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储热调峰功能的供热堆冷热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7510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储热调峰功能的供热堆冷热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并提出相应的系统定容优化方法,该系统包括低温供热堆、换热器、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吸收式制冷机、燃气锅炉和烟气型地源吸收式热泵等。在用户侧日内冷/热负荷较低的时刻以及非供热供冷时期,分别利用热水储热罐以及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储存低温供热堆输出的多余热量,然后在日内冷/热负荷较高的时刻以及供热供冷期冷/热负荷较高的时期进行释放,同时兼顾了冷热负荷在不同季节和日内不同时刻的变化特性,实现了日内以及跨季节的储热调峰。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热源供给侧与冷热负荷需求侧的精确匹配,不仅保证了机组的高效灵活运行,还降低了系统的初始投资。还降低了系统的初始投资。还降低了系统的初始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备储热调峰功能的供热堆冷热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能综合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储热调峰功能的供热堆冷热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大幅增加。目前我国城市冬季供暖大多采用燃煤热电联产、区域燃煤锅炉的方式,而燃烧煤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氮硫化物、粉尘颗粒物,使得北方地区冬季深受雾霾困扰,严重危害人民出行安全和身体健康。
[0003]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系统将继续加快清洁低碳转型。核能具有生产过程不排放温室气体、全寿期碳排放量小、能量密度高、无间歇性等优点,在双碳目标下,核能综合利用将有更多的发展机遇。相比于其他供暖方式,核能供热具有清洁低碳、运行稳定、经济可行等多重优势,是当前不可多得、可实现替代一次能源,满足大规模集中供暖基本负荷需求的重要供热形式。低温供热堆作为一种核能供热形式,具有可靠性高、技术成熟、系统简单、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将其用于居民供热,可有效降低碳排放,改善我国能源结构。
[0004]由于居民采暖热负荷存在季节波动性和日夜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即在采暖季的不同时期以及同一天的不同时刻,采暖热负荷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鉴于采暖热负荷存在周期性变化的时变特性,需要热负荷供给侧频繁调节出力大小,而低温供热堆为了保证运行的安全稳定,不宜频繁调节堆芯输出功率。为了有效解决供热堆与热负荷供需之间的矛盾,需要增加日内储热调峰装置以及跨季节储热调峰装置,分别实现日内调峰以及跨季节调峰。
[0005]此外,供热堆若只用于供热,其设备年利用小时数有限,而且需要考虑非供热季的余热排出问题,可考虑在夏季使用供热堆的热水驱动吸收式制冷机进行供冷,从而实现供热堆的综合运用。由于用户侧的冷负荷需求也具有时变特性,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储热装置进行供冷调峰。
[0006]在设计供热堆冷热联供系统时,由于供热堆初始投资费用较高,且冷热负荷存在峰谷值,要根据所在区域的冷热负荷情况来为机组各设备选取合适的容量,从而获得经济性最佳的系统配置,所以对供热堆冷热联供系统进行定容优化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针对供热堆年利用时长低、需求侧冷热负荷具有时变特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具备储热调峰功能的供热堆冷热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并提出相应的系统定容优化方法。在非供暖季以及非供冷季,供热堆三回路输出的热量通过地埋管装置进行跨季节储热。在夏季供冷初末期,供冷负荷较低时,供热堆部分功率运行即可满足用户端的冷负荷需求,此时只需要进行日内调峰供冷;在夏季供冷高峰期,供热堆满负荷运行都满足不了用户端冷负荷需求的时候,还需要根据用户不同时期的冷负荷需求,同时进行跨季节调峰以及日
内调峰。在冬季供热初末期,供热负荷较低时,供热堆部分功率运行即可满足用户端的热负荷需求,此时只需要进行日内调峰供热;在冬季供热高峰期,供热堆满负荷运行满足不了用户端冷负荷需求的时候,需要根据用户实际热负荷需求,同时进行跨季节调峰以及日内调峰。为了保证系统能够满足极端工况的供热供冷需求,同时增加备用热源,系统同时配备了燃气锅炉参与调峰,燃气锅炉的烟气余热仍然可用于驱动地源吸收式热泵,为用户供给热水,实现能量梯级利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储热调峰冷热联供系统,不仅可以降低系统初始投资,还可实现供热堆的高效综合利用。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具备储热调峰功能的供热堆冷热联供系统,包括低温供热堆1、第一循环水泵2、第一换热器3、第二循环水泵4、第二换热器5、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 6、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第三循环水泵9、第三阀门10、第四阀门11、第四循环水泵12、第五阀门13、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14、第六阀门15、第五循环水泵16、第七阀门17、第八阀门18、第六循环水泵19、第九阀门20、吸收式制冷机21、第十阀门22、第十一阀门23、第七循环水泵24、第十二阀门25、第十三阀门26、燃气锅炉27、旁路阀门28、烟气型地源吸收式热泵29和采暖热用户 30;
