板体(203)、圆形板体(204)、限位杆(205)、扇形齿条(206)、方形齿条(207)和第七板体(208);所述电机(201)的输出轴焊接于所述圆形板体(204)的后表面,所述圆形板体(204)的前表面焊接于所述限位杆(205)的底端,所述第六板体(203)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7),所述第二通孔(7)的内侧壁贴合于所述限位杆(205)的外侧壁,所述第六板体(203)的上表面焊接于所述扇形齿条(206)的下表面,所述扇形齿条(206)的上表面啮合于所述方形齿条(207)的下表面,所述第七板体(208)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的内侧壁焊接于所述方形齿条(207)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2)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第一杆体(301)、第二杆体(302)、第三杆体(303)、圆形柱体(304)和方形凹型板体(305);所述第七板体(208)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的内侧壁贴合于所述第一杆体(301)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杆体(301)的外侧顶壁通过销轴均匀铰接有六个第二杆体(302),所述第二凹槽(11)的内侧壁顶壁均匀开设有六个第四通孔(12),所述圆形柱体(304)共设置六个,六个所述圆形柱体(304)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五通孔(13),所述第二杆体(302)的底端依次贴合于所述第四通孔(12)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五通孔(13)的内侧壁且通过销轴铰接于所述第三杆体(303)的底端,所述圆形柱体(304)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14),所述第三凹槽(14)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春华,高峰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