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拨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25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拨动开关,包括壳体、上盖、以及依次穿设在壳体底部的左端子、公共端子和右端子,壳体上部枢设有拨动柄,拨动柄的上部从上盖中露出,壳体内还装有弹性接触端子和摆动块,弹性接触端子置于导接部与摆动块之间并借助弹力顶推摆动块使摆动块抵于拨动柄底部,拨动柄底部的左下角、右下角分别与摆动块的左半段、右半段相抵,弹性接触端子包括承托摆动块的主梁和与导接部接触的左、右弹腿,左弹腿自主梁左端向右下方向延伸,右弹腿自主梁右端向左下方向延伸而与左弹腿呈交叉状,向左或向右拨动拨动柄,使左弹腿与右端子的导接部接触导通或使右弹腿与左端子的导接部接触导通,即可输出两个不同的信号,且只需轻轻触动拨动柄即可,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拨动开关。2、
技术介绍
拨动开关是一种启动控制信号的常用开关器件,广泛应用于诸 如电子及数码产品,音响设备,电话机通讯设备,防盗设备及电子 玩具等产品控制装置中,但目前多数轻触型拨动开关,都只是只有 一个工作接触端子,且只能单面拨动或上下按动,难以满足使用者 对控制的需求。3、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拨动开关。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拨动开关,包括壳体、上盖、以及穿设在壳体底部的左端子、 公共端子和右端子,左端子、/>共端子和右端子的导接部呈水平布置于 壳体内腔底且依次排成一排,所述壳体上部近上开口处枢设有拨动柄, 拨动柄的上部从上盖中露出,所述壳体内还装有弹性接触端子和摆动 块,弹性接触端子置于导接部与摆动块之间并借助弹力顶推摆动块使摆 动块抵于拨动柄底部,拨动柄底部的左下角与摆动块左半段相抵,拨动 柄底部的右下角与摆动块右半段相抵,所述弹性接触端子包括承托摆动 块的主梁和与导接部接触的左、右弹腿,左弹腿自主梁左端向右下方向 延伸,右弹腿自主梁右端向左下方向延伸而与左弹腿呈交叉状;在拨动 柄的底部、摆动块以及主梁水平时,左、右弹腿与公共端子导接部接触; 在拨动柄向左转动而其左下角向下压近摆动块时,摆动块右端与上盖相 抵,右弹腿仍与公共端子的导接部接触,摆动块和主梁的左端向下沉, 左弹腿下端向右移动并与右端子的导接部接触;在拨动柄向右转动而其右下角向下压近摆动块时,摆动块左端与上盖相抵,左弹腿仍与公共端 子的导接部纟妄触,摆动块和主梁的右端向下沉,右弹力逸下端向左移动并 与左端子的导接部接触。向左拨动拨动柄,可使弹性接触端子接通公共端子和右端子,而向 右拨动拨动柄,则可使弹性接触端子接通公共端子和左端子,因而可输 出两个不同的信号,而且使用弹性接触端子,只需轻轻触动拨动柄即可, 开关操作方便。以上技术方案可通过以下措施作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弹性^接触端子呈"又"字形。 所述的弹性接触端子的左、右弹腿下端设有圆弧状接触脚。 使用圆弧接触脚,可使弹性接触端子与各端子导接部之间的接触更 加稳、定。所述拨动柄呈三角形,拨动柄的左、右下角是位于两底角处的突台, 拨动柄底边中点处的垂设有枢轴,壳体前、后壁内表面分别设有与枢轴 配合的轴孔,轴孔上部带有由上盖封闭的导入口,枢轴两端沿导入口进 入轴孔。使用三角形的拨动柄可使拨动柄可拨动柄在工作状态时,拨动柄 的大部分可藏于壳体内,拨动柄的三角斜面与上盖顶面平4亍,为其他 零配件的设计提供方便。所述摆动块顶部开有供拨动柄嵌入的嵌槽,拨动柄的左、右下角与 嵌槽底相抵,嵌槽两侧开有与拨动柄的枢轴对应的缺口 。所述壳体由前、后、左、右、底壁构成,所述上盖左、右两端带有 安装腿而呈门字型包在壳体上,壳体左、右壁上端面分别具有定位槽, 上盖嵌于定位槽内,壳体左、右壁外表面设有倒爪,上盖安装腿上开有与倒;M目配的卡口以供上盖卡接在壳体上,上盖的顶面开有供拨动柄左 右摆动的槽口。上盖可利用倒爪与卡口的配合卡接在壳体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所述主梁的两端是向上翘起的,两翘起部分分别与所述摆动块底部 的左、右突角接触,左、右弹腿分别与主梁两端圆弧过渡。所述两翘起部分与摆动块底部的左、右突角接触的部分为斜面结构。摆动块底部的左、右突角与斜面配合,使得开关动作更加畅顺。 所述的摆动块的左、右两端向上伸出有凸钩,上盖顶部设有供所述 凸钩配合的钩槽。在拨动拨动柄时,摆动块的左端或右端的凸钩会钩接在上盖的钩槽 上,在形成凸钩与钩槽连接处形成摆动块摆动的支点,开关动作更加稳 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可输出两个不同的信 号,启动开关时,只需轻轻触动拨动柄即可,纟喿作方便。