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电设备配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控制模块的多功能接触器。
技术介绍
接触器是工业控制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开关控制部件。现有技术的接触器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足是工作可靠性差、耗能大、交流噪音声大,线圈易烧坏、网压不稳产生振动及寿命短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可靠性高、耗能低、无交流噪声,线圈工作不时发热、网压不稳也不会产生振动和发出噪声和误动作的带控制模块的多功能接触器。本技术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在普通的接触器中增设整流电路、漏电保护电路及开关控制电路组成的控制模块,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式接触器存在的工作可靠性差,吸持功耗高、线圈易发热,交流声大,寿命短,网压不稳产生振动和噪音等缺陷;在使用功能上具有欠压释放,缺相保护,漏电保护功能,能使产品成为继电器,电磁开关,起动器,电磁离合器,牵引电磁铁等机电产品的基础元件。附图1为带控制模块的多功能接触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带控制模块的多功能接触器的电路原理框图;附图3为带控制模块的多功能接触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带控制模块的多功能接触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技 ...
【技术保护点】
带控制模块的多功能接触器,包括接触器壳体1、接触器绕组L及控制模块2、电容器Cw,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是由整流电路A、信号放大电路B、漏电检测电路C和开关控制电路D串联塑封在一起,与接触器工作绕组L和电容Cw一并固定在接触器壳体1之中。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控制模块的多功能接触器,包括接触器壳体1、接触器绕组L及控制模块2、电容器Cw,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是由整流电路A、信号放大电路B、漏电检测电路C和开关控制电路D串联塑封在一起,与接触器工作绕组L和电容Cw一并固定在接触器壳体1之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控制模块的多功能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整流电路A是由电容C1-C3、二极管D1-D9构成,电容C1、二极管D1、D2串接在接触器壳体与电源负极之间,二极管D6-D9组成桥式整流器,其中二极管D6、D7的正极为电源负极输出,二极管D8、D9的负极为电源正极输出,电容C2接在二极管D6、D7的负极与二极管D8、D9的正极之间,电容C2的两端接220V两相220V交流电,电阻R1-R4和电位器W串接在正负电源之间,二极管D3、D5的负极接三相电的a、c相,二极管D4的正极接三相电的b相,二极管D3、D5的正极分别接电阻R1、R2和R3、R4的中间接点,二极管D4的负极接电位器W的动触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控制模块的多功能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信号放大电路B是由集成电路IC、电阻R5-R8、二极管D10-D11构成,集成电路IC的1、2脚接电位器W的两定触点,二极管D10、电阻R5、集成电路IC的7、4脚、电容C3和电阻R6串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二极管D11、电阻R8串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集成电路IC的5脚串电阻R7接二极管D11和电阻R8的中间接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控制模块的多功能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漏电保护电路C是由三极管T1-T3、电容C4-C8、二极管D12-D17、电阻R9-R17和外接电容C...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