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模式的固晶机自动上料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固晶设备
,具体是一种双模式的固晶机自动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固晶机基板上料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基板放入料盒上料,一种是基板叠放上料。传统固晶机上料机构需要分别配置,切换模式需要将原有机构拆除重新安装机构才能实现,因而只能实现单一模式上料,灵活性不足,给实际生产带来不便,阻碍生产进程,不利于产业化大生产。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不用拆除机构即可实现两种上料模式切换的上料机构,集成度高,通用性强,节省换料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模式的固晶机自动上料机构,可以不用拆除机构即可实现两种上料模式切换。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双模式的固晶机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吸料机构、推料盒机构、叠片台、送料轨道、收料盒机构、推片机构、升降机构、料盒定位机构,吸料机构设置在叠片台上方,叠片台设置在推料盒机构上侧,推料盒机构的装载推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式的固晶机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吸料机构(1)、推料盒机构(2)、叠片台(3)、送料轨道(4)、收料盒机构(5)、推片机构(6)、升降机构(7)、料盒定位机构(8),其特征在于:吸料机构(1)设置在叠片台(3)上方,叠片台(3)设置在推料盒机构(2)上侧,推料盒机构(2)的装载推杆(2
‑
2)穿过叠片台(3)的长腰孔,送料轨道(4)设置在推料盒机构(2)下侧,升降机构(7)位于推料盒机构(2)的一侧,推片机构(6)设置在升降机构(7)的一侧,收料盒机构(5)设置在升降机构(7)前侧,收料盒机构(5)的卸载推杆底板(5
‑
3)位于升降机构(7)的料盒拖爪(7
‑
2)下方,送料轨道(4)下侧、升降机构(7)上部均设有料盒定位机构(8),推料盒机构(2)包括装载平台(2
‑
1)、装载推杆(2
‑
2)、装载推杆底板(2
‑
3)、导向轴(2
‑
4)、同步带一(2
‑
5)、带轮(2
‑
6)、马达(2
‑
7),导向轴(2
‑
4)设置在装载平台(2
‑
1)下方,导向轴(2
‑
4)两端与装载平台(2
‑
1)采用连接板(2
‑
8)连接,导向轴(2
‑
4)两端设有带轮(2
‑
6),导向轴(2
‑
4)一端设有马达(2
‑
7),马达(2
‑
7)与导向轴(2
‑
4)一端的带轮(2
‑
6)连接,导向轴(2
‑
4)两端的带轮(2
‑
6)之间采用同步带一(2
‑
5)连接,装载推杆底板(2
‑
3)与导向轴(2
‑
4)采用连接件一连接,连接件一套设在导向轴(2
‑
4)上,装载推杆底板(2
‑
3)与同步带一(2
‑
5)固定,装载推杆(2
‑
2)设置在装载推杆底板(2
‑
3)前端,装载推杆(2
‑
2)穿过装载平台(2
‑
1),送料轨道(4)包括送料轨道本体(4
‑
1)、底板(4
‑
2)、送片夹(4
‑
3)、送片夹马达(4
‑
4)、送片夹带轮(4
‑
5)、同步带二(4
‑
6)、送片夹导轨(4
‑
7)、送片轨道伸缩传感器(4
‑
8)、轨道材料检测传感器(4
‑
9),送料轨道本体(4
‑
1)与底板(4
‑
2)活动连接,送片夹马达(4
‑
4)设置在底板(4
‑
2)一端,送片夹带轮(4
‑
5)设置在底板(4
‑
2)两端,送片夹马达(4
‑
4)与底板(4
‑
2)一端的送片夹带轮(4
‑
5)连接,底板(4
‑
2)两端的送片夹带轮(4
‑
5)采用同步带二(4
‑
6)连接,送片夹(4
‑
3)设置在底板(4
‑
2)前侧,送片夹(4
‑
3)与送片夹导轨(4
‑
7)连接,送片夹(4
‑
3)与同步带二(4
‑
6)采用连接件二连接,送片轨道伸缩传感器(4
‑
8)设置在推料盒机构(2)下表面,轨道材料检测传感器(4
‑
9)设置在送料轨道本体(4
‑
1)上表面,收料盒机构(5)包括卸载平台(5
‑
1)、卸载推杆(5
‑
2)、卸载推杆底板(5
‑
3)、卸载底板(5
‑
4)、卸载电机(5
‑
5)、卸载同步带(5
‑
6)、卸载同步轮(5
‑
7)、推杆到位点传感器(5
‑
8)、料盒满传感器(5
‑
9),卸载底板(5
‑
4)设置在卸载平台(5
‑
1)下方,卸载电机(5
‑
5)设置在卸载底板(5
‑
4)的一端,卸载底板(5
‑
4)的两端设有卸载同步轮(5
‑
7),卸载电机(5
‑
5)与卸载底板(5
‑
4)的一端卸载同步轮(5
‑
7)连接,卸载底板(5
‑
4)的两端的卸载同步轮(5
‑
7)采用卸载同步带(5
‑
6)连接,卸载推杆底板(5
‑
3)与卸载底板(5
‑
4)采用连接件三连接,卸载推杆底板(5
‑
3)与卸载同步带(5
‑
6)固定,卸载推杆(5
‑
2)设置在卸载推杆底板(5
‑
3)前端,推杆到位点传感器(5
‑
8)设置在卸载底板(5
‑
4)后侧,料盒满传感器(5
‑
9)设置在卸载平台(5
‑
1)后侧,升降机构(7)包括升降台(7
‑
1)、料盒拖爪(7
‑
2)、升降台驱动机构(7
‑
3)、料盒到位传感器(7
‑
4)、料盒工作位传感器(7
‑
5),料盒拖爪(7
‑
2)与升降台(7
‑
1)前侧连接,升降台驱动机构(7
‑
3)与升降台后侧(7
‑
1)连接,料盒到位传感器(7
‑
4)、料盒工作位传感器(7
‑
5)设置在升降台(7
‑
1)一侧,料盒到位传感器(7
‑
4)位于料盒工作位传感器(7
‑
5)上方,料盒工作位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渠敬国,彭清龙,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赢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