4、 附图i兌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弹性接触端子的结构示意主^L图;图4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拨动块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摆块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的静止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图IO是本技术的拨动块位于极限位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新型作详细说明如图l至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壳体l、上盖2、左端子3、公 共端子4、右端子5、拨动柄6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摆动块7、弹性接 触端子8。壳体1由前、后、左、右、底壁构成,壳体1左、右壁上端面分别 具有定位槽ll,壳体1左、右壁外表面设有倒爪12,壳体1前、后壁 内表面分别设有的轴孔13,轴孔13上部设有导入口 14。上盖2左、右两端带有安装腿21而呈门字型包在壳体l上,上盖2 嵌于定位槽11内,上盖2安装J逸21上开有与所述倒爪12相配的卡口 22以供上盖2卡接在壳体1上,上盖2的顶面开有供拨动柄3左右摆动 的槽口 23,上盖2两端内顶角处设有钩槽24。左端子3、公共端子4和右端子5穿设在壳体1底部并在壳体1分 别具有导接部31、公导接部41和导接部51,导接部31、公导接部41 和导接部51呈水平布置于壳体1内腔底且依次排成一排。拨动柄6呈三角形,拨动柄6在左、右两底角处设有突台61、 62, 拨动柄6底边中点处的垂设有枢轴63,拨动柄6通过枢轴63与轴孔13 的配合枢设在壳体1上部近上开口处,拨动柄6的上部从上盖2的槽口 23露出,枢轴63两端沿所述的导入口 14进入轴孔13,该导入口 14由 上盖2封闭。摆动块7顶部开有供拨动柄6嵌入的嵌槽71,拨动柄6左、右两底 角处的突台61、 62与摆动块7左半段、右半段的嵌槽71的底面相抵, 嵌槽71两侧开有与拨动柄6的枢轴62对应的缺口 72,摆动块7底部左、 右两端向下凸出有突角73,摆动块7的左、右两端向上伸出有凸钩74, 凸钩74嵌入到钩槽24内。弹性接触端子8置于各端子的导接部与摆动块7之间并借助弹力顶 推摆动块7使摆动块7抵于拨动柄6底部,该弹性接触端子8呈"又" 字形,其包括用于承托摆动块7的主梁81、左弹腿82和右弹腿83,主 梁81的两端是向上翘起的,两翘起部分分别与所述摆动块7底部的左、右突角73接触,该接触的部分为斜面73,左弹腿82自主梁81左端向 右下方向延伸,右弹腿83自主梁81右端向左下方向延伸而与左弹腿82 呈交叉状,左弹腿82、右弹腿83的下端分别设有圆弧状的接触脚821、 831,左弹腿82、右弹腿83分别与主梁81两端圆弧过渡。如图7所示,在拨动柄6的底部、摆动块7以及主梁81水平时, 左弹腿82的接触脚821 、右弹腿83的接触脚831均与公共端子4导接 部41接触;如图8所示,在拨动柄6向左转动时,拨动柄6左下角的突台61 向下压近摆动块7,摆动块7右上端的凸钩74钩在上盖2右端的钩槽 24处,此时右弹腿83的接触脚831仍与公共端子4的导接部41接触, 而摆动块7和主梁81的左端向下沉,左弹腿82的接触脚821向右移动 并与右端子5的导接部51接触,形成第一种工作状态;如图9所示,在拨动柄6向右转动时,拨动柄6右下角的突台61 向下压近摆动块7,摆动块7左上端的凸钩74钩在上盖2左端的钩槽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拨动开关,包括壳体、上盖、以及穿设在壳体底部的左端子、公共端子和右端子,左端子、公共端子和右端子的导接部呈水平布置于壳体内腔底且依次排成一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部近上开口处枢设有拨动柄,拨动柄的上部从上盖中露出,所述壳体内还装有弹性接触端子和摆动块,弹性接触端子置于导接部与摆动块之间并借助弹力顶推摆动块使摆动块抵于拨动柄底部,拨动柄底部的左下角与摆动块左半段相抵,拨动柄底部的右下角与摆动块右半段相抵,所述弹性接触端子包括承托摆动块的主梁和与导接部接触的左、右弹腿,左弹腿自主梁左端向右下方向延伸,右弹腿自主梁右端向左下方向延伸而与左弹腿呈交叉状;在拨动柄的底部、摆动块以及主梁水平时,左、右弹腿与公共端子导接部接触;在拨动柄向左转动而其左下角向下压近摆动块时,摆动块右端与上盖相抵,右弹腿仍与公共端子的导接部接触,摆动块和主梁的左端向下沉,左弹腿下端向右移动并与右端子的导接部接触;在拨动柄向右转动而其右下角向下压近摆动块时,摆动块左端与上盖相抵,左弹腿仍与公共端子的导接部接触,摆动块和主梁的右端向下沉,右弹腿下端向左移动并与左端子的导接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成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南朗镇创建电子元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