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拨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60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拨动开关,它包括壳体、拨动块、由拨动块带动的滑动接触夹以及穿接在壳体上的若干接触端子,在壳体上设有与开关档位对应的定位孔,拨动块上设有弹性条,所述弹性条包括用于与拨动块连接的基部和由基部一端沿拨动块移动方向延伸的弹性延伸部,该弹性延伸部中段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突起,拨动块上设有用于限制该弹性延伸部上下摆动的限位结构。它利用弹性条与定位孔的配合来实现开关档位转换的定位,代替以弹簧推动滚珠定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具有较佳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拨动开关1、
本技术涉及一种拨动开关。2、
技术介绍
:拨动开关是一种启动控制信号的常用开关器件,广泛应用于诸如电 子产品、音响设备、电话机、通讯设备、防盗设备及电子玩具等产品控 制装置中。现有的拨动开关一般是通过弹簧推动滚珠压在外壳的定位孔 上以实现档位转换的定位,这种结构的拨动开关装配比较麻烦,且由于 滚珠占位较大,使得拨动开关的整体体积较大,不便于产品。3、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较 小、结构简单的拨动开关。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拨动开关,它包括壳体、拨动块、由拨动块带动的滑动接触夹 以及穿接在壳体上的若干接触端子,在壳体上设有与开关档位对应的定 位孔,拨动块上设有弹性条,所述弹性条包括用于与拨动块连接的基部 和由基部一端沿拨动块移动方向延伸的弹性延伸部,该弹性延伸部中段 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突起,拨动块上设有用于限制该弹性延伸部 上下摆动的限位结构。转换的定位,结构简单,而且弹性条的体积较小,有效地减小拨动开关 的整体体积。以上技术方案可通过以下措施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拨动块的側面沿拨动块移动方向开设有限位槽以形成所述 的限位结构。所述的限位槽尾部为U型状。利用限位槽限制弹性条的弹性延伸部上下摆动,使结构更加稳定。所述弹性条呈u型状结构,弹性延伸部位于该u型弹性条的两自由端。在拨动块顶面开有的凹槽,凹槽与限位槽的顶部相通,弹性条的基 部置于凹槽内,弹性条的两弹性延伸部置于拨动块两侧的p艮位槽内。弹性条的两弹性延伸部形成一体u型夹状结构,结构更加紧凑,更 加稳定。所述的凹槽的槽口处设有可嵌填于凹槽内固定弹性条基部的凸缘。拨动块一類:使用塑胶制成,可利用压板直接凸缘嵌填于凹槽内以固 定钢丝条的基部,安装方便。所述的接触端子包括公共接触端子以及位于公共接触端子同一側 的第一工作接触端子和第二工作接触端子,滑动接触夹设有两个可夹扣 上述接触端子并使两端子导接的夹子,在第一工作接触端子与第二工作 接触端子之间设有可使所述夹子张开的过渡端子。在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三工作接触端子,第三工作接触端子位于公共 接触端子的另 一侧,公共接触端子与第三工作端子之间设有可使所述夹 子张开的过渡端子。当所述滑动4娄触夹滑动到两相邻接触端子时,位于两相邻接触端子 之间过渡接触端子会将滑动接触夹的夹子张开,从而使夹子先前一接触 端子断开,再与后一接触端子接触,因此公共接触端子不会与两个工作 接触端子同时接通,不会产生瞬间短路的情况,即达到非短路 (NON-SHORTING)功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利用弹性条的弹性 延伸部的突起与定位孔的配合来实现开关档位转换的定位,从而代替以 弹黃推动滚珠定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2)可避免相邻接触端子造 成瞬间短路现象,具有较佳的稳定性。 4、附围i兑明图l是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3是附图说明图1的分解图4是本技术拨动块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7是本技术拨动块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8是本技术拨动块与钢丝的连4妾示意图; 图9是本技术壳体上盖的结构示意主立体图; 图IO是本技术的滑动接触夹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ll是本技术的备接触端子与基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技术的第一档位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本技术的第二档位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本技术的第三档位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新型作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壳体l、安装在壳体l内的拨 动块2、弹性条3、并排穿设在壳体1上两组的接触端子、与两组的接 触端子对应的两个滑动接触夹4,每组的接触端子包括公共接触端子5、 第一工作接触端子6、第二工作接触端子7和第三工作接触端子8。