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文辉专利>正文

线上开关的压降元件的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733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基本元件中的一种开关装置,它包含有:一上壳体、一下壳体、二叉脚导电片、一顶触簧片、一压降元件和一旋控钮,该旋控钮呈圆盘状,其下端面设一棘轮,该旋控钮是设于该上、下壳体间;一导电弧片,包括一本体,该本体上设有于若干弧面部,该导电弧片嵌设于该棘轮,该弧面部覆盖于该棘轮的周缘,以使该棘轮周面形成若干对绝缘凸齿与若干对导电凸齿;该凸齿触接该二叉脚导电片;该导电弧片并与该顶触簧片触接。(*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基本电气元件中的一种开关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可使压降元件便于装设于线上开关内的定位结构。线上开关是直接设于电线上以控制电气装置的作动,早期的线上开关是仅使电流回路具有通路或断路二种变化,由于线上开关多是应用于台灯类的物品,其所能控制的灯光仅有明、灭的区别。晚近,有张焜株先生提出第77200279号专利案的申请,其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其壳体10、11内除了装设二叉脚导电片12、13外,另增设一触接导 电片14及一压降元件15,令该压降元件15连接该触接导电片14及一叉脚导电片13。于拨转旋钮16时,该旋钮16于三段步进位置中,是使其转动导电片17除了导通或不导通该二叉脚导电片12、13,以形成通路或断路之外,另可导通该叉脚导电片13及该触接导电片14,使电源经由导电片13传输至导电片14,经过该压降元件15的压降,再由导电片12传输于电器,形成一半功率的输出。藉此,使线上开关具有全功率、半功率及断路等三段输出,增进其输出功率的变化,改进常规线上开关的缺点。上述的结构诚然可使线上开关具有更多段的变化,而更具实用效果,但该专利前案的结构中仍具缺点有待进一步改进,盖该叉脚导电片13及触接导电片14的一端系各设一卷绕部131、141,于各该卷绕部131、141内各具有嵌孔132、142,压降元件15的二端151则分别插接于该二嵌孔132、142中,而与该二导电片13、14连接。依实际的经验显示,上述构造的缺点在于由于该等导电片13、14是形体狭小的片体,欲于导电片上再弯折出该等小孔径的卷绕部131、141实相当不易,次品率高。再者,由于卷绕部131、141被弯折成型后,仍会具有外张的弹性,使得嵌孔132、142的孔径大于压降元件15的端151的直径,因此,压降元件15即甚易各该导电片13、14上脱落,而无法达到使用效果。除了上述的结构外,业界也有以焊接形式连接该压降元件与导电片,也即上述图式的导电片13、14上无须那些卷绕部131、141,直接将压降元件二端分别焊接于该二导电片13、14,但如此也增加了焊接机器及制具的花费,且其组装速度也较为缓慢。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主要由叉脚导电片、顶触簧片、压降元件、旋控钮和导电弧片所组成的线上开关的压降元件的定位结构,它不仅组装简便,压降元件能更稳固地与导电片连接,而且可以免用焊机具,简化制造程序,降低成本,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含有一上壳体;一下壳体,它对应于该上壳体,它与该上壳体相互盖合,其内部具一容置空间,并于一端开设一缺口;一第一及第二叉脚导电片,其体身一端各设一触脚,该二导电片分别嵌设于该下壳体的容置空间二侧;一顶触簧片,它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位于该二叉脚导电片之间;一压降元件,它也设于该容置空间中,其二端分别连接于该顶触簧片与该第二叉脚导电片;一旋控钮,它呈圆盘状,其下端面设一棘轮,该棘轮具有若干凸齿,该旋控钮设于该上、下壳体间,其周缘凸露于该缺口外,以供拨转;该棘轮系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一导电弧片,包括一本体,该本体上设有于若干弧面部,该导电弧片是嵌设于该棘轮,该本体是位于该棘轮端面,该等弧面部是覆盖于该等凸齿的外缘,以便使该棘轮击面形成若干对绝缘凸齿与若干对导电凸齿;该等凸齿是触接该二叉脚导电片的触脚;该导电弧片并与该顶触簧生触接;该第二叉脚导电片的体身是设一嵌槽;该顶触簧片的片身一侧是设一嵌接片,与该第二叉脚导电片的嵌槽对应,该嵌接片上复设一嵌槽;该压降元件二端分别嵌接于该叉脚导电片与该顶触簧片的嵌槽中。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所达成的功效在于一、对于线上开关而言,本技术是创新于线上开关的导电片上设置嵌接片及嵌槽,使压降元件得嵌接于导电片而定位,其结构有别于常规的线上开关,为线上开关的首创。二、压降元件65是直接以其杆部66嵌接于导电片的嵌槽59、64,组装快速,且压降元件更加稳固地与导电片连接,不会松动。三、对于组装压降元件而言,除了装设作业快速外,也无须添购焊接机具、制具成本。再者,导电片的嵌接片63及嵌槽59、64是与导电片一体成型,无须再行以机具弯折常规的导电片的卷绕部131、141,可简化制造过程及降低成本。