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并网逆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541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包括:并联逆变器以及三相电感;所述并联逆变器的直流侧连接待并网直流电源,交流侧通过所述三相电感并网;所述三相电感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并联逆变器的对应相;其中,所述三相电感的中心抽头连接电网,所述中心抽头将所述三相电感分为两部分,两部分电感串联用于逆变器之间的环流抑制,两部分电感并联用于并网电流滤波,由此能在不额外增加电感或变压器元件的基础上,抑制并网逆变器的共模漏电流的基本消除,降低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并联并网逆变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并联并网逆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并网逆变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将光伏电池、风机、微型燃汽轮器、储能装备等分布式电源产生的电能有效的接入电网中,并网逆变器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0003]电压源型逆变器,尤其是传统的两电平逆变器,是并网逆变器最常用的拓扑结构。然而,受电力电子器件原理的影响,逆变器只能工作在离散的开关状态,利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来实现并网电流控制,因此必然会发出高频的脉冲共模电压,受发电系统对地杂散电容的影响,其与电网之间存在零序杂散回路,高频的脉冲共模电压会在杂散回路中产生共模漏电流。该漏电流会造成逆变系统潜在的安全隐患,引起额外的电网电流畸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抑制。利用共模滤波器进行抑制或者利用变压器进行隔离,是常用的并网逆变器共模漏电流抑制方法,但这种技术会增大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另外,基于两个逆变器并联系统的零共模调制能理论上实现零共模电压,明显抑制系统共模漏电流。但为了抑制两个逆变器之间的高频环流,需要额外的加入耦合电感,增加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包括:并联逆变器以及三相电感;
[0007]所述并联逆变器的直流侧连接待并网直流电源,交流侧通过所述三相电感并网;
[0008]所述三相电感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并联逆变器的对应相;
[0009]其中,所述三相电感的中心抽头连接所述电网,所述中心抽头将所述三相电感分为两部分,两部分电感串联用于逆变器之间的环流抑制,两部分电感并联用于并网电流滤波。
[0010]进一步地,所述并联逆变器包括:两个三相两电平电压源型逆变器,所述两个三相两电平电压源性逆变器在直流侧共用所述待并网直流电源的直流母线,在交流侧由所述三相电感连接对应相。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并联逆变器,用于驱动和控制所述并联逆变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0013]三相电网电压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电网与所述三相电感的中心抽头之间,用于采集三相电网电压;
[0014]三相并网电流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电网与所述三相电感的中心抽头之间,用于
采集三相并网电流;
[0015]开关驱动电路,连接并驱动所述并联逆变器;
[0016]并网逆变器控制器,连接所述三相电网电压检测模块、所述三相并网电流检测模块以及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三相电网电压、所述三相并网电流控制所述开关驱动电路。
[0017]进一步地,所述开关驱动电路为12路开关驱动电路。
[0018]进一步地,所述并联逆变器的驱动脉冲由并联逆变器的零共模脉宽调制产生。
[0019]本技术提供的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包括:并联逆变器以及三相电感;所述并联逆变器的直流侧连接待并网直流电源,交流侧通过所述三相电感并网;所述三相电感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并联逆变器的对应相;其中,所述三相电感的中心抽头连接所述电网,所述中心抽头将所述三相电感分为两部分,两部分电感串联用于逆变器之间的环流抑制,两部分电感并联用于并网电流滤波,由此能在不额外增加电感或变压器元件的基础上,抑制并网逆变器的共模漏电流的基本消除,降低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
[0020]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并联并网逆变系统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图式,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技术的范畴。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并联并网逆变系统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包括:并联逆变器20以及三相电感30。
[0027]并联逆变器20的直流侧连接待并网直流电源10,交流侧通过所述三相电感20并网,即连接电网40的对应相;
[0028]三相电感30两端分别连接并联逆变器10的对应相,用于抑制两个逆变器之间的高频环流;三相电感30包括:中心抽头T1~T3,中心抽头T1~T3连接电网的对应相;三相电感30的中心抽头T1~T3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上下两部分电感,两部分的串联电感用于逆变器之间的环流抑制,两部分的并联电感用于并网电流滤波,具体滤除并网电流的高频分量,即上下两部分电感并联用作并网滤波器。
[0029]其中,待并网直流电源10用于产生电能,为并网逆变器20提供稳定电压的直流母线。并联逆变器20用于实现电压的逆变功能;三相电感30用于在交流侧连接并联逆变器20以抑制环流,在并网系统中作为滤波电感用于连接电网40。
[00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提出的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具有共模漏电流抑制能力,可以在直流电源并网过程中基本消除共模漏电流,减少了共模漏电流对电网电流畸变的影响,减小了逆变系统对电网电流的干扰,也减少了逆变系统的安全隐患,且不用外加的共模滤波器对其进行抑制,没有引入新的耦合电感来抑制两个逆变器之间的高频环流,而是利用并网滤波电感既实现了并网滤波,也实现了环流抑制,有效降低了逆变系统的体积和重量。
[003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并联逆变器20包括:三相两电平电压源型逆变器21以及三相两电平电压源型逆变器22,所述两个三相两电平电压源性逆变器在直流侧共用所述待并网直流电源的直流母线,在交流侧由所述三相电感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逆变器以及三相电感;所述并联逆变器的直流侧连接待并网直流电源,交流侧通过所述三相电感并网;所述三相电感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并联逆变器的对应相;其中,所述三相电感的中心抽头连接电网,所述中心抽头将所述三相电感分为两部分,两部分电感串联用于逆变器之间的环流抑制,两部分电感并联用于并网电流滤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逆变器包括:两个三相两电平电压源型逆变器,所述两个三相两电平电压源性逆变器在直流侧共用所述待并网直流电源的直流母线,在交流侧由所述三相电感连接对应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并联逆变器,用于驱动和控制所述并联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颖涛董侃祁健赵雷廷陈波王俊刘东辉谢元浩刘伟志董光磊杨宁李岩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