对 于接触端子的组数可按实际要求设置,也可以设置一组或三组或更多。所述壳体1包括上盖11和基板12,如图9所示,上盖11顶部设有 开口 111,上盖11的两侧各设有与开关档位对应的定位孔112、 113、 114,上盖11的底部设有插脚115,如图3所示,基板12上设有供M 触端子穿接的穿孔121,基板12的两侧设有与插脚115对应的脚槽122。如图4至图7所示,拨动块2由塑胶材料制成,拨动块2顶端设有 凸出上盖ll顶部的开口 111的拨柄21,拨动块2底部设有两个安装槽22,拨动块2的顶面开有的凹槽23.,凹槽23的上端槽口处设有凸缘24, 拨动块2的侧面沿拨动块2移动方向开i殳有顶部与凹槽23相通的限位 槽25,限位槽25的尾部呈U型状,所述弹性条3为钢丝材料制成,弹性条3包括用于与拨动块2连接 的基部31和由基部31的两端沿拨动块2移动方向弯折延伸的两弹性延 伸部32,基部31和两弹性延伸部32形成U型结构状的钢丝夹,弹性 延伸部32位于该U型弹性条的两自由端,该弹性延伸部32的中段上设 有可与所述各定位孔配合的突起33。弹性条3的基部31置于所述凹槽 23内,弹性条3的两弹性延伸部32置于拨动块两侧的限位槽内。弹性 条放置后,可利用压板压挤所述凸缘24使其嵌填于凹槽23内,以便固 定弹性条3的基部31,限位槽23的尾部为U型状结构,以形成一限制 两弹性延伸部32上下摆动的幅度的限位结构,保证开关动作的稳定性。所述的滑动接触夹4安装在拨动块2的安装槽22中,滑动接触夹4 设有两个可夹扣上述接触端子并使两端子导接的夹子41、 42,所述的夹 子4i在与接触端子接触处形成相对的隆起,夹子42在与接触端子接触处形成相对的隆起,所述的各隆起周围设有过渡圆弧。所述的第一工作接触端子6和第二工作接触端子7依次设于公共接 触端子5 —侧的,而第三工作接触端子8位于/^共接触端子5的另 一侧, 在第一工作接触端子6与第二工作接触端子7之间设有可使所述夹子张 开的过渡端子9,公共接触端子5与第三工作接触端子8之间设有可使 所述夹子张开的过渡端子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当开关处于第一档位时, 滑动接触夹4的一个夹子41与第三工作接触端子8接触,滑动接触夹4 的另一个夹子42与公共接触端子5接触,第三工作接触端子8与公共 接触端子5导通,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弹性条3的突起33压在定 位孔112上;通过拨动拨柄21,使滑动触夹4向右移动,夹子41滑过 过渡端子9,夹子41张开脱离第三工作接触端子8,当夹子41断开与 第三工作接触端子8的接触后其才会与公共接触端子5接触,而张开夹 子42才与第一工作接触端子6接触,同时拨动块2带动弹性条3的突 起33离开第一个定位孔112往右移动,当移动到第二个定位孔113时, 突起33压在第二个定位孔113内,即从第一档位转换成第二档位,如 图13所示,此时,夹子42与第一工作接触端子6接触,夹子41与公 共接触端子5接触,第一工作接触端子6与公共接触端子5导通;在上 述档位的转换过程中,公共接触端子5不会同时与第一工作接触端子6 及第三工作接触端子8同时接通,即不会产生瞬间短路的情况,因此开 关具有较佳的稳定性。当开关从第二档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拨动开关,它包括壳体、拨动块、由拨动块带动的滑动接触夹以及穿接在壳体上的若干接触端子,在壳体上设有与开关档位对应的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拨动块上设有弹性条,所述弹性条包括用于与拨动块连接的基部和由基部一端沿拨动块移动方向延伸的弹性延伸部,该弹性延伸部中段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突起,拨动块上设有用于限制该弹性延伸部上下摆动的限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拨动开关,它包括壳体、拨动块、由拨动块带动的滑动接触夹以及穿接在壳体上的若干接触端子,在壳体上设有与开关档位对应的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拨动块上设有弹性条,所述弹性条包括用于与拨动块连接的基部和由基部一端沿拨动块移动方向延伸的弹性延伸部,该弹性延伸部中段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突起,拨动块上设有用于限制该弹性延伸部上下摆动的限位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动块 的侧面沿拨动块移动方向开设有限位槽以形成所述的限位结构。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槽 尾部为U型状。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一种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性条呈U型状结构,弹性延伸部位于该U型弹性条的两自由端。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成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南朗镇创建电子元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