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型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996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回转型编码器,主要由转轴、轴套、折动片、本体、接触片及支架构成,转动转动轴使折动片与接触片接触及不接触所造成的时间差及角度差而输出讯号,该折动片设于转动轴的底端,其上具有预定组数向下倾斜折动子,各组折动子之间具有预定角度,接触片预先冲压成预定数段、回路,各回路接触片分别引导至同侧形成输出端子,转动转动轴使各组折动子分别与分属不同回路接触片接触或不接触而输出讯号,具有稳定性高及降低残次品等功效。(*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编码器,特别是一种具有稳定性高及降低残次品率等功效新型结构回转型编码器。编码器广泛应用于AV事务机器、一般家电产品、无线通讯…等产品,做为各种水平控制、调谐及计时设定用。现有回转型编码器以已被批准专利第78105819号“旋转式编码器”为例,其主要包含一板面上具有预设多个待测元件的转动板,该待测元件的数目在该板面的内外缘部位各不相同;可支持该转动板转动的支持装置;与该转动板的板面相对设置,以对应于该转动板的转动,探测该待测元件而产生脉冲的探测装置;沿该转动板的板面移动探测装置的移动装置,前述待测元件包含电极;探测装置包含响应该转动板的转动,以交替重复地与该电极接触及分离,而产生脉冲的接触部;以及用以将该接触部保持在转动板的板面保持器。又如第82214428号专利,是利用接触在旋转板上电极图型的接触电刷,用以输出依照该旋转板旋转的信号;其特征是使该接触电刷的端子部和细板弹簧部形成一体,在一个平面内将该细板弹簧部的前端的折返部折返大约定180度,在该折返部分设有接触电刷。由上述例子可知,现有技术中旋转式编码器是在一转板A上设预定数目回路、段数的接触端子B,且该接触端子B是以塑胶包覆,借旋转转板A使折动子C能交替重复的与各回路接触端子B接触及分离,借角度差及时间差来达到输出讯号的功能;由于使用旋转式编码器其转板A上各回路接触端子B,在设计越多段数时,各接触端子B间的夹角越小,制造时精密度要求相当高,且其折动子C仅有一组,且长短及角度各有不同,其角度及长度的设计及制造设置均需非常紧密,造成残次品率偏高,将来故障率也相对提高,这是现有技术存在的最大缺陷,也是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型编码器,以多组折动子设计成一体的折动片,并在主体相对位置上设各回路接触端子来输出信号,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该回转型编码器主要由转轴、轴套、折动片、本体、接触片及支架所构成,通过转动转轴使折动片与接触片接触及不接触,造成时间差及角度差而输出信号,其特征在于该折动片设置于转轴底端,经冲压成一体,其上具有预定组数且向下倾斜的折动子,各组折动子间具预定角度,接触片是预先冲压成预定数段、回路,用塑胶包覆于本体上端,且各回路接触片分别导引至同侧形成输出端子,通过转动转轴使各组折动子分别与分属不同回路接触片接触或不接触而输出信号。由上述结构设计可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稳定性高及可大大降低残次品率等明显优点。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附图简要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编码器折动子与接触端子组合图。图2为本实施例编码器主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编码器俯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编码器转轴仰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编码器主体俯视图。图6为本实施例编码器折动片与接触片组合图。图7为本实施例编码器输出信号图。图中编号说明如下A-转板B-接触端子C-折动子1-转轴2-轴套3-折动片31、32、33-折动子4-本体5-接触片51-共同回路52-第一回路53-第二回路510、520、530-输出端子6-支架请参阅图2、3所示,由图可知,本技术主要由转轴1、轴套2、折动片3、本体4、接触片5及支架6构成,借转动转轴1使折动片3与接触片5接触及不接触造成的时间差及角度差而输出信号。前述折动片3设于转轴1底端(请配合参阅图4),折动片3与转轴底端冲压成一体,本实施例中其上具有预定组数向下倾斜的折动子31、32、33,且各组折动子31、32、33间具预定角度,由于本实施例折动子为三组,故各折动子间的角度为120度,该接触片5预先冲压成预定数段、回路,本实施例中具有共同回路51及第一回路52、第二回路35,并以塑料包覆于本体4上端面(请配合参阅图5),且接触片各回路51、52、53分别导引至同侧端,并形成输出端子510、520、530,借转动转轴1使各组折动子31、32、33分别与分属不同回路接触片51、52、53接触或不接触而输出信号(请配合参阅图6、7)。由此,在制造、组合折动片3及接触片5时。不需较高的精密性要求,且可大幅度降低残次品率。以上实施例仅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之一,并非用以局限本技术的范围,凡运用本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包括在本技术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型编码器,主要由转轴(1)、轴套(2)、折动片(3)、本体(4)、接触片(5)及支架(6)所构成,通过转动转轴(1)使折动片(3)与接触片(5)接触及不接触,造成时间差及角度差而输出信号,其特征在于:该折动片(3)设置于转轴(1)底端,经冲压成一体,其上具有预定组数且向下倾斜的折动子,各组折动子间具预定角度,接触片是预先冲压成预定数段、回路,用塑胶包覆于本体上端,且各回路接触片分别导引至同侧形成输出端子,通过转动转轴使各组折动子分别与分属不同回路接触片接触或不接触而输出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回转型编码器,主要由转轴(1)、轴套(2)、折动片(3)、本体(4)、接触片(5)及支架(6)所构成,通过转动转轴(1)使折动片(3)与接触片(5)接触及不接触,造成时间差及角度差而输出信号,其特征在于该折动片(3)设置于转轴(1)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秋结
申请(专利权)人:启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