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分户供暖管道循环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584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分户供暖管道循环泵,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安装有泵体,泵体的上方设置有壳体,其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对接口,壳体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壳体的两侧底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对接仓,对接仓内设置有密封筒,密封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密封筒与对接仓的中心均开设有对接孔,对接孔内插入有供暖管,供暖管的一端插入至对接口中,其另一端管口延伸至壳体外,壳体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减震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高,供暖管道不易发生脱落,密封性能好,热量不易流失,并且减震效果好,便于移动等特点。便于移动等特点。便于移动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分户供暖管道循环泵


[0001]本技术涉及循环泵
,具体为新型分户供暖管道循环泵。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泵是指装置中输送反应、吸收、分离、吸收液再生的循环液用泵。循环泵是指泵的作用而言,离心泵是指泵的结构而言,两者完全是两个概念。循环泵的工作原理要将水循环起来所用的泵就叫循环泵,例如水暖供热管道中的热水是靠循环泵循环起来的。
[0003]现有的供暖管道循环泵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在对接供暖管道时,管道容易发生脱落现象,从而造成热量流失和能源浪费,并且循环泵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巨大的震动,使得相关零部件容易因碰撞而损坏,此外,现有的供暖管道循环泵不便于搬运,从而缩小了其使用范围,因此急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供暖管道循环泵稳定性差,供暖管道对接后容易脱落,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震动,并且不便于搬运的缺陷,提供新型分户供暖管道循环泵。所述新型分户供暖管道循环泵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高,供暖管道不易发生脱落,密封性能好,热量不易流失,并且减震效果好,便于移动等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分户供暖管道循环泵,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泵体,所述泵体的上方设置有壳体,其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对接口,所述壳体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底座的表面同样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螺栓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壳体的两侧底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对接仓,所述对接仓内设置有密封筒,所述密封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壳体的两侧侧壁同样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二螺栓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密封筒与对接仓的中心均开设有对接孔,所述对接孔内插入有供暖管,所述供暖管的一端插入至对接口中,其另一端管口延伸至壳体外,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减震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为L形,并呈对称设置,且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轮架,所述第一轮架上通过轮轴活动连接有滚轮。
[0007]优选的,所述密封筒与对接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所述密封筒的外径与对接仓的内径相等,所述对接孔的内壁表面设置有一层密封圈。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孔以对接孔为中心呈环状设置,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之间的夹角均相等。
[0009]优选的,所述供暖管的管身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壳体外,其中心与对接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限位环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为L形,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筒上。
[0010]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架,所述减震架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其内部设置有活动架,且所述减震架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根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为三角形块结构,所述活动架为U字形,其两侧均贯穿减震架的侧壁并延伸至减震架外,且所述活动架靠近泵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与减震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第二弹簧,所述活动架靠近活动块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二轮架,所述第二轮架呈对称设置,其末端通过轮轴活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贴合在活动块的倾斜端面上。
[0011]优选的,所述减震板为弧形板结构,且所述减震板靠近泵体一侧的内壁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半球形橡胶块。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高,通过限位环可对供暖管进行限位,以便提高供暖管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防止其在供暖过程中发生晃动而从对接口中脱落;
[0014]2、密封性能好,通过密封圈可有效填充供暖管与对接孔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热量透过缝隙流失而造成能源浪费;
[0015]3、减震效果好,当泵体产生震动时,通过减震机构可有效减小泵体在工作时的震动幅度,从而避免相关零部件因碰撞而损坏;
[0016]4、便于搬运,通过驱动气缸可带动第一轮架连同滚轮一起向下运动,当滚轮与地面相接触时,可通过滚轮的滚动作用移动该循环泵的位置,以方便搬运,从而有效扩大了其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密封筒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0]图4为减震板的横截面剖视图。
[0021]图中标号:1、底座;2、泵体;3、壳体;4、对接口;5、第一螺纹孔;6、第一螺栓;7、对接仓;8、密封筒;9、第二螺纹孔;10、第二螺栓;11、对接孔;12、供暖管;13、固定架;14、气缸;15、第一轮架;16、滚轮;17、密封圈;18、限位环;19、限位架;20、减震架;21、活动架;22、第一弹簧;23、活动块;24、减震板;25、第二弹簧;26、第二轮架;27、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新型分户供暖管道循环泵,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3,固定架13为L形,并呈对称设置,且固定架13上安装有气缸14,气缸14的输出轴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轮架15,第一轮架15上通过轮轴活动连接有滚轮16,通过驱动气缸14可带动第一轮架15连同滚轮16一起向下运动,当滚轮16
与地面相接触时,可通过滚轮16的滚动作用移动该循环泵的位置,以方便搬运,从而有效扩大了其使用范围,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泵体2,泵体2的上方设置有壳体3,其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对接口4,壳体3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5,第一螺纹孔5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6,底座1的表面同样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螺栓6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5,通过第一螺栓6与第一螺纹孔5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壳体3固定在底座1上,壳体3的两侧底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对接仓7,对接仓7内设置有密封筒8,密封筒8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纹孔9,第二螺纹孔9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0,壳体3的两侧侧壁同样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二螺栓10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9,第二螺纹孔9以对接孔11为中心呈环状设置,且每相邻两个第二螺纹孔9之间的夹角均相等,通过第二螺栓10与第二螺纹孔9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密封筒8固定在对接仓7内,密封筒8与对接仓7的中心均开设有对接孔11,对接孔11与对接口4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对接孔11内插入有供暖管12,供暖管12的一端插入至对接口4中,其另一端管口延伸至壳体3外,密封筒8与对接仓7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密封筒8的外径与对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分户供暖管道循环泵,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泵体(2),所述泵体(2)的上方设置有壳体(3),其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对接口(4),所述壳体(3)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5),所述第一螺纹孔(5)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6),所述底座(1)的表面同样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螺栓(6)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5),所述壳体(3)的两侧底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对接仓(7),所述对接仓(7)内设置有密封筒(8),所述密封筒(8)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纹孔(9),所述第二螺纹孔(9)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0),所述壳体(3)的两侧侧壁同样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二螺栓(10)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9),所述密封筒(8)与对接仓(7)的中心均开设有对接孔(11),所述对接孔(11)内插入有供暖管(12),所述供暖管(12)的一端插入至对接口(4)中,其另一端管口延伸至壳体(3)外,所述壳体(3)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减震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分户供暖管道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3),所述固定架(13)为L形,并呈对称设置,且所述固定架(13)上安装有气缸(14),所述气缸(14)的输出轴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轮架(15),所述第一轮架(15)上通过轮轴活动连接有滚轮(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分户供暖管道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筒(8)与对接仓(7)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所述密封筒(8)的外径与对接仓(7)的内径相等,所述对接孔(11)的内壁表面设置有一层密封圈(17)。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峰张雅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环国投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