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156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熔喷布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包括:移动车体、控制器、托举机构、对接机构、气泵和喷头管;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的顶端前侧,所述控制器和移动车体电性连接;托举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的右侧;对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的顶端;气泵安装在所述移动车体的顶端左侧,所述气泵和控制器电性连接;喷头管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的右侧底端,所述喷头管和气泵通过导管相连接。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可实现熔喷布生产线设备间的调整和重新组合排列,提高熔喷布生产线生产产品的多样性,并且可基于现有的熔喷布生产线进行改进,降低改造成本。降低改造成本。降低改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熔喷布加工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产品的功能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高,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受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不仅对中小企业形成了威胁,而且也困扰着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在大批量生产方式中,柔性和生产率是相互矛盾的,众所周知,只有品种单一、批量大、设备专用、工艺稳定、效率高,才能构成规模经济效益,反之,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设备的专用性低,在加工形式相似的情况下,频繁的调整工装夹具,工艺稳定难度增大,生产效率势必受到影响,为了同时提高制造工业的柔性和生产效率,使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最终使中小批量生产能与大批量生产抗衡,柔性自动化系统便应运而生,它依靠计算机管理,并将多种生产模式结合,从而能够减少生产成本做到物尽其用;现有
内,由于熔喷布生产线各种设备多为固定安装,若需要生产不同种类或类型熔喷布需要重新进行组合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体(1);控制器(2),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1)的顶端前侧,所述控制器(2)和移动车体(1)电性连接;托举机构(3),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1)的右侧;对接机构(4),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1)的顶端;气泵(6),安装在所述移动车体(1)的顶端左侧,所述气泵(6)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喷头管(7),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1)的右侧底端,所述喷头管(7)和气泵(6)通过导管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机构(3)包括:升降平台(31),所述升降平台(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升降平台(31)分别设置在喷头管(7)的右侧前后两端,所述升降平台(31)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剪式移动平台(32),所述剪式移动平台(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剪式移动平台(32)分别设置在前后两个升降平台(31)的移动端,所述剪式移动平台(32)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安装座(33),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前后两个剪式移动平台(32)的移动端;转动座(34),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33)的右侧底端;第一电动液压杆(35),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杆(35)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安装座(33)的右侧顶端,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杆(35)的另一端与转动座(34)的左侧中心位置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杆(35)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托架(36),所述托架(3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托架(36)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转动座(34)的内侧前后两端;第二电动液压杆(37),所述第二电动液压杆(3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电动液压杆(37)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转动座(34)的顶端前后两端,前后两个所述第二电动液压杆(37)的另一端分别与前后两个托架(36)的左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液压杆(37)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机构(3)还包括:转动底座(38),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前后两个所述剪式移动平台(32)的顶端内侧;转动电机(39),设置在后侧所述剪式移动平台(32)的顶端,所述转动电机(39)的输出端与转动底座(38)的后侧轴心螺钉连接,所述转动电机(39)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第一移动模块(310),安装在所述转动底座(38)的内侧中心位置,所述第一移动模块(310)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第一吸盘座(311),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模块(310)的伸缩端,所述第一吸盘座(311)和气泵(6)通过导管相连接;第二移动模块(312),所述第二移动模块(3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移动模块(312)安装在所述转动底座(38)的左右两侧中心位置,所述第二移动模块(312)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第二吸盘座(313),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模块(312)的伸缩端,所述第二吸盘座(313)和气泵(6)通过导管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机构(4)包括;机械臂(41),安装在所述移动车体(1)的顶端右侧中心位置,所述机械臂(41)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转动模块(42),内嵌在所述机械臂(41)的移动端,所述转动模块(42)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连接组件(5),设置在所述转动模块(42)的转动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连接组件壳体(51),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转动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逸宁许秋璐郑明吴凯陈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鼎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