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轴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598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轴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包括机架、液压系统及转向控制器,所述机架的每一端均包括液压缸、转向节臂、主销及转向节,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臂铰接,所述转向节臂远离所述液压缸的一端通过主销与所述转向节相连,所述液压系统与所述转向控制器电性相连,所述转向控制器通过所述液压系统对所述液压缸的伸缩进行控制,所述液压缸通过自身的伸缩,带动所述转向节转动。优点在于:该多轴转向装置,实现左右车轮独立主动转向,内外轮转角关系不受转向梯形机械结构限制约束;能实时反馈转角值,与转向控制系统进行交互,实现转角值量化显示、监测、修正。修正。修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轴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底盘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轴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轴荷及质量国际标准的制定和逐步完善,满足大城市公共交通需求的特大型公共交通车辆应势而出,为提高该类车辆通过性、轻便灵活性,操纵稳定性,汽车多轴随动转向技术逐渐广泛应用。
[0003]目前国内多轴随动转向采用的技术方案分两类,第一类:随动转向桥;第二类:常见于重卡6
×
2(6表示车轮总数,2表示驱动轮数量)、8
×
4中双(多)轴随动转向方案及衍生RAS(后桥转向)系统。
[0004]随动转向桥在转向桥结构基础上增加锁止缸、转向阻尼器等组件,通过设置合理车轮定位参数,利用轮端随动转向趋势在不同行驶条件下实现特定的被动转向特性:当实际车速≥系统设定车速及倒车时,锁止缸锁定轮端,车桥保持中位(0
°
),失去转向能力;当实际车速<系统设定车速时,轮端利用随动转向趋势实现内轮转角≤15
°
转向,转向阻尼器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轴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液压系统(2)及转向控制器(3),所述机架(1)的每一端均包括液压缸(11)、转向节臂(12)、主销(13)及转向节(14),所述液压缸(11)的一端与所述机架(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臂(12)铰接,所述转向节臂(12)远离所述液压缸(11)的一端通过主销(13)与所述转向节(14)相连,所述液压系统(2)与所述转向控制器(3)电性相连,所述转向控制器(3)通过所述液压系统(2)对所述液压缸(11)的伸缩进行控制,所述液压缸(11)通过自身的伸缩,带动所述转向节(14)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11)包括缸体(111)及伸缩杆(112),所述缸体(111)及所述伸缩杆(112)的其中之一与所述机架(1)相连,所述缸体(111)及所述伸缩杆(112)的其中另一与所述转向节臂(12)铰接,所述液压缸(11)内形成有有杆腔(113)及无杆腔(114),在所述有杆腔(113)及所述无杆腔(114)内均设置有与液压系统(2)连通的油口(1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2)包括油液控制阀(21)、油泵(22)及液压油壶(23),所述油液控制阀(21)的一侧设置有进油口(211)及回油口(212),所述油液控制阀(2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油口(213)及第二出油口(214),所述油液控制阀(21)包括第一工作位、第二工作位及第三工作位,在所述第一工作位,所述进油口(211)与所述第二出油口(214)连通,所述回油口(212)与所述第一出油口(213)连通,在所述第二工作位所述进油口(211)及所述回油口(212)均不与所述第一出油口(213)或第二出油口(214)连通,在所述第三工作位所述进油口(211)与所述第一出油口(213)连通,所述回油口(212)与所述第二出油口(214)连通,所述进油口(211)通过油泵(22)与所述液压油壶(23)连通,所述回油口(212)与所述液压油壶(23)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213)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辉韩冰祁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