图1为常规的线上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图1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为图3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图3中沿5-5线方向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示意图。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首先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主要包含有一上壳体30、一下壳体40、一第一及一第二叉脚导电片50、55、一顶触簧片60、一压降元件65、一旋控钮70及一导电弧片80等。该上壳体30的二侧缘各设一电线压孔301、302,在中央部位设一轴孔32,其一对角线的二端各设一插掣孔36,且另一对角线二端分别设置一透空的枢接孔38。该下壳体40的形状对应于该上壳体30,其内部为一容置空间42,该容置空间42二侧是各设一肋状的嵌接部43、44,于该二嵌接部43、44之间具有若干肋部45,容置空间42底壁设一圆形凹部46。该下壳体40前端复开设一缺口47,其一对角线是设一对插掣部48,另一对角线设置一对透空的枢接孔49。该第一与第二叉脚导电片50、55的体身51、56顶端各为一叉脚52、57,而其一端则为一触脚53、58,该第二叉脚导电片55的体身56于另一端复设一嵌槽59,该嵌槽59的上端为一内缩的锥状591,底端为直槽状592。该二导电片50、55是以其体身51、56分别嵌设于该下壳体40的该二嵌接部43、44中,使其叉脚52、57分别向上,且其触脚53、58是凸伸于该容置空间42。该第二叉脚导电片55的嵌槽59是位于该容置空间42后端。该顶触簧片60是呈L形,其水平的片身的前端是凹设一锥部62,而水平片身一侧是向上延伸一嵌接片63,该嵌接片63上是设一嵌槽64,该嵌槽64顶端呈倒角641,底端呈直槽状642。该簧片60是容置于容置空间42内,其水平片身前端延伸于该容置空间42前端,使该锥部62贴靠于该凹部46上。簧片60二侧是受该等肋部45所限束而定位,该嵌接片63也位于该容置空间42后端,恰与第二叉脚导电片55的嵌槽59对应。该压降元件65的二端各为一杆部66,该压降元件65是容设于该容置空间42中,它是以该二杆部66分别嵌设于该第二叉脚导电片55的嵌槽59及该顶触簧片60的嵌槽64中,而与该二导电片55、60形成连接状态。该旋控钮70呈圆盘状,其上端面延伸一枢轴72,而下端面是设置一棘轮74,该棘轮74具有三对对称的凸齿76,该旋控钮70是以该枢轴72枢设于该上壳体30的轴孔32中,而得旋动。该导电弧片80包含有一本体82,另于该本体82中心向外设置一圆锥部84及水平延伸二对对称的弧面部86,该导电弧片80是以该本体82贴靠于该棘轮74,再使该各弧面部86贴覆于所对应的凸齿76而固设,以便使棘轮74的周面形成一对绝缘凸齿87、一第一对导电凸齿88与一第二对导电凸齿89,如图5所示。上述各组件于上、下壳体30、40内装置完成后,于该上壳体30的二电线压孔30、32上设置一电线90,如图2假想线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上开关的压降元件的定位结构,包含有:一上壳体;一下壳体,它对应于该上壳体,它与该上壳体相互盖合,其内部具一容置空间,并于一端开设一缺口;一第一及第二叉脚导电片,其体身一端各设一触脚,该二导电片分别嵌设于该下壳体的容置空间二 侧;一顶触簧片,它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位于该二叉脚导电片之间;一压降元件,它也设于该容置空间中,其二端是分别连接于该顶触簧片与该第二叉脚导电片;一旋控钮,它呈圆盘状,其下端面设一棘轮,该棘轮具有若干凸齿,该旋控钮设于该上、下壳体间 ,其周缘凸露于该缺口外,以供拨转;该棘轮系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一导电弧片,包括一本体,该本体上设有于若干弧面部,该导电弧片是嵌设于该棘轮,该本体是位于该棘轮端面,该等弧面部是覆盖于该等凸齿的外缘,以便使该棘轮击面形成若干对绝缘凸齿与若干对 导电凸齿;该等凸齿是触接该二叉脚导电片的触脚;该导电弧片并与该顶触簧生触接;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叉脚导电片的体身是设一嵌槽;该顶触簧片的片身一侧是设一嵌接片,与该第二叉脚导电片的嵌槽对应,该嵌接片上复设一嵌槽;该压降元件二端分别嵌 接于该叉脚导电片与该顶触簧片的嵌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线上开关的压降元件的定位结构,包含有一上壳体;一下壳体,它对应于该上壳体,它与该上壳体相互盖合,其内部具一容置空间,并于一端开设一缺口;一第一及第二叉脚导电片,其体身一端各设一触脚,该二导电片分别嵌设于该下壳体的容置空间二侧;一顶触簧片,它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位于该二叉脚导电片之间;一压降元件,它也设于该容置空间中,其二端是分别连接于该顶触簧片与该第二叉脚导电片;一旋控钮,它呈圆盘状,其下端面设一棘轮,该棘轮具有若干凸齿,该旋控钮设于该上、下壳体间,其周缘凸露于该缺口外,以供拨转;该棘轮系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一导电弧片,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洪文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