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行车前叉滑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518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前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自行车前叉滑套结构,包括避震柱、滑动杆、上滑套和下滑套,所述下滑套顶部一体连接有上滑套,所述避震柱顶端一体成型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壁自上而下依次嵌套有上滑套和下滑套,所述滑动杆自上而下依次对应上滑套和下滑套内壁相嵌套,所述上滑套顶部连接有波纹圆环状的波纹套,所述波纹套顶端连接有密封环,所述上滑套外壁两侧对称成型有定位块,所述上滑套内壁环绕等距开设有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减少灰尘进入滑套内导致避震杆外壁磨损,导致避震杆滑动困难,避免避震杆滑动避震的过程中将滑套带出,同时有利于压力的平衡避免滑套破损。免滑套破损。免滑套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行车前叉滑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前叉
,具体为一种新型自行车前叉滑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转动车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轮改变方向,起到了自行车的导向作用。此外,还可以起到控制自行车行驶的作用,前叉部件的受力情况属悬臂梁性质,故前叉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等性质。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509072)及自行车减震前叉滑套的油槽结构,此专利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内脚管与滑套之间的摩擦阻力,延长了滑套使用寿命,但是自行车减震前叉在避震的过程中,容易将避震杆外壁灰尘带入护套内,引起避震杆的滑动磨损,同时其嵌套的方式导致避震杆长期减震的滑动运动时将其带出,且缺乏压力平衡结构,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滑套破损。
[0004]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自行车前叉滑套结构,有利于减少灰尘进入滑套内导致避震杆外壁磨损,导致避震杆滑动困难,避免避震杆滑动避震的过程中将滑套带出,同时有利于压力的平衡避免滑套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前叉滑套结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自行车前叉滑套结构,包括避震柱、滑动杆、上滑套和下滑套,所述下滑套顶部一体连接有上滑套,所述避震柱顶端一体成型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壁自上而下依次嵌套有上滑套和下滑套,所述滑动杆自上而下依次对应上滑套和下滑套内壁相嵌套,所述上滑套顶部连接有波纹圆环状的波纹套,所述波纹套顶端连接有密封环,所述上滑套外壁两侧对称成型有定位块,所述上滑套内壁环绕等距开设有油槽,所述下滑套外壁底部一体成型有凸出圆环状的密封圈,所述下滑套内壁顶部等距开设有脏槽。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壳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凹陷状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位置与定位块的位置相对应。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避震柱内壁开设有圆环凹陷状的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的位置和密封圈的位置相对应,且密封圈对应密封环槽相卡合。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壳的直径大于避震柱的直径,所述上滑套的直径大于下滑套的直径。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环、上滑套和下滑套内壁均贴合滑动杆,所述上滑套外壁贴合保护壳内壁,所述下滑套外壁贴合避震柱内壁。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的新型自行车前叉滑套结构,通过密封环、脏槽、密封环槽和密封圈
的设置,密封环贴合滑动杆外壁减少灰尘进入,少量的脏污随着滑动杆的避震运动不断向下进入脏槽内,同时密封圈卡入密封环槽对下滑套底部向内收缩,有利于减少灰尘进入滑套内导致避震杆外壁磨损,导致避震杆滑动困难。
[0013]2.本技术的新型自行车前叉滑套结构,通过定位块、固定槽、波纹套的设置,定位块对应固定槽卡入,波纹套内存在一定气体,且随着避震柱和滑动杆的避震运动随着改变,从而避免气压随着滑动运动导致气压减少导致吸附增大引起滑动杆卡死,避免避震杆滑动避震的过程中将滑套带出,同时有利于压力的平衡避免滑套破损,或者滑动杆卡死。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本技术新型自行车前叉滑套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新型自行车前叉滑套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新型自行车前叉滑套结构的上滑套和下滑套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避震柱;2、保护壳;3、波纹套;4、密封环;5、滑动杆;6、密封环槽;7、密封圈;8、脏槽;9、油槽;10、固定槽;11、定位块;12、上滑套;13、下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技术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自行车前叉滑套结构,包括避震柱1、滑动杆5、上滑套12和下滑套13,所述下滑套13顶部一体连接有上滑套12,所述避震柱1顶端一体成型有保护壳2,所述保护壳2内壁自上而下依次嵌套有上滑套12和下滑套13,所述滑动杆5自上而下依次对应上滑套12和下滑套13内壁相嵌套,所述上滑套12顶部连接有波纹圆环状的波纹套3,所述波纹套3顶端连接有密封环4,所述上滑套12外壁两侧对称成型有定位块11,所述上滑套12内壁环绕等距开设有油槽9,所述下滑套13外壁底部一体成型有凸出圆环状的密封圈7,所述下滑套13内壁顶部等距开设有脏槽8;其中,将上滑套12和下滑套13对应保护壳2和避震柱1内壁嵌套,使得定位块11对应固定槽10卡入,且波纹套3内存在一定气体,且随着避震柱1和滑动杆5的避震运动随着改变,从而避免气压随着滑动运动导致气压减少导致吸附增大引起滑动杆5卡死,同时密封环4贴合滑动杆5外壁减少灰
尘进入,少量的脏污随着滑动杆5的避震运动不断向下进入脏槽8内,且密封圈7卡入密封环槽6对下滑套13底部向内收缩,减少脏污进入避震柱1内底部,也提高密封性保证避震柱1的避震效果。
[002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保护壳2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凹陷状的固定槽10,所述固定槽10的位置与定位块11的位置相对应,其中,上滑套12外壁定位块11对应保护壳2内壁固定槽10卡合,提高上滑套12的固定性,避免其滑动杆5往复运动带出。
[0024]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避震柱1内壁开设有圆环凹陷状的密封环槽6,所述密封环槽6的位置和密封圈7的位置相对应,且密封圈7对应密封环槽6相卡合,其中,将密封圈7对应密封环槽6相嵌套,对下滑套13底部收紧,减少脏污进入避震柱1底部的同时,提高避震柱1内的密封性,保证避震柱1的避震效果。
[0025]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保护壳2的直径大于避震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行车前叉滑套结构,包括避震柱(1)、滑动杆(5)、上滑套(12)和下滑套(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套(13)顶部一体连接有上滑套(12),所述避震柱(1)顶端一体成型有保护壳(2),所述保护壳(2)内壁自上而下依次嵌套有上滑套(12)和下滑套(13),所述滑动杆(5)自上而下依次对应上滑套(12)和下滑套(13)内壁相嵌套,所述上滑套(12)顶部连接有波纹圆环状的波纹套(3),所述波纹套(3)顶端连接有密封环(4),所述上滑套(12)外壁两侧对称成型有定位块(11),所述上滑套(12)内壁环绕等距开设有油槽(9),所述下滑套(13)外壁底部一体成型有凸出圆环状的密封圈(7),所述下滑套(13)内壁顶部等距开设有脏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前叉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甘良
申请(专利权)人:海安金隆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