[0010]所述低温供热堆1一回路的热侧出口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一循环水泵2、第一换热器3热侧入口相连通,将热量传输给二回路,第一换热器3二回路的热侧出口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二循环水泵4、第二换热器5热侧入口相连通,将热量传输给三回路,第二换热器5三回路的热侧出口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四阀门11、第四循环水泵12相连通;第四循环水泵12出口分为四路,第一路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五阀门13和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14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二路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二阀门8和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三路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十阀门22和采暖热用户30进口相连通;第四路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八阀门18、第六循环水泵19和吸收式制冷机21进口相连通;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冷侧出口通过第一阀门7与第二换热器5冷侧入口相连通,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热侧出口通过通过第三阀门10、第三循环水泵9与采暖热用户30进口相连通;
[0011]采暖热用户30出口、吸收式制冷机21出口分别通过第十一阀门23、第九阀门20与三回路的冷侧回水相连通;三回路的冷侧回水分为四路,第一路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十二阀门25和燃气锅炉27冷侧入口相连通;第二路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一阀门7和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冷侧入口相连通;第三路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七阀门17和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14冷侧入口相连通;第四路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换热器5冷侧进口相连通;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14热侧出口依次通过第六阀门15、第五循环水泵16与三回路热侧供水相连通;燃气锅炉27冷侧出口依次通过第十三阀门26、第七循环水泵24与三回路热侧供水相连通;燃气锅炉27烟气出口连通烟气型地源吸收式热泵29。
[0012]所述的具备储热调峰功能的供热堆冷热联供系统的运行方法,在对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进行储热时,第四循环水泵12出口热水通过第二阀门8进入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热侧入口,进行储热,同时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冷侧出口有同等容积的冷水通过第一阀门7流出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然后流向第二换热器5冷侧入口;在对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进行放热时,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 储存的热水依次通过第三阀门10、第三循环水泵9与三回路热侧供水汇合,然后输送到用户侧进行放热,实现供热或者供冷,同时三回路冷侧回水有同等容积的冷水通过第一阀门7返回热水储热罐6冷侧入口。
[0013]在使用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14进行储热时,第四循环水泵12出口热水通过第五阀门13进入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14,与土壤进行换热,将热量储存在地埋管周围的土壤中,然后放过热的冷水通过第七阀门17返回三回路冷水侧;在使用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14进行放热时,三回路冷侧回水通过第七阀门17 进入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14吸热升温后,依次通过第六阀门15、第五循环水泵16与三回路热侧供水相连通,然后进行供热或者供冷。
[0014]所述三回路冷侧回水通过第十二阀门25进入燃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储热调峰功能的供热堆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供热堆(1)、第一循环水泵(2)、第一换热器(3)、第二循环水泵(4)、第二换热器(5)、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第三循环水泵(9)、第三阀门(10)、第四阀门(11)、第四循环水泵(12)、第五阀门(13)、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14)、第六阀门(15)、第五循环水泵(16)、第七阀门(17)、第八阀门(18)、第六循环水泵(19)、第九阀门(20)、吸收式制冷机(21)、第十阀门(22)、第十一阀门(23)、第七循环水泵(24)、第十二阀门(25)、第十三阀门(26)、燃气锅炉(27)、旁路阀门(28)、烟气型地源吸收式热泵(29)和采暖热用户(30);所述低温供热堆(1)一回路的热侧出口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一循环水泵(2)、第一换热器(3)热侧入口相连通,将热量传输给二回路,第一换热器(3)二回路的热侧出口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二循环水泵(4)、第二换热器(5)热侧入口相连通,将热量传输给三回路,第二换热器(5)三回路的热侧出口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四阀门(11)、第四循环水泵(12)相连通;第四循环水泵(12)出口分为四路,第一路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五阀门(13)和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14)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二路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二阀门(8)和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三路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十阀门(22)和采暖热用户(30)进口相连通;第四路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八阀门(18)、第六循环水泵(19)和吸收式制冷机(21)进口相连通;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冷侧出口通过第一阀门(7)与第二换热器(5)冷侧入口相连通,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热侧出口通过通过第三阀门(10)、第三循环水泵(9)与采暖热用户(30)进口相连通;采暖热用户(30)出口、吸收式制冷机(21)出口分别通过第十一阀门(23)、第九阀门(20)与三回路的冷侧回水相连通;三回路的冷侧回水分为四路,第一路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十二阀门(25)和燃气锅炉(27)冷侧入口相连通;第二路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一阀门(7)和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冷侧入口相连通;第三路通过连接管依次与第七阀门(17)和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14)冷侧入口相连通;第四路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换热器(5)冷侧进口相连通;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14)热侧出口依次通过第六阀门(15)、第五循环水泵(16)与三回路热侧供水相连通;燃气锅炉(27)冷侧出口依次通过第十三阀门(26)、第七循环水泵(24)与三回路热侧供水相连通;燃气锅炉(27)烟气出口连通烟气型地源吸收式热泵(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储热调峰功能的供热堆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对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进行储热时,第四循环水泵(12)出口热水通过第二阀门(8)进入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热侧入口,进行储热,同时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冷侧出口有同等容积的冷水通过第一阀门(7)流出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然后流向第二换热器(5)冷侧入口;在对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进行放热时,日内储热热水储热罐(6)储存的热水依次通过第三阀门(10)、第三循环水泵(9)与三回路热侧供水汇合,然后输送到用户侧进行放热,实现供热或者供冷,同时三回路冷侧回水有同等容积的冷水通过第一阀门(7)返回热水储热罐(6)冷侧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储热调峰功能的供热堆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使用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14)进行储热时,第四循环水泵(12)出口热水通过第五阀门(13)进入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14),与土壤进行换热,将热量储存在地埋管周围的土壤中,然后放过热的冷水通过第七阀门(17)返回三回路冷水侧;在使用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14)
进行放热时,三回路冷侧回水通过第七阀门(17)进入跨季节储热地埋管装置(14)吸热升温后,依次通过第六阀门(15)、第五循环水泵(16)与三回路热侧供水相连通,然后进行供热或者供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储热调峰功能的供热堆冷热联供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三回路冷侧回水通过第十二阀门(25)进入燃气锅炉(27)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水依次通过第十三阀门(26)、第七循环水泵(24)与三回路热侧供水相连通,然后进行供热或者供冷,同时三回路冷侧有同等容积的冷水通过第十二阀门(25)返回燃气锅炉(27);另一方面,燃气锅炉(27)产生的烟气温度达120℃—180℃,这部分余热用来驱动烟气型地源吸收式热泵(29),制取满足生活要求的中低温热水。5.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具备储热调峰功能的供热堆冷热联供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非供暖季以及非供冷季,打开第四阀门(11)、第五阀门(13)、第七阀门(17)、第四循环水泵(12),低温供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仕刘伟奇薛凯严俊杰刘明韩小渠种道彤